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激发高一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一次探索

2019-01-16贡伟忠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9年51期
关键词:徐静平均分分工

贡伟忠

一、明确高中三年学生课外阅读范围,培养学生的分工协调、鉴赏判断的能力

由于生产力水平空前提高,知识、信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与规模发展,牵动了人类物质生活方式、文化与精神活动要求和内容的改变。

课外读物包括适合高中学生阅读的各类图书和报刊。结合高中教材和自读课文的实际情况,组成6人阅读小组,网上购买,分摊费用,减轻学生负担,由小组长统筹安排购买,从而提高他们分工协调能力;教师与学生沟通商讨,从而提升师生的鉴赏力,共同制订定书目录。

二、高一课外阅读活动课的具体安排,培养学生互帮互学的能力

(一)課本阅读任务。教师提供语文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一至必修四的专题内容,让小组成员经常交流课本阅读心得体会,每周每人写一篇600字以上的读后感,组内评比并上报老师,一学期总评一次。

(二)共同商量制订适合自己的课外阅读文本。在师生提供的名篇范围之内,结合教科书实际的内容,确定《三国演义》《红楼梦》等六部高考篇目必须在高一学年完成。

(三)分工购买阅读书籍。把学生分成7组,每组选出一名负责的学生任阅读组长。每组成员至少凑齐两套作品,以便阅读交流。

(四)阅读时间的安排。周一下午3:55-5:35,周五下午4:50-5:35为两次固定的课外阅读课,其余时间为饭后空余时间。每周至少4小时。

(五)指导阅读组长。帮助组长制订小组阅读计划,确定名著的讨论问题,指导怎样写阅读小结,阅读后完成讨论并向教师汇报。

(六)评出学期优秀阅读小组。每周组长向教师汇报本组阅读进度,教师及时进行跟踪指导并打分;学期结束时,五个小组进行阅读竞赛。

三、占领语文课主阵地,确立课外阅读理念

在平时语文课堂上大讲阅读的好处,用攻心战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促进他们形成终生读书的习惯。

我们应努力整合出一个广阔的阅读环境,让学生在生活中时时处处有好书可读,并能主动读书,多读好书,从书中汲取丰富的营养。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关注当代文化生活,在城市或农村展开社区文化的调查,搜集整理材料,对社区中市民或村民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思想观念、文化演变等进行分析讨论。在有关部门的领导下,采用多种形式,开展文化交流和社区文化建设活动,积极传播先进文化,提高参与文化建设的自觉性和语文综合应用能力。

徐静小组的阅读成绩喜人,他们在阅读中不仅培养了自主阅读和灵活阅读的能力,还培养了分工协作、甄别鉴赏、互帮互学及写作能力,有准确的数字显示,在期末统考中,徐静组现代文阅读(总分38分)的平均分比班级平均分高4.6分,作文(总分70分)的平均分比班级平均分高4.8分。

总之,阅读的好处很多,读书不仅可以增长人的见识,开阔人的眼界,还能够潜移默化地提升人的气质。当代高中生要潜心阅读各种书籍。

猜你喜欢

徐静平均分分工
最好吃最营养的“春食”
“分工明确”等十四则
转向架结构形式发展与展望
梅花先趁小寒开
小蜜蜂
马克思分工理论研究述评
国际分工是一个不断走向深化的过程
平均分一半
两种分法
“平均分”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