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激励式评价的小学习作教学研究

2019-01-16曾一鹏

学周刊 2019年6期
关键词:激励教学研究习作

曾一鹏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开展,对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渐渐成为教育的重要目标,激励式教学能够有效推动小学习作的教学改革,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质为出发点,树立学生写作的自信心,在学生学习写作的初级阶段获得成就感,使得学生愿意主动进行习作,从而提升自身的写作能力。本文通过探究激励式评价教学模式的具体应用方法,为小学习作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激励;评价;习作;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9)06-0114-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06.074

小学生在面临初次的习作时,常常会怀抱着很高的期待,希望自身的写作能力能够得到教师的认可,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心理,对学生的习作进行激励式评价,充分表扬习作中的优秀之处,鼓励学生发挥自身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通过习作抒发自身丰富的情感,增长自身的综合素养,提高自身的艺术水平,对于习作的缺点则在后续的教学中不断对学生进行指导,使学生能够逐渐得到进步,稳健提高习作水平。

一、利用多种语言方式激励式评价

小学习作是学生学习写作的基础,为今后的作文课程的开展做良好的铺垫,小学生写作时,由于缺乏写作的经验,不可避免会出现许多问题,但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后期的监督和指导慢慢改正,因此,教师不必对学生的习作太过苛求,应该对学生的习作报以欣赏、理解的态度,认真发现学生习作中值得发扬的部分,通过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激励式评价,常见的激励式评价语言方式如下:

首先是通过评语评价。在习作评价中,评语是最常用的一种评价方式,能够使教师有充足的时间给学生准确、全面的评价,同时,较为书面的评语也能够更加详尽地表达教师对作文的感受,在评语中,教师可以使用亲切、热情的词汇,对学生的习作进行鼓励,委婉地提出改进意见,不进行直接的批评,使学生既能感受到教师的欣赏与赞同,又能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

其次是通过讲评评价。在课堂上讲评作文对学生来说有着比评语更加直接的影响,由于讲评时所有学生都可以听见对习作的评价,因此,教师的评价要更加慎重,注意照顾到学生的情绪,以正面的词汇对习作进行评价,避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对学生的优秀习作,更应该加以充分的表扬,从而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使学生在习作中获得满足感。

二、根据学生特质进行针对性评价

“天下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同样的,每个学生在习作时也都表露出不同的特质,在长期以来的集体教育中,太多教育者忽略了学生个人身上独特的闪光点,磨灭学生的个性,使学生的创造力在长时间的忽视下慢慢消磨,这对学生的成长很有可能造成无法弥补的伤害,激励式评价要求教师发现每个学生在习作中表现出的优秀特质,可以是一个恰到好处的词句,可以是一种细腻感人的笔触,可以是一种令人眼前一亮的想法……教师可以针对任何一个特点,对学生进行鼓励,让学生能够内省自身的特质,发现自己在写作中独有的力量,从而在后续写作中发扬自身的长处,创造出自己独特的风格。小学生的思想如同一张白纸,需要教师在学生执笔之前加以引导,好让学生能够“以我笔,写我心”,写出真情实感、充满温度的文字,激励式评价正是通过积极、正面的引导,帮助学生在写作中树立自信心,发现自己微小的闪光点,并且不断放大,最终能够在写作中发现乐趣,找到自我。

三、用评价结合奖励机制鼓励学生

适当的奖励能够使学生提高对习作的兴趣,将习作与自身生活联系到一起,好的评价对学生来说也正像是另一种形式的奖励,将激励评价与奖励机制相互结合,能促进学生在习作中更快更好地产生兴趣,获得满足,奖励机制可以包括赋予某种职务,减轻某种任务,奖励某种物品或者某种权利等形式来执行,学生通过习作可以得到的奖励越多,对习作产生的热情就会越大,从而更加积极地投入到习作中去,但在施行奖励机制的过程中,也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心态是否产生不好的变化,例如有些学生长期得不到奖励后心灰意冷,甚至对常常得到奖励的学生产生嫉妒心理,这时,教师要注意观察该学生的长处,并且对他进行激励式评价,或者设置一些门槛较低的奖励项,使得每个学生都有可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奖励。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设立详细的奖励规则,并且实行积分制,对不同积分的学生给予不同奖励,例如“最擅长运用词汇加一分”“最有感染力加五分”“最擅长引用名人名言加三分”“最富有文采加五分”等等细则,在评比这些“最”的过程中,已经是对学生作文的一种称赞了,学生在这样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另一种形式的满足感。

四、鼓励学生以自评互评相互提高

在小学课堂中,交流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教师要让学生明白,每个人都有自身的长处和弱项,通過和其他学生交流,能够发现他人身上自己不具备的特质,或者是自身独有而他人不具备的特质,并且对此加以思考,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可以组织学生对习作进行自评和互评,自评能够让学生在自我评价中认识自己,而互评则能够弥补学生在自我认识过程中存在的偏差,每个人的自我认知与客观事实都有一定的偏差,但在他人的指正下,能够更加全面地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对个人产生更加真实的认识。在课堂中开展自评互评,为了避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教师可以让学生互评时只写出习作的优点,通过这样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激励,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首先要让学生秉持严肃认真的态度,负责任地对待他人的习作,也对自己的习作认真评价,通过详细的阅读发现习作中的优点,在接受到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后,认真思考,不断提高自身的习作水平。

五、结语

激励式评价通过对学生心理上的引导,鼓励学生在写作中发现乐趣、找到自信,同时,也为教师和学生的相处模式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教师怀着真诚的、欣赏的心态对待学生,学生以尊敬的态度对待教师,这样的师生相处模式,才是文学教育中应该提倡的,然而,想要达到这样的模式,还需要教师长期不懈的努力,在与学生的相处过程中细心观察,用心体会,通过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鼓励,发现学生个人不可替代的特质,并鼓励学生朝着积极的方向不断发展,不断提高,成为文学素养好、综合素质高的优秀学生。

参考文献:

[1] 汪勤勉.小学作文教学中学生自主批改与评价的有效运用[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6(32).

[2] 庄崇琼.小学作文教学如何有效实施写作评价[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

[责任编辑 万淑蕊]

猜你喜欢

激励教学研究习作
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浅谈小学语文个性化习作的教学策略
真诚激励,关爱相随
交替传译中听记平衡教学研究
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研究
《protel DXP 2004》的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