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如何让笔下的人物描写出彩

2019-01-16贺华飞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9年51期
关键词:记事刻画选材

贺华飞

高中生写记叙文的越来越少,高中记叙文教学前景堪忧,高中生写人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记人和记事的记叙文不分

有的学生不讲究记人和记事的记叙文在写法上的区别。记人的记叙文,开头结尾应该突出强调的是人,记事是为记人服务的。记事的记叙文,开头结尾应该突出强调的是事,记人是为记事服务的。记人为主的记叙文虽说也要记事,但事件的叙述、描写是为了突出人物的性格。兩类文章的重点不同。

二、对人物刻画的选材不典型,重点不突出,人物形象欠丰满、鲜明

选材不典型、重点不突出是部分同学在描写人物时的通病。虽说平时作文训练中对人物的描写训练都是我们熟悉的人物,但通过学生的笔描写出来的人物形象都不鲜明。比如写妈妈的作文训练,随着年纪的增长,高中生没有了初中时笔下妈妈的共性“一把雨伞、一个蛋、一个被雨淋湿的后背、一双布满血丝的眼”,但对妈妈形象刻画的选材还是一些陈旧的素材,体现不了妈妈的特点,描写出来的妈妈与同学的妈妈都是一样的,人物形象是模糊的。

三、概括叙述多,细致描写少,总结的多,分析的少,人物性格单一

许多同学习惯于对人物的活动做概括的叙述,不愿意或者不善于作具体细致的描写。对人物的刻画,上来就是一番总结性的概括,没有对人物的语言描写、行动描写,更没有细节描写、心理描写、环境描写等。没有把人物放在矛盾冲突中,没有让人物自己去说、去做。究其原因,概括的叙述较之具体细致的描写,要简单省劲一些。如对爸爸的概括是“爱家庭、有责任心的人”,对妈妈的概括是“善良、能干、慈祥而又温柔的人”,这样立意单一,塑造出来的人物缺乏生活实感。

四、叙述的对象常常错位

特别是写人作文“我的××”,容易造成叙述的对象错位,有些学生在行文过程中不知不觉将“我”参与到了“××”的事件描写中,写着写着描写便侧重到“我”的活动,行文结束时才发现叙述的对象错位。

针对以上问题,我对学生的写作指导主要从阅读课中去补,从课本中的一些精彩篇目去补,特别是教材选编的名著片段中对人物的描写中去借鉴。如《林黛玉进贾府》一文中对王熙凤的描写,赋予了人物个性化的语言、动作和外貌描写,塑造了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她的外貌美丽、华贵、俊俏,她的神态狡黠刁钻,她的言行机敏善变。她善于察言观色、机变逢迎。她在贾府的地位很高,精明能干,深得贾母和王夫人的信任,她有着八面玲珑之威,思维敏捷,口才了得,却又心狠手辣、笑里藏刀,是一位有计谋的管家奶奶。由王熙凤这一人物引导学生体会描写人物该如何入手,通过自己的感官感知描写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自己去感受描写的对象,再对人物进行生动形象的描写,精细入微的刻画。

可将教材编排的名著中一些人物的精彩片段与写作结合起来,指导学生在描写人物的过程中调动一切描述手段,表现人物活动具体的思想、可感的画面,使人物真正在文章中“活”起来。

猜你喜欢

记事刻画选材
一类无理函数的动力系统刻画
《青岛记事》
我爱你,妹妹
分析找出题目限制之外的范围,开拓思维,广泛选材
流逝的岁月 流淌的歌声
细致刻画,突显至爱
Why Men Never Remember Anything
选材“碰头”好热闹
开心作文
展开想象不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