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

2019-01-16李娜

学周刊 2019年6期
关键词:渗透德育小学语文

李娜

摘 要:当今社会的教学已经不是简单的知识讲解,教学知识的同时更注重学生能力的提高以及学生个人思想品德的教育。小学语文教学作为一门语言学科,一门文化学科承担德育工作是理所当然的。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应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引导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提高思想品德。本文主要从实际教学出发,浅谈了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

关键词:小学语文;德育;渗透

中圖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9)06-010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06.068

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更要注重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德育作为教学的首要任务应渗透在我们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小学语文教学中也应渗透德育。我们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引导学生形成良好思想品质。笔者在实际语文教学中一直在不断研究和实践渗透德育。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认为在语文教学中落实好德育工作主要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利用基本语文教学内容渗透德育

教材内容是我们开展语文教学工作的基础,也是学生学习的基础。因此,德育工作的渗透首先应从教材入手。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内容有很多与德育相关,我们语文教师要深入地分析、研究教材内容,在备课的过程中,把德育内容渗透到教材内容中。这样我们可以在教授学生基本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开展德育。这样的教学过程,不仅可以让学生对教学内容有更深入的认识和了解,便于学生记忆教学内容同时也对学生开展了德育,有效地培养了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优秀思想品质。

此外,对于教材内容蕴含的德育内容,我们可以通过学生朗读的过程让学生充分感受和体会到德育知识。朗读是我们语文教学的一部分。在朗读的过程中,学生对教学内容能够有更好的情感体验,使自己置身于教学内容所营造的情感氛围中,从而可以更好地感受到教学内容所蕴含的德育思想。

二、创设良好教学情境渗透德育

良好的教学情境是教学成功的基础尤其是对小学语文教学。小学阶段的学生更容易受环境的影响。随着新课程教学思想的逐步深入,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能够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来开展语文教学。良好的教学情境一方面可以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有效地开展语文学习。但良好的教学情境更有效的是开展德育。在良好的教学情境下,学生能够更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教师讲解的内容,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德育内容。在小学阶段,最常用的教学情境就是利用多媒体开展教学。在多媒体的教学情境下,学生可以更真情实意地感受教学内容。在这种氛围下,我们开展德育工作便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教学《山海关》时,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美丽的自然风光,在讲解教材内容的同时引导学生体会美丽的自然环境,激发学生热爱环境,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这样的教学过程真正实现了教学与德育的双重开展。

三、利用识字教学开展德育

生字的学习是小学阶段小学语文的重要教学任务,教师们在带领学生们识字的过程中渗透一些德育,学生一边识字一边接受道德教育。中国的汉字博大精深、内容丰富、构造特点鲜明。教师们依据汉字的特点,在授课中带领学生仔细观察汉字的构造方式,发现汉字和高尚思想的关系,把汉字教学工作和德育教学工作相结合。例如,在讲解汉字“敬”时,教师对敬进行组词,尊敬,敬爱,敬奉,并用这些词语进行造句,用句子让学生理解敬的含义。现代汉语解释为:(1)表尊重,有礼貌地对待。(2)表示敬意的礼物。(3)有礼貌地送上去。(4)谨慎,不怠慢。这些表示了中国的传统美德礼貌,在词句的运用中传达了礼仪知识,渗透出德育,无形中培育了小学生的高尚思想品德行为。

四、在实践活动中渗透德育

德育工作的开展不能仅仅是在课堂教学中。德育工作应渗透在我们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在小学语文课外实践活动中也应渗透德育。课外实践活动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环节。在多种多样的课外活动中,学生有更好的自主性,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学到的知识而且可以有效地锻炼和提高学生的思想品质。把德育拓展到语文教学的课外活动中,是渗透德育的重要形式。课外活动的过程是学生理解、运用、掌握语文知识的过程。课外活动更注重学生个人素质能力的锻炼和提高,在这样的活动中渗透的教育可以让学生在实际生活的情境中潜移默化地理解和掌握德育的内涵,使得我们的德育更有效。

例如六年级学生处于半幼稚、半成熟、独立性与依赖性相交错的充满矛盾的时期,他们的行为富有模仿性。故课外活动还要坚持选择正面良好的榜样,以培养优良品质、积极进取精神、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和爱国主义情感,如革命诗歌朗诵会、名人成功故事会等。通过这些活动渗透道德品德教育,把语文能力训练与品德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寓德育于语文课外活动中。例如,在学习完课文《怒吼吧,黄河》后,我们可以组织一些课外活动。如,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以“爱”为主题制作板报或者是以“爱”为主题,让学生做摘抄工作。我们还可以开展以“爱国”为主题的演讲活动等等。丰富多样的课外活动不仅是我们语文教学的有效补充,更是我们开展德育工作的重要阵地。

总之,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内容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应该在认真研究教学内容的同时,努力开发、拓展新的教学方式方法在引导学生掌握语文知识的同时得到有效的德育。我们的小学教育不仅是要让学生掌握好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从这个角度讲德育比我们的知识教学显得更为重要。因此,我们一定要加强自身的德育水平,不仅要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还要加强自身教育。“身教重于言教”,我们还需要用自身形象来影响和教育学生形成良好品质。

参考文献:

[1] 孙映霞.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德育教育探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5).

[2] 戴睿.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教育教学论坛,2014(17).

[3] 宋贵.教书育人,润物无声——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几点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4(5).

[责任编辑 万淑蕊]

猜你喜欢

渗透德育小学语文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