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艾司洛尔联合胺碘酮治疗老年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观察

2019-01-17袁绍伦袁寰闫春利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9年26期
关键词:联合用药胺碘酮

袁绍伦 袁寰 闫春利

【摘要】目的 观察艾司洛尔联合胺碘酮在老年人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临床效果。方法 纳入60~84岁的PSVT患者45例,随机分为艾司洛尔组(A组)、胺碘酮组(B组)、艾司洛尔联合胺碘酮组(C组),每组n=15,分析治疗的转复成功率、复律时间、对基础血压的影响。结果 三种治疗方案,终止PSVT的有效率分别是,A组73.3%,B组86.6%,C组100%;复律时间分别为,A组8.0±2.6 min,B组25.0±4.8 min,C组16.0±3.5 min;对基础血压的影响,血压下降20%(mmHg),A组6例,B组2例,C组1例;血压下降至≤90 mmHg,A组4例,B组1例,C组0例。结论 艾司洛尔联合胺碘酮治疗老年人PSVT安全性高、效果最佳。

【关键词】室上性心动过速;艾司洛尔;胺碘酮;联合用药

【中图分类号】R541.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9.26..02

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快速性心律失常,老年患者的症状和临床表现往往与器质性心脏病的性质和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此类急症治疗的当务之急是终止心动过速,目前药物仍是最常用的治疗手段。本文就艾司洛尔联合胺碘酮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与分组

纳入老年(≥60岁)PSVT 45例,体表心电图(ECG)符合《心电图学》记载的标准。其中男性29例,女性16例,年龄60~84岁,平均年龄(68.9±7.6)岁。将45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即艾司洛尔组(A组)、胺碘酮组(B组)、艾司洛尔联合胺碘酮组(C组),每组均(n=15),组间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三组均在积极治疗原发病,及时纠正水、电解质紊乱、低氧血症、心功能Ⅰ~Ⅱ级、心电监护下实施治疗,患有支气管哮喘者,则不纳入艾司洛尔组,收缩期血压已下降至≤90 mmHg时均不入选;每组均分别统计转复成功率、复律时间、对血压的影響,并求出组间统计学差异。

1.2.1 艾司洛尔组(A组)

先给艾司洛尔负荷量0.5 mg/kg,于1min静注毕,继以维持量0.05 mg/(kg.min)静脉泵入;若5 min后转复窦性心律(简称复律),或心室率降至100次/min以下即为显效,以同等剂量维持泵入;若5 min后未能达到显效标准,则重复静注负荷剂量,继以0.1 mg/(kg.min)泵入5 min,每重复一次负荷剂量,维持量则增加0.05 mg/(kg.min),直至复律成功;最高剂量≤0.25 mg/(kg.min)。

1.2.2 胺碘酮组(B组)

先给胺碘酮负荷量150 mg+5%GS 20 ml,于10 min静注毕,继以维持量1 mg/min静脉泵入,观察5 min,若未能复律,或心室率未降至140次/min以下,则重复给负荷量,继续观察10 min,若仍未能复律,或心室率仍≥120次/min,则再给符合剂量,观察期间均泵入维持量,直至复律。

1.2.3 艾司洛尔联合胺碘酮组(C组)

先给艾司洛尔负荷量0.5 mg/kg,于1min静注毕,观察2 min,若心室率未能下降至≤150次/min,则重复给艾司洛尔负荷量,若未能复律,或心室率仍≥130次/min,立即给胺碘酮负荷量,继之泵入维持量,观察10 min,若未复律,但心室率已下降至110次/min以下,则持续泵入胺碘酮维持量,直至复律。

1.3 疗效判断

经治疗PSVT复律为显效,虽当时未能复律,但心室率已减慢至<100次/min为有效,未能复律,心室率仍>100次/min,或同时收缩期血压(SBP)下降至≤90 mmHg,视为无效,以显效和有效计为复律成功。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1.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t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转复成功率及复律所需平均时间

表1统计显示,转复成功率,联合组>胺碘酮组>艾司洛尔组,联合组与艾司洛尔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艾司洛尔组复律时间较快,但其成功率却低于其他两组。

2.2 各组治疗中对血压(SBP)的影响

表2统计显示,艾司洛尔、胺碘酮在治疗老年人PSVT过程中,艾司洛尔降压作用较明显些,联合组与艾司洛尔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PSVT的发病机制包括折返、自律性增高和触发活动,其中又以折返最为常见,它可以是解剖上的折返环和(或)功能上的折返环造成[1]。

β-受体阻滞剂作为Ⅱ类抗心律失常药,也是预防和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普遍使用的药物,但是长效、非选择性的β-受体阻滞剂往往伴有严重的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心动过缓、负性肌力等[2]。艾司洛尔在体内分布和消除均十分迅速,分布半衰期仅2min,清除半衰期为9min,负作用相对小,既可用于心肺功能正常的PSVT患者,也适用于临床状况不稳定[3]、伴有高血压,或心绞痛和交感神经张力亢进者及病情不稳定的危重患者[2]。由于老年人PSVT患者往往都有不同程度心肺疾患等病因,所以临床上不可轻视艾司洛尔的降压作用+负性频率+负性肌力作用的整合效应。

胺碘酮具有增加心肌电活动的稳定性、扩张血管,无明显负性肌力作用,致心律失常作用很低,心脏不良反应少的特点;由于胺碘酮的电生理作用有急性(静脉用)和慢性(口服)效应之分,静注发挥其Ⅰ、Ⅱ、Ⅳ类抗心律失常的作用,而Ⅱ类作用是主要的,若静注速度过快可致心动过缓、血压下降、甚至心脏停搏[4]。

易辉等[5]报道,胺碘酮联合倍他乐克治疗PSVT,效果优于单用普罗帕酮、倍他乐克、胺碘酮;胡媛琴等[2]报道,艾司洛尔和普罗帕酮治疗PSVT同等有效。抗心律失常药物静脉注射的治疗作用与心脏不良反应的发生,均以单次剂量用法、累计剂量之大小密切相关。临床医师不要一味只着眼于终止了PSVT血流动力学必然得到改善,血压即可回升,更要想到就在将要终止PSVT之同时有可能发生致命危险。因此,对休克、低血压状态、以及心力衰竭等症状者,一定要做出相应的预控处理[6]。通过本组病例临床实践作者体会到,艾司洛尔联合胺碘酮治疗老年人PSVT,可以扬长避短,增加安全性,提高转复成功率。本组病例临床研究实属小样本,有待同道们继续深入实践探讨。

参考文献

[1] 陈 红,任景怡.室上性心动过速的诊断和治疗[J].解放军保健杂志,2006,8(3):139-141.

[2] 胡媛琴,林朱森,李天杰,等.艾司洛尔和普罗帕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疗效.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2,4(6):564-565.

[3] 侯天笑,廖京丽.艾司洛尔治疗高龄老年室上性心动过速[J].中国急救,2006,(9):720.

[4] 袁绍伦,王俊岭,袁 寰,等.胺碘酮联合毛花苷C治疗心肌梗死伴心房颤动疗效观察[J].人民军医,2007,50(P):545-546.

[5] 易 辉,梁晋川,吴 音,等.胺碘酮联合倍他乐克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伴高血压的疗效[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2,4(6):547-548.

[6] 袁绍伦.室上性心动过速消融术后复发静注心律平致严重副反应1例.临床心血管病杂志,1998,14(3):156.

本文编辑:吴 卫

猜你喜欢

联合用药胺碘酮
观察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效果
氨溴索与普米克令舒联合雾化治疗新生儿肺炎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兰索拉唑联合克拉霉素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观察
我院门诊急诊口服降糖药物处方应用合理性分析
美托洛尔联合非洛地平治疗社区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分析
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效果观察
胺碘酮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心衰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
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治疗心衰合并心律失常39例
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82例分析
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82例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