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小规模学校实施个性化教学的意义

2019-01-16张洁

学周刊 2019年6期
关键词:小规模学校个性化教学意义

张洁

摘 要:个性化教学在我国可以说是源远流长,两千多年前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提出了因材施教的理念。随着班级授课制逐渐引入我国,对普及全民教育、促进教育公平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个性化教学。随着时代变迁,农村小规模学校悄然而生,小规模学校实施个性化教学能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教师专业成长、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农村;小规模学校;个性化教学;意义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9)06-015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06.099

随着时代变迁和教育革新,农村小规模学校在未来一段时期将成常态。如何扭转小规模学校“小而差”“小而弱”的存在状态是摆在教育者面前的一道难题。

一、 农村小规模学校的成因

1.隨着国家城镇化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放弃了生存条件落后的乡村,选择去条件更好的城镇发展,要么去城镇做生意,要么进城务工,经济宽裕的农民直接到城镇购买商品房,其子女基本都脱离农村到城镇上学,造成农村学校生源逐年流失减少,成为农村小规模学校的一大成因。

2.二十世纪初,国家为了进一步调整优化乡村学校布局,提出了撤点并校的战略部署,一些农村学校的教学点先后被撤并,但是在运行过程中暴露出越来越多的弊端,既衍生出乡镇学校的大班额,又给乡镇寄宿制学校管理带来挑战。学生周末回家存在安全隐患,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既要提供食宿、又要配备校车,使学校运行成本陡增,加之学生年龄小与家人缺乏交流沟通,家庭亲情的缺失使学生心理易产生疾病。出于综合考虑国家叫停了撤点并校,本着小学生就近入学的根本原则,一些小规模学校在后撤点并校时代被保留下来。

3.随着人民群众生育观念的转变,加之物价上涨使抚养子女成本逐年增加,越来越多的有觉悟的人选择生育独生子女,迫使乡村人口出生率自然下降,虽然部分群众响应国家政策选择生育二胎,但和过去相比,落后的自由式生育已经绝迹,取而代之的是晚婚晚育、优生优育等新时代婚育观。农村适龄儿童总数逐步减少,这也是农村小规模学校的主要成因之一。

4.随着国家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将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农村优秀学子通过高考“独木桥”大量留在城市,并在城市生根发芽,致使农村优质生源逐年减少,随着高考录取率增加呈逐年上升趋势,这也就意味着教育的“红利”也是农村小规模学校的成因之一。

二、农村小规模学校实施个性化教学的意义

1.实施个性化教学能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随着城镇化进程、农民工进城务工、扶贫移民搬迁、劳务输出、退耕还林等一系列方针政策的实施,农村精壮劳动力走出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妇女、老弱病残成为农村人口基本结构。在此背景下,小规模学校成为农村最有活力的地方,学生的朗朗书声成为最美的旋律。这些留守儿童身上寄托着贫困家庭脱贫致富的希望,他们的眼神流露出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渴望,他们只有在国家精准扶贫政策的帮扶下顺利完成学业,才能有效阻止贫困在代际间传递。只有学生的学业水平和综合素养获得家长的认可,并通过教育工作者不懈努力将农村小规模学校打造成“小而美”“小而优”的样板工程,才有可能吸引越来越多的外出学生返乡回流,从而实现农村科学、可持续发展。

2.实施个性化教学能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农村小规模学校实行个性化教学从学校层面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首先学校的决策者和管理者校长要身先垂范,以积极包容的心态接纳个性化教学理念,营造适合开展个性化教学的外部环境。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包括校园的整体布局、校容校貌的美化、文化设施的创设、文化生活的组织、学生的日常规范、师德师风建设都要因校制宜,体现出学校特色,契合个性化理念,学校要让学生在精致的校园环境中流连忘返,在潜移默化中感染熏陶。学校还要以个性化教学为契机,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尤其是着力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比如“三通一平台”“阳光课堂”,让优质教育资源为农村小规模学校服务,让教育均衡和教育公平不再是一句口号。

3.实施个性化教学能促进教师专业成长。首先,个性化教学要求教师有丰厚的知识储备。在开放、互动、共赢的课堂上,面对学生发散性思维提出的一些超乎想象的问题,教师如果没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和高深的综合素养就显得捉襟见肘,难以在学生面前树立教学自信。其次,个性化教学要求教师研究每一位学生,研究他们的兴趣爱好、性格气质、情感态度等个性特征,研究他们的认知规律、思维品质、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等,为他们量身打造适合各自特点的教学方法,真正将因材施教落到实处。再次,个性化教学要求教师研究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力争教学方式方法灵活多变,时刻让学生有种新鲜感,单一的、机械的、雷同的模式只会令学生厌烦。

4.实施个性化教学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农村学校实施个性化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为了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和新时代的教育方针是一脉相承的,也符合素质教育的基本理念。个性化教学理念倡导以人为本,承认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主体地位,实现“面向每一个”“关注每一个”“发展每一个”的培养目标。在个性化教学模式下,学生的个性得到解放,参与意识、合作意识、竞争意识明显增强,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交际能力得以提升,并具有初步的研究性学习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学习方法上具有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融会贯通、学以致用的基本技巧。作为个性化教学的最终受益者,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高文.《教学模式论》[J].远程教育杂志,2003(4).

[2] 华国栋.差异教学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责任编辑 薛晓静]

猜你喜欢

小规模学校个性化教学意义
高中体育特长生培养策略研究
创新高中语文教学模式,实施才情个性化教学
网络环境下的商务英语课程资源库的建设研究
农村“小规模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