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昆山市稻麦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与技术需求

2019-01-17吴桂成史平李晓峰

安徽农学通报 2019年24期
关键词:存在问题

吴桂成 史平 李晓峰

摘 要:该文在系统调研的基础上,阐述了昆山市稻麦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了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产业化开发技术需求给出了建议,旨在为昆山市稻麦产业发展提供依据。

关键词:稻麦产业,发展现狀,存在问题,技术需求

中图分类号 F326.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7731(2019)24-0036-02

昆山市位于东经120°48′21″~121°09′04″、北纬31°06′34″~31°32′36″,属北亚热带南部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是我国传统鱼米之乡的主要代表地之一。昆山市现有耕地1.58万hm2,常年稻麦两熟。近年来,昆山市秉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推进耕地轮作休耕制度,加快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着力提升粮食质量、效益和市场竞争力,以期走出一条“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粮食生产现代化发展道路。

1 发展现状

1.1 稻麦产能 2018年全市种植水稻面积0.73万hm2,较上年增加0.02万hm2、增幅3.1%;平均单产9345.0kg/hm2,较上年增产22.5kg/hm2、增幅0.2%;总产6.78万t,较上年增加0.22万t、增幅3.4%。2018—2019年全市种植小麦面积0.45万hm2(实施耕地轮作休耕0.29万hm2),较上年减少0.04万hm2、降幅8.6%;平均单产4867.5kg/hm2,较上年增产1252.5kg/hm2,增幅5.4%、总产2.2万t,较上年减少0.1万t、降幅4.3%。

1.2 品种布局 从2016年起,全市水稻全部种植常规粳稻品种,2018年全市主推武运粳30(0.51万hm2、占比70.6%)、南粳46(0.15万hm2、占比21.1%),试种苏香粳100(0.05万hm2、占比6.4%),主导品种覆盖率98.3%;2018—2019年,全市小麦以镇麦10号当家,种植0.30万hm2、占比66.2%;扬麦16为搭配品种,种植0.15万hm2、占比33.8%。

1.3 种植方式 近10年,全市稻麦种植方式全面向轻简化、机械化发展,2012年水稻种植基本实现了机械化。2018年,全市水稻机种率96.4%、机插率77.1%;2018—2019年,全市小麦机播、机灭茬占比70.8%,套播麦和板茬麦占比29.2%。

1.4 经济效益 2018年全市水稻虽然单产稳定,但稻谷收购价格下降幅度较大,水稻整体生产效益较2017年下降1671.0元/hm2,降幅17.0%(表1);据典型农户水稻不同种植方式统计,机插稻纯效益9489.0元/hm2,较直播稻(5400.0元)高4090.5元/hm2,增幅75.8%(表2)。2018—2019年典型农户小麦产量较上年显著增产,虽然最低收购价略有下调(2.26元/kg),但总产值增加15907.5元/hm2;生产成本中,肥药略有下降,人工增加了75.0元/hm2,总成本减少了61.5元/hm2;最终纯效益3796.5元/hm2,较上年增加1117.5元/hm2,增幅42.0%(表3)。

1.5 销售现状 目前,全市粮食销售仍以粜粮为主,2018—2019年全市小麦粜到粮管所接近100%(据市粮食局统计,全市签订订单397户,面积0.43万hm2,收购2.24t小麦);2018年全市水稻80%左右稻谷粜到粮管所(据市粮食局统计,全市签订订单554户,面积0.72万hm2,收购5.4万t左右稻谷),20%左右以稻米销售(企业订单全市在333.3hm2左右)。

2 存在问题

2.1 稻麦品种单一 目前,昆山市水稻品种仍以南粳46为主,该品种种植已近10年(该品种稻米的口感已为广大市民所习惯,难以寻找替代品种);小麦从2011年开始,全市仅种植扬麦16,直到2017年秋播才开始较大面积种植镇麦10号。品种单一化一定程度会给生产带来巨大的风险,尤其在江苏苏南地区小麦赤霉病多发、水稻稻瘟病偏重的情况下,其弊端尤为突出。

2.2 稻麦两熟茬口紧张 正常年份,昆山市水稻适宜收获期为11月初,小麦播种适期在11月上旬;小麦适宜收获期为5月中旬,水稻移栽期在5月底到6月初[1]。昆山市稻麦适宜收获期与播栽期有部分重叠,而收种时期还常遇持续阴雨天气,严重制约了稻麦两熟绿色高质高效。

2.3 机械化发展不平衡 目前,全市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正如火如荼,但契合水稻绿色高质高效全程机械化配套模式缺乏,在机具配套优化选型与标准化农艺匹配上尤为突出。小麦机械化种植情况更不乐观,近年来,机条播一直处于试验试种阶段,去年秋播天气较好,机条播比例在40%左右,而一旦碰到阴雨天气则难以机播。

2.4 规模化生产专业化服务滞后 昆山市稻麦生产规模化程度较高,技术推广体系由服务于千家万户转型为强化服务新型经营主体(种粮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与涉粮企业),但服务模式严重滞后,迫切需要能够适应现代稻麦产业发展的社会化、专业化、信息化技术推广服务模式。

3 技术需求

3.1 优良食味水稻、专用小麦新品种更新换代 由于地域问题,目前适宜昆山市种植的优良食味水稻、专用小麦新品种较少。近年来,昆山市一直主推优良食味水稻品种为南粳46,小麦则一直以扬麦16为主,难以找到综合表现相近的替代品种,迫切需要技术支持。

3.2 节肥技术 耕地轮作休耕,通过绿肥种植或深耕晒茬可改善耕地性状、提高土壤肥力,但对绿肥品种选择、提高地力效果等均不明确[2];高效复合缓释肥一次性施用就能够满足稻麦生长需要,极大地减少了化学肥料投入量、节省了劳动力成本。目前,因新型肥料特性与配套施用技术不清,市场上的一些控释肥或缓释复合肥实际使用效果还不太理想。

3.3 节药技术 近年来,稻麦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应用的报道屡有出现[3-4],相關技术模式也较为成熟,迫切需求不同种植方式,形成稻麦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模式,并应用到大面积稻麦生产上;生产上迫切需要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和生物农药、高效施药机械等病虫害绿色防控投入品。

3.4 稻田综合种养技术 稻田综合种养作为一种生态循环农业模式,产出的稻米、畜禽和水产品绿色、优质、安全,一地双业、一水双用、一田双收,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也是稻米产业化开发的重要支撑[5-6]。2016年,昆山开展了“稻鸭共作”、“稻蟹共作”2种技术模式探索,至2018年,全市11个区镇共建成稻田综合种养示范点15个,实现了全覆盖。稻田综合种养下水稻品种的选用、水稻机插高效栽培技术、田间病虫草害的高效绿色防控技术等方面缺乏基础性研究,需极大地加强。

3.5 小麦机条播绿色高质高效栽培技术 昆山市土壤为黏土[7],土质较粘,小麦播种期间连续阴雨频发,加上复耕复种田块平整度差,小麦播种机械难以推广。小麦生产机械化率低,产业化开发难度大,故迫切需求适宜本地的小麦播种机械以及配套的绿色高质高效栽培技术。

参考文献

[1]王龙俊,蒋小忠,吴桂成,等.江苏省粳稻-小麦周年种植资源分析与高产组合配置[J].耕作与栽培,2013(6):1-4.

[2]吴桂成,史平,高文伟.让耕地更肥 让生态更美-昆山耕地轮作休耕的探索实践[J].江苏农村经济,2019(6):50-51.

[3]张建军,王炜,夏中卫,等.香根草在水稻螟虫绿色防控中的作用评价[J].农业与技术,2018(08):7-8.

[4]鲁艳辉,郑许松,吕仲贤.水稻螟虫诱杀植物香根草的发现与应用[J].应用昆虫学报,2018,55(06):163-169.

[5]朱永猛,施继标,蔡孝洲.稻田综合种养产业发展探析-以江苏省泗洪县为例[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28):56-58.

[6]沈晓坤,岸田芳朗,戴网成,等.零日龄放鸭在稻鸭共作上的应用[J].中国稻米,2007(6):60-61.

[7]姚振飞,王少华,吴匡勤.昆山市土壤养分现状与变化趋势研究[J].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2013(5):36-38.

(责编:张 丽)

猜你喜欢

存在问题
余额宝的理财方式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浅谈高校生物学专业遗传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