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网络社群的高校图书馆图书推荐模式探析

2019-01-17武洪兴

新世纪图书馆 2019年12期
关键词:营销策略高校图书馆

摘 要 网络社群时代的到来,使图书馆通过社交媒体与读者联系更加紧密,信息传播效率更加高效,高校图书馆应充分利用网络社群优势进行图书推荐。论文首先介绍高校图书馆图书推荐现状,分析网络社群荐书优势,探讨高校图书馆网络社群荐书实施路径,论述高校图书馆网络社群荐书推动策略,最后提出对高校图书馆网络社群荐书的建议,以期对我国高校图书馆图书推荐模式创新提供参考。

关键词 网络社群 图书推荐 营销策略 高校图书馆

分类号 G252

DOI 10.16810/j.cnki.1672-514X.2019.12.011

Abstract With the advent of the era of network community, libraries have a closer relationship with readers through social media, and 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 efficiency is more efficient. University libraries should make full use of the advantages of network community to recommend books. This paper first introduc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book recommendation in university libraries, and analyses the advantages of network community recommendation. Then it probes into the implementation path of network community recommendation in university libraries, and discusses the promotion strategy of network community recommendation in university libraries. Finally, it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network community recommendation in university libraries with a view to providing reference for the innovation of book recommendation mode in university libraries in China.

Keywords Network community. Book recommendation. Marketing strategy. University library.

0 引言

根據艾媒咨询发布的《2017年中国新媒体行业全景报告》 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网络社群数量超300万,网络社群用户超2.7亿人[1],网络社群数量与用户规模正与日俱增,网络社群已成为人类社交活动发展新趋势。另据华东师范大学发布的《2018新时代上海大学生阅读指数报告》显示,84.3%的大学生将“手机阅读”作为最主要的阅读方式,而社交媒体阅读已经成为大学生数字阅读的主流[2],尤其是生活在互联网下的大学生是社群的活跃者,习惯于在社交媒体上阅读、分享、评论,几乎每时每刻关注着社交媒体。社群对大学生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影响力,而且还具有无与伦比的信息传播能力,因此高校图书馆应认识到社群的重要作用和巨大优势,充分利用网络社群平台推动图书推荐工作的开展。众所周知,图书推荐是图书馆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是阅读推广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图书推荐,搭建读者与图书之间的桥梁,引导读者多读书,读好书[3],对读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开阔视野尤为重要。高校图书馆图书推荐通常做法是由图书馆工作人员根据不同的主题、专业和专题精心挑选图书,把图书主要信息制作成图文宣传资料进行推荐,因此,本文拟对以网络社群为媒介的图书馆推荐模式进行探讨,以期对于我国高校图书馆推荐模式提供参考。

1 网络社群荐书的优势

网络社群,是指通过互联网社交媒体联系在一起具有相同或相近追求、爱好、观点、经历等共性网民所组成的群体,成员以青年人为主。网络社群具有互动沟通便捷,信息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等优势,通过论坛、博客、微信等社交媒介,可将读者聚集在一个个网络社群中,非常适合开展图书推荐、阅读推广等活动。

1.1 有利于信息传播

传统图书推荐模式下,图书馆一般通过发放宣传资料给读者,再通过读者间进行扩散,传播范围小,且传播速度慢。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尤其是社交媒介的发展,人与人之间通过网络联系越来越密切,社群中的任何成员都能轻易地将他们的影响力通过社群媒体在互联网上放大,往往鼠标、手指轻轻一点,分享、转发、点赞等瞬间完成,信息通过社交网络迅速扩散到世界各个角落,这是传统媒体如报纸、电视、广播等无法达到的效果。图书推荐信息由图书馆发布到社群中,只要社群中有人关注,则可能通过他的社交网络进行分享、转发,有类似经历、爱好、专业背景的社群用户基于信任、兴趣往往会打开浏览,若又得到认可,则又可能被再分享、再转发,不断重复、循环,信息以此迅速裂变扩散传播。

1.2 有利于精准推荐

传统图书推荐模式下,通常由馆员挑选和决定推荐信息,受馆员个人素质、学科背景和业务能力影响较大,不可避免会出现与读者阅读需求的偏差,而且推荐大多以社科类、经典类、大众类图书为主,无法做到专业化、个性化精准推荐。而在社群模式下,图书馆通过对社群中读者言论、阅读信息、专业背景、研究方向等信息行为收集,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分析,建立读者个体和读者群体用户画像模型[4],掌握读者个性和共性特征,发掘读者现实和潜在阅读需求,进行图书推荐,将提高图书推荐的针对性、有效性,实现契合读者阅读需求的个性化、精准化推荐。

1.3 有利于互动交流

传统图书推荐模式下,读者通常只能被动接受图书馆的推送信息,图书馆一般在图书推荐之前很少征求读者意见,推荐过程中又缺乏与读者交流,推荐结束后也不评估推荐效果,很难得到读者的普遍认可。而在社群模式下,图书馆与读者之间,图书馆可通过社群平台上的留言、评论、点赞、跟帖等互动设计在图书推荐的全过程直接与读者沟通,了解和收集读者对图书的评论、需求等信息,并可培育和形成话题,吸引更多读者参与讨论,持续关注;读者之间,可通过社交媒介围绕推荐图书进行对话、交流和分享阅读体验。

1.4 有利于部门协作

传统图书推荐模式下,图书推荐由专门人员、部门独立进行,各部门之间缺乏协作,难于形成合力。图书馆是一个有机体,各项业务既独立开展,又相互影响,要想提高运转效率,就必须加强各部门间的共享与合作。而在社群模式下,基于网络社群荐书平台和工作模式的建立,不仅仅可用于图书推荐,还可用于宣传推广、虚拟咨询、书目荐购等活动的开展;同时,读者投诉、建议等信息公开显示于社群,将促使各部门相互协作,共同推进图书馆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

2 网络社群荐书的实施路径

2.1 网络社群荐书的平台构建

社群平台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技术、运营模式日趋成熟,国内主要有微信、博客、论坛、贴吧、知乎、豆瓣等六大平台。其中微信、博客、论坛在大学师生中影响力大,图书馆可以此三种平台为基础,进行充分融合,搭建图书馆社群体系,统一规划,密切配合,互推互粉,以期扩大图书推荐影响范围,增强图书推荐实效[5]。以下以三种主流社群平台为例,探讨图书馆网络社群荐书平台的构建。

(1)图书馆微信。微信,是腾讯公司推出的为移动智能终端提供即时通讯服务的免费应用程序[6],是目前影响力最大和使用最广泛的社交软件。微信与智能手机融合度较高,切合碎片化阅读需求,而且用户众多,分享简单快捷,易于传播,是图书推荐的最理想平台。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可用作图书推荐信息一对多的发布、交互、转发,图书馆微信群可用作读者对图书推荐信息多对多的评论、交流、分享,两者互相配合,可覆盖高校绝大部分读者。在微信中读者之间、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交互,既激活了社群人气,推动信息传播,又使图书馆能即时了解和响应读者诉求,增强了与读者的黏贴度。

(2)图书馆博客。博客又称网络日记,是一种通过关注机制分享信息的广播式社交网络平台,常用于名人、明星等发布个人观点、文章、活动等,粉丝基于对博主个人魅力的欣赏和崇拜而进行关注、分享、互动。图书馆可邀请资深专业老师和学科馆员做博主,由图书馆提供阅读书目及新书信息,经其筛选、编辑后,以个人名义发布,并负责与粉丝互动,打造成专业性强、层次高的图书推荐平台。

(3)图书馆论坛。论坛也叫电子公告牌、网络社区、BBS,注册用户通过这个电子白板书写、发布、传递消息[7],就某一观点进行讨论,提出自己的见解以及主张,与其它读者互动交流。图书馆可在论坛中进行专题性、系统性的图书推荐,并形成体系,方便读者查询既往;可在论坛中形成社群意见领袖,带动更多读者阅读和思考;可在论坛中交互,图书馆与读者、读者与读者之间可就某一图书、话题反复跟贴,形成思想上的碰撞,认识上的交流。比如在论坛中设立“好书推荐版块”,精选书目公布于此,允许评论、互动;“名家赏析版块”,由专家分析讲解阅读图书的心得、体会,提高读者阅读、欣赏水平;“好书共荐版块”,读者可分享自己喜欢的好书并点评,引起读者关注和共鸣,促使共同阅读和进步。

2.2 网络社群荐书的实施流程

网络社群荐书可采用两种流程同时进行。如图一所示。第一种是针对群体读者。首先,图书馆确定图书推荐的主题和范围,然后,从图书馆入库的新书目、互联网上公布的经典书目、教师推荐的图书、读者推荐的图书以及读者需求的图书等众多书单中挑选,对每本要推荐图书的信息(主要包括书名、作者、内容简介、推荐理由、读者评价、馆藏信息、封面插图等)进行图文编排,汇集成书单后在社群平台中发布,社群成员通过社交媒体进行传播,吸引更多读者阅读、关注和加入社群,共同扩散书目信息,与此同时,馆员还要密切关注社群反响,及时响应读者請求,制造焦点,培育话题,维持推荐图书的活跃度,最后收集反馈意见,评估推荐效果。第二种是针对个体读者。首先,图书馆收集读者在社群、图书馆借阅系统等中的读者信息行为,然后,利用大数据技术等技术手段分析读者阅读习惯、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最后,根据不同场景通过微信等社群平台直接向读者个体进行个性化、精准化图书推荐。

3 网络社群荐书的推动策略

利用网络社群荐书必然要尊重社群运行规律,首先,要重视粉丝的作用,加强粉丝的培育和发展。然后,依托社群,积极采用营销策略和新技术推动网络社群荐书的开展。最后,通过合理的考核,对在网络社群荐书中做出成绩的人员进行奖励,形成良性循环。如图2所示。

3.1 育粉吸粉:扩大影响

社群的发展主要依靠粉丝,没有粉丝,社群就没有存在的意义,因此在社群平台搭建后,育粉、吸粉就成为社群建设的重中之重。图书馆应全方位、多渠道培育和发展读者粉丝。首先,从培养骨干粉丝开始。可在社群中发掘真正热爱阅读的读者,通过线上、线下的阅读活动组织起来,进行培训形成最忠实的粉丝,而后,通过他们的社交网络进行图书推荐信息的快速传播,进一步影响更多的读者加粉。其次,在日常工作中吸纳具有一定社群管理经验的社群成员和热心读者进入社群管理层,与图书馆共同完成网络社群荐书平台的管理和维护,并积极与读者互动,吸引新粉丝加入。再次,加大对网络社群荐书平台的宣传力度。可通过图书馆网站、专题讲座、阅读推广活动、新生入馆教育[8]等渠道,着重推荐图书馆的媒体平台和图书推荐栏目,逐步将读者由线下引向线上。最后,通过情感维系粉丝。图书馆应通过社交平台紧紧抓住用户的心理体验和情感诉求,与读者保持紧密联系,满足读者希望被关注、尊重、赞许等情感需求,使读者对图书馆社群产生依赖,从而产生忠诚、信任情感,由弱关系转变为强关系,使读者变成粉丝,成为社群核心,主动为社群出谋划策,自觉为荐书活动推广贡献力量。

3.2 实时响应:提升体验

社群是以体验为核心。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需求更加碎片化、长尾化、多元化、个性化[9],谁能为用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体验,谁就能吸引更多用户,这就要求图书馆应充分利用各种社交媒体实现对读者诉求的全天候、无间断响应[10],来增强读者阅读体验。图书推荐信息发布后并非服务的终点,后续更要密切跟踪、时时交互,这种无时无刻的交互活动,使图书馆始终陪伴读者阅读,随时解决读者遇到的问题、交流阅读体会,真正成为读者的知心朋友。另外,图书馆还应在与读者交互中抓住读者痛点、痒点,想方设法调动读者参与积极性:比如在社群中发起图书推荐活动倡议,征求意见,与读者共同协商荐书、联谊活动流程、规则等达成共识之后,再在线下场地组织实施,并将活动图片、视频在社群平台上直播,让读者感受现场气氛,产生“围观”效应;在活动形式上,要灵活多变,增加年青人喜欢的元素,比如在社群荐书中通过抽奖、发红包、有奖问答等活跃气氛。

3.3 场景营销:打动读者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们更倾向于在碎片化的时空场景中进行信息浏览和阅读,因此可以利用先进的技术精确分析读者需求和定位读者场景,进行场景营销,以最适宜的时间、地点、情景进行内容和服务的推送,让场景打动读者。例如:选择特定的时间段,如在毕业论文写作、计算机等级考试、英语等级考试、研究生考试、毕业前夕等,迎合读者特定时段内的特别需求推荐相应专题图书;选择特定的地点,如某专业的学生一进入图书馆,就通过社交媒体自动推送相关专业的新书、借阅排行榜、其它读者的推荐和评论等信息,引导读者阅读;选择特定的情景,利用先进技术使图书推荐生动、鲜活起来,如使用虚拟现实技术构建虚拟场景,诸如虚拟书架、虚拟图书馆、虚拟咨询、3D图书等进行图书推荐[11],让读者获得沉浸式体验,刺激阅读欲望。

3.4 大数据策略:精准推荐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各行各业通过大数据技术实现对用户数据的深度挖掘、分析、利用成为可能。图书馆可通过博客、微信、QQ群、论坛、图书借阅系统、图书馆网站、数字资源数据库等平台加强对读者相关信息的收集,包括借阅信息、阅读评论、专业背景、性别年龄、网页浏览频次、搜索记录、投诉建议等,将这些散落在不同信息系统间的读者信息行为数据进行整合与分析[12],掌握读者阅读个性和共性特征,建立用户模型。依据对读者个性的分析,提供个性化服务,为读者个体精准推荐阅读书目,提升与读者个体需求的契合度;同时依据对读者共性的分析,提供公共类、大众类书单,扩大读者阅读的范围,提高面向大众阅读书单的普适性。

3.5 激励机制:注入活力

虽然社群精神是“自由表达,开放宽容,个性张扬”,但图书馆不能缺失管理、引导职责,应随时关注社群动态,对表现优异者、成绩突出者进行奖励,同时警惕不良信息和恶意行为的发生,及时妥善处理,避免造成不良影响,以形成良好的社群风气。衡量社群推荐效果可以通过发布信息的定位、信息被用户关注的程度、针对信息发起的互动、信息被转发的数量等进行考核,对优秀信息的制作者、传播者进行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奖励,激励更多的读者向他们学习,制作和传播更多更好的图书推荐信息,形成良性循环,为社群持续注入新鲜内容和增强活力。

4 网络社群荐书建议

4.1 坚持去中心化

去中心化是网络时代的重要特征,它强调节点间的平等性以及个性化。在互联网扁平化、网状化的架构中,图书馆不再具有中心性、权威性,与所有用户是平等的,也就是说在网络社群荐书中要实现多中心化。具体而言,第一,社群管理、运营采取协商制。社群事务由社群成员共同决定,不应由图书馆主宰一切。在社群内充分发挥民主,如在社群中发起投票,让读者选择和决定哪些图书是最需要推荐,哪些荐书活动可以开展,如何开展等。如四川师范大学图书馆在“4·23读书节”中,由全校近万名师生投票决定将《平凡的世界》作为阅读推广内容,极大调动了读者积极性[13]。第二,社群信息多中心化,让每个成员都可成为社群的“中坚力量”,尽可能让读者成为“话题制造机”[14]。在社群中打开图书评论窗口,让所有人都可以发表评论和意见,对读者优秀的图书评论可置顶,或头条推送;推荐信息也不应由图书馆包办,应鼓励读者制作、分享推荐信息,形成多中心体制,共同完成推荐信息的制作、传播。总之,去中心化并非是没有管理者,图书馆作为社群的管理者要做的不仅仅是搭建社群平台、活跃气氛、推荐图书、满足读者诉求等,更为重要的是调动读者积极性,让读者成为网络社群荐书的主要力量,由读者来主导交流、推荐、传播,这才是网络社群荐书长盛不衰之道。

4.2 坚持价值为先

图书推荐的目的是引导读者阅读对学习、人生有积极意义的好书,帮助读者拓展视野、丰富知识、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因此不能急功近利、本末倒置地片面强调营销手段和追求结果,而忽视最为重要的推荐图书的价值选择。图书推荐,贵精不贵多,必须严格筛选,至少应具备以下特征之一:推荐的图书要契合当下主流文化观念,弘扬正能量,让读者享受阅读的快乐,体验到人性的关怀与温暖,推荐的图书要有极强的专业性,内容具备专业性、学科性、前瞻性,让有专业知识需求的读者更容易形成学科知识体系;推荐的图书要具有一定的指导性和实践性,关注当前热点、发展趋势,能启发读者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推荐的图书要是经典名著,名著是宝贵的知识、精神财富,能提升读者的人文素养和精神境界。总之,图书馆社群荐书要精挑细选出有价值的图书,慎重推荐,宁缺勿滥。

4.3 坚持需求导向

图书馆一切工作都是围绕读者展开,应树立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理念,坚持以读者需求为导向进行图书推荐[15]。首先,从采访做起。优秀图书是图书推荐的先决条件,如果馆藏图书质量差,那么图书推荐就成为无本之源。因此,图书馆还应更多思考如何提高图书采访质量。在图书采访中采取“读者决策采购”(PDA)模式[16],不断增强读者在圖书采购中的决策权,才有可能最大程度上实现采购图书与用户需求的无缝对接。其次,以读者需求为荐书之根本。所荐图书与读者需求的契合程度,是社群荐书成败的关键,因此应加强读者荐书的话语权,尽最大可能实现按需推荐。具体而言,一是利用社群的交互性,关注读者在社群中的言论,收集读者意见和建议,掌握读者阅读需求变动,及时调整荐书内容和方向,同时在推荐书单中增加读者推荐或关注的图书。二是开放读者发布推荐书目的权限,调动读者荐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读者成为图书推荐信息的主要来源和传播的主力军。三是积极运用大数据等技术积极收集和分析读者个体和群体需求,掌握读者阅读心理和阅读习惯变化,精心编制图书推荐书目,实现个性化、精准化图书推荐。总之,社群荐书要充分尊重和遵循读者阅读意愿和选择,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5 结语

通过充分发挥社群优势,来不断提高推荐图书与读者阅读需求的契合度和影响力,是高校图书推荐的发展趋势。基于网络社群的图书推荐是社交媒体时代图书推荐新模式的尝试,有助于高校图书馆在新媒介下不断补充、完善、颠覆、革新图书推荐模式。

参考文献:

艾媒网.艾媒报告:2017年中国新媒体行业全景报告[EB/OL].[2018-12-01].http://www.iimedia.cn/50347.html.

鄧香莲.大学生不应将阅读精力集中在社交媒体[EB/OL].[2018-12-01].http://edu.people.com.cn/n1/2018/0523/c1053-30007974.html.

袁淑艳.面向信息素养教育的高校图书馆创新服务体系构建:以大庆师范学院图书馆为例[J].情报探索,2016(5):98-100.

王庆,赵发珍.基于“用户画像”的图书馆资源推荐模式设计与分析[J].现代情报,2018,38(3):105-109,137.

申彦舒.全媒体环境下高校图书馆营销策略探讨[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8(12):88-91.

苏靖童.新媒体环境下供电企业舆情管理策略分析[D].北京:华北电力大学,2017:12.

陈海英,邵丹萍.论坛营销运作策略探讨:以网络卖家为例[J].中国商贸,2012(6):60-61.

王宝英,王宝玲.“211工程”院校图书馆网络自助式新生入馆教育现状调查与分析[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7(12):92-98.

翁晋阳,管鹏,徐刚,等.解密社群粉丝经济(实战版)[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6:56.

玄浩,申东山.云社群时代:用大数据引爆粉丝红利[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6:178.

武洪兴.VR技术在大学图书馆图书采访中的应用构想[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9(4):59-64.

毛晓燕.大数据环境下图书馆信息服务走向分析[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4(3):72-75.

张欢,谭英,夏圆.全面质量管理视角下的阅读推广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9,63(3):73-79.

青木老贼,峥嵘.场景化社群运营实战手册[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6:230-232.

方向明,沈玲.图书馆读者荐购研究综述[J].图书情报工作,2018,62(9):143-150.

张一翠,魏青山,檀树萍,等.高校图书馆读者决策采购模式的创新与实践探索:以西安交通大学为例[J].图书馆学研究,2019(3):44-51.

武洪兴 攀枝花学院图书馆馆员。 四川攀枝花,617000。

(收稿日期:2019-06-14 编校:左静远,谢艳秋)

猜你喜欢

营销策略高校图书馆
分析医药市场营销的策略与发展方向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分析
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研究
试论高校图书馆在网络环境冲击下的人文建设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实践探讨
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的宣传与推广
体育图书出版与营销策略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