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儿童心理教育,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2019-01-17何生俭

内蒙古教育·科研版 2019年12期
关键词:心理教育留守儿童心理健康

何生俭

摘 要:近年来,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许多农民选择进城务工来为自己的家庭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这就导致留守儿童数量增加,然而孩子缺乏父母的陪伴与教育,在心理上会产生一系列的影响。

作为儿童的思想引导者,教师应重视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以帮助孩子们健康快乐的成长。围绕情感淡漠、性格孤僻、逆反心理、行为偏差四个不同的层面对农村留守儿童普遍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成长,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教育;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9)12B-0010-03

进城农民工在离开农村后,往往会把自己的孩子留在农村,这样他们和孩子之间的联系也会变少,因此导致留守儿童无法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

相关的调查研究发现,留守儿童通常会出现各种心理问题,长期发展下去可能会出现心理障碍等,必须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方式进行解决。

一、农村留守儿童常见的心理问题

(一)情感淡漠

农村留守儿童与自己的父母聚少离多,长期處于缺乏父爱和母爱的状态,因此出现情感淡漠的问题。他们的情绪大多处于一种不稳定的消极状态,很容易沮丧、焦虑,这些情绪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对他们的学习和日常生活造成影响,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二)性格孤僻

部分留守儿童的父母无法长期留在孩子的身边陪伴他们,孩子与其他人进行交流沟通的意愿比较低,更多的是处于独处的状态,对同龄人所参与的各种活动缺少兴致。

这样的儿童相较于一般的留守儿童往往在家庭方面存在特殊情况,比如说单亲家庭或者是在经济方面存在严重困难问题的家庭,这些都会导致他们安全感缺失,担心自己受到来自于外界的歧视,在性格上变得愈发孤僻。这类留守儿童的心理更为敏感,他们很容易产生恐惧和紧张情绪。

(三)逆反心理

家庭教育的缺失会加大留守儿童逆反心理出现的概率,他们可能会对身边的人都有一种对抗情绪,无法敞开心扉去相信他人,因此他们更加容易出现逆反行为。如果教师或亲属对他们进行了批评,他们的抵触情绪就会表现出来,如在家中或在学校做一些恶作剧、顶撞师长、不服从管教等。

(四)行为偏差

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对他们的管束往往是比较松弛的,在缺乏家庭教育的情况下,他们对外界信息的辨别能力比较差的,很容易染上一些社会上的不良习惯,少数儿童小小年纪就开始产生酗酒打架等行为。留守儿童由于缺少父母的情感关注,家长往往会选择用给钱的方式进行“补偿”,这样孩子会养成奢侈浪费的恶习,对人生观和道德观的形成产生不利影响。

二、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一)家庭教育问题

留守儿童与父母长期处于分离的状态,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只能采用通讯工具来进行交流,在时间和次数上都受到了限制,又因为不是当面交流,父母对孩子的叮嘱也许并不能起到实质性的效果,这是一种家庭教育的缺失。

(二)学校教育问题

农村地区的学校教育水平普遍落后于城市地区的学校,上级教育部门划拨下来的教育款项较少,师资力量薄弱,对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视程度不足,一些学校也没有设置心理健康室,没有配备专职的心理健康教师。

(三)社会风气问题

儿童是好奇心比较重的一个群体,他们喜欢模仿自己所看到的种种行为,而他们对各种行为缺乏辨别能力,需要学校和家长进行约束和管教,而留守儿童由于缺少家长关注,更加容易受到来自社会的不良影响。

三、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有效措施

(一)加强家校合作,达到心理教育共赢

“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离不开学校教育,学校教育没有家长的支持与合作,也难以成功,因此学校和家庭是一对不可分离的教育者。”学校和家长都想让儿童受到心理健康教育,然而学校不能及时了解儿童在家的心理状态,家长也不能及时了解儿童在学校的心理状态,这样不利于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进行。

因此学校和家长之间的合作势在必行,加强家学校的合作,可以达到共育共赢的效果。

例如,学校可引入现代信息网络技术打造信息化沟通平台,将电子邮件、校讯通、QQ群、微信圈及班级博客等媒介工具整合在一起,及时与留守儿童家长互动沟通,交流孩子的心理健康情况。学校可以通过平台上的工具向留守儿童家长发送孩子在校的心理状态信息,而家长也可以在接收信息后向学校反馈自己的建议和儿童在家的心理状态。显然,这是家校之间的一种有效、便捷的沟通交流方式。

除此之外,还应完善家校合作组织,例如,学校可以根据学生的家庭住址,划分出以村为单位的家长委员会,并选出可以代表该村留守儿童家长的负责人,家长代表定期参加学校活动,了解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并向学校反映儿童在家里的心理状态,活动结束后把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和儿童在学校里的心理状态告知其他学生家长,这样既符合农村区域的实际情况,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学校和家长之间的合作,达到共育共赢的效果。家校合作能够让留守儿童受到心理教育,也能让其健康快乐地成长。

(二)组建心理辅导小组,培养儿童积极情感

学校可以以住址和生活情况作为标准将留守儿童划分为多个心理辅导小组,让组内的留守儿童在一起进行活动,对彼此进行陪伴,这样不管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学习上,留守儿童都可以拥有陪伴自己的人,在遇到问题的时候他们可以互相倾诉,而在发生快乐的事情时也可以分享给彼此,共享快乐。

留守儿童这个群体相对来说比较特殊,他们在生活上和心理上的近似度比较高,遇到相同问题的概率比较大,相同的生活境遇让他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彼此的心中所想,在情感上进行交流,对彼此进行支持。

例如,心理辅导小组内部可以组织留守儿童观看电影、看图书,然后对自己所看到的现象进行讨论交流,通过讨论交流可以加强农村留守儿童之间的情感,也可以做彼此成长路上的陪伴者。

这种小组化的活动模式可以丰富留守儿童的日常生活,在朋友的陪伴下,与父母分离的孤独感也会降低,不会因为过度思念父母而陷入不良情绪。

与此同时,在小组交往活动当中,他们也会形成一种对班级的归属感,心理教师也可以参与到小组活动当中,通过组建辅导小组对留守儿童进行引导,帮助他们培养积极的情感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三)发挥学校主导地位,提高心理教育功效

学校是留守儿童接受教育的场所,在家庭教育缺失的情况下,学校可以发挥自身的主导地位,要尽可能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开展各种形式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例如,从家长沟通方面,学校可以定期组织家长会,对家长进行培训,让家长选择正确的教育方式来对孩子进行教育;在文体活动方面,学校可以在一些比较重要的节日开展各种文化活动来丰富学生们生活。

比如在国庆节的时候,学校可以组织爱国演讲、爱国歌曲比赛等活动,让留守儿童展现自己,同时激发爱国情感;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学校可以增设相关课程,加强精神、心理、生理、行为方面的指导教育,开设符合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的心理课程,以及建议教育主管部门增加农村学校心理教师。

学校是留守儿童生活的一部分,通过集合家庭、学校以及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三方面的力量,发挥学校主导地位,注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及提高教师技能,提高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功效,帮助留守儿童自强、自信、自立,改善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促进留守儿童心理及学业的全面健康发展。

(四)借助社会爱心力量,营造心理教育环境

学校可以借助社会力量帮助留守儿童解决心理健康问题,促使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例如,学校一方面可以邀请心理健康爱心讲师志愿者,为留守儿童授课,讲授心理健康知识。

另一方面,学校可以每学期举办两次心理健康爱心讲师志愿者和留守儿童家长交流会,开展辅导和咨询活动,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解答相关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建立留守儿童咨询档案,营造全社会关注关爱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学校可以与政府部门联合制订关爱儿童安全措施,保障留守儿童的人身安全,为农村留守儿童营造更加安全的环境,提高留守儿童的心理安全感。

政府相关部门取缔黑网吧和游戏厅等,避免留守儿童受到来自于外界的不良诱惑,为他们创造一个更和谐、更健康的环境,从而促使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长期与父母分离的情况下,农村留守儿童可能会出现情感淡漠、性格孤僻、逆反心理、行为偏差等一系列问题,究其根本,主要是由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以及社会风气等三个方面的问题所导致的。

对此,要解决这些问题,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父母和其他亲属应该加强家庭沟通,让孩子感受到自己对他的爱,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个体情况将他们划分为多个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小组,使学生彼此陪伴,培养学生对集体的归属感,学校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教育功能,社会各界也要发挥自己的力量,将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落实到教育当中,帮助孩子们健康快乐的成长。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7年度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需求与教育策略研究”研究成果之一(编号GS[2017]GHB1288)。

参考文献:

[1]李丽红,缪祥彦.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特点及健康心理的养成教育[J].教育教学论坛, 2017,(37).

[2]任金杰,黄丽颖等.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7,(7).

[3]贺永超,王庆华,王凤,等.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与对策[J].卫生职业教育, 2017,(10).

[4]徐成虎.留守兒童心理教育引导策略探析[J].教育观察,2012,(7).

[5]戴浩.略论特殊家庭儿童心理教育[J].学生之友(初中版),2011,(11).

[6]李妮,李曼.沙盘游戏与儿童心理教育[J].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8,(1).

[7]岳颂华,陆小云.留守儿童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孤独感的相关研究[J].教育导刊,2014,(3).

[8]赵景欣,刘霞,张文新.同伴拒绝、同伴接纳与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适应:亲子亲合与逆境信念的作用[J].心理学报,2013,(7).

猜你喜欢

心理教育留守儿童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关于高校贫困生心理教育的几点思考
谈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设计
体育舞蹈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干预效应的实验研究
有效提高大学生心理教育方式探析
学生的个性发展与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