APP下载

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用耗材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2019-01-18陈伟伟

医疗卫生装备 2019年1期
关键词:耗材社区卫生医用

陈伟伟

(东南大学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南京 210096)

0 引言

目前,我国80%的医疗资源集中在20%的大城市,老百姓看病大都选择大医院,导致出现看病等待时间长、住院床位紧缺等现象[1],而分级诊疗政策的逐步完善成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新出路。在新医改政策的支持下,社区卫生服务汇集“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六项服务为一体,已成为城市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基础。

医用耗材是医疗机构开展医疗工作的物质基础和实施医疗新技术的支撑平台,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其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诊断、治疗、护理和康复等领域有着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已成为医院管理中不可缺失的重要环节。为了摸清南京市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用耗材的管理现状,南京市卫计委抽查了6个区共1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针对检查中发现的各种问题,本文提出借鉴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管理智慧来一一对应解决,从而有效地指导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用耗材管理。

1 调查方式

此次调查主要采取查看台账资料、访谈、抽查病历(针对高值医用耗材)、现场查看等方式。

2 调查中发现的问题

2.1 医用耗材科学化管理理念缺失

传统的粗放型管理理念依旧广泛存在于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之中,部分医院不重视医用耗材的管理,导致医用耗材的管理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因此无法保障其安全、有效地使用。

2.2 医用耗材管理制度不完善

医用耗材的管理部门对国家及各级政府相关的法律法规及管理要求不了解,导致在医用耗材的新品准入、采购、验收、出入库、使用等方面缺乏相应的健全的管理制度,可操作性不强。

2.3 医用耗材管理工作流程不规范

制度的欠缺与不完善导致了耗材管理的流程不规范、欠合理,如多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存在新品准入没有完善的审批流程、在库房验收环节没有完整的进货查验流程及记录等,采购、出入库、不良事件的监测与上报等流程也亟待完善。

2.4 医用耗材管理信息化程度低,缺乏管理人才

一方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信息化程度普遍偏低,大多仍采用原始的手工操作方式,无法快速、准确地获取医用耗材的数据信息和统计报表,对耗材的库存、消耗和使用等情况无法进行实时查询及动态监管[2]。另一方面,一人多岗现象较为普遍,缺乏专业化管理人才,特别是在访谈中发现多家医院的采购人员不了解医疗器械注册证号所代表的含义,这就无法对耗材资质文件进行有效的审核,给医用耗材的使用带来了很大隐患。

2.5 医用耗材的管理缺乏有效的执行与监管

检查中发现多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未成立医用耗材管理组织,不仅未能有效地执行医用耗材的管理要求、对耗材的使用做到有效监管,还出现了耗材网上采购不良事件的监测与上报工作未能有效开展等情况。图1是1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用耗材的网上采购情况。

图1 1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用耗材网上采购情况

3 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在医用耗材管理中的应用

“道、法、术”出自于老子的《道德经》,纵观历史长河,很多伟大先贤和大家的成就都源于系统的“道、法、术”的哲学思想,经过不断发展与沉淀,逐渐凝聚成“道、法、术、器、势”5个层面的管理智慧。道以明向,法以立本,术以立策,器以成事,势以立人。充分应用这5个层面的管理思想,可以有效指导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用耗材管理。

3.1 道——践行科学化管理理念

道,即价值观、理念。现代管理学认为,科学化管理理念有3个层次:规范化、精细化和个性化。规范化管理就是要做到制度的规范化、流程的规范化。精细化管理的核心理念是精、准、细、严。“精”是做精、求精,追求目标与状态的最佳与最优;“准”是准确、准时,代表规范、认真的规则意识;“细”是细致、细微,体现在管理全过程各环节的合理衔接和相互咬合;“严”是严格、严谨,落实到对制度的执行和过程的控制。个性化管理就是在保障常规医用耗材供应的情况下,结合医院自身的优势专科或者新兴技术,发展个性化的专用耗材,使耗材的使用、管理与医院的整体发展实现共赢。如被评为“2017年全国百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秦淮区淮海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以中医特色诊疗作为发展重点,通过提高中医诊疗设备水平及相关耗材的使用来带动医院的整体发展。

3.2 法——完善并贯彻管理制度

法,即法律法规等政策要求和医院管理制度等。各级政府对医用耗材的管理要求主要包括:2014年6月起施行的《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2016年2月起施行的《医疗器械使用质量监督管理办法》,江苏省卫计委发布的《关于加强医疗机构高值医用耗材临床应用管理的意见》,南京市卫计委发布的《关于印发南京市医疗卫生机构医用耗材管理办法的通知》《南京市医疗卫生机构2015年医用耗材及试剂集中采购实施方案》等。

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要求,结合自身实际,建立并不断完善医用耗材的管理制度,形成全面的、可操作性强的医用耗材管理体系,包括医用耗材的采购、验收、储存、出入库、使用、溯源、应急预案及不良事件监测与上报等各个方面,使医用耗材的管理能够有章可循、有据可依[3]。同时还应细化相关人员的工作范围和岗位职责[4],明确具体的绩效考核方法和考核指标[5],提高工作积极性及管理效率。

3.3 术——明确具体操作方法,完善工作流程

术,即方法、流程。“术”和“法”是紧密相连的,很多情况下“法”必须通过“术”来进行表达,而“术”的建立也必须在“法”的指导之下,因此医用耗材的管理流程必须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制度的要求。在制定医用耗材全过程的管理制度时,应明确职责、理清流程、确定具体的操作方法并不断优化,使医用耗材的管理科学化、规范化[6]。图2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可采用的医用耗材新品准入及采购流程。

图2 医用耗材新品准入及采购流程图

3.4 器——加强信息化建设与人才培养

器,即工具,对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来说就是信息化管理软件与人才。《医疗器械使用质量监督管理办法》第4条规定:鼓励医疗器械使用单位采用信息化技术手段进行医疗器械质量管理。利用信息化技术及手段,通过数据报表对耗材的使用量、使用金额、增长率等信息进行统计,多维度的分析不仅可以为医院决策部门提供数据支持,还可以引导临床新技术、新项目及诊疗方式的开展[7]。同时信息化软件还可以帮助管理耗材供应商和厂家的资质证件,及时提醒相关人员更换即将过期的证件和授权书,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

在人才培养方面,首先,各级卫生管理部门应重视并加强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人才培养,积极组织医用耗材管理方面的专家为基层人员授课。其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优化人力资源配置的同时可以通过“医联体”充分利用上级医疗机构的资源,安排人员进修学习。最后,基层管理人员自身也应该积极参加学历教育、继续教育、学术会议等,加强自我学习,提升管理水平[8]。

3.5 势——成立管理组织,落实执行与监管

势,即执行力。完善的制度及规范的流程只有切实贯彻与执行,才能转化为医院的效益和成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成立医用耗材管理小组,成员应由临床、采购、财务、医保和医院管理人员组成[9]。严格贯彻执行医用耗材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以及医院自身的管理制度和流程,按照管理要求及检查标准定期督查耗材的管理情况,定期开会通报医用耗材使用的动态监控(库存量、使用量、使用金额等信息)、网上采购、不良事件上报等情况,并形成会议记录。做的不到位的地方要积极整改、定期反馈,做到持续改进。

4 结语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0号)中指出:“到 2020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分级诊疗服务能力应全面提升,要基本构建成布局合理、规模适当、层级优化、职责明晰、功能完善、富有效率的医疗服务体系,逐步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这就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诊疗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10]。合理运用“道、法、术、器、势”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加强医用耗材的科学化管理,提升医用耗材的风险控制和质量管理水平,引导临床安全、有效、合理地使用医用耗材,将会提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诊疗水平,从而更好地发挥社区医疗机构“六位一体”的服务能力。

猜你喜欢

耗材社区卫生医用
贝昂 无耗材空气净化器
贝昂 无耗材空气净化器
贝昂 无耗材空气净化器
贝昂 无耗材空气净化器
75%医用酒精
75%医用酒精
关于医学院校医用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医用酒精如何配制
履职尽责加快社区卫生服务建设
芜湖:社区卫生机构公办民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