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引领,让管理朝向美好

2019-01-15顾建锋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2019年12期
关键词:文化引领思想引领

顾建锋

[摘要]当下校长都在说老师越来越难管。在我看来,这些校长的管理理念还仅仅停留在“管住人”这个层面上,更多的带有“听命于我”的家长制色彩。学校管理的目的在于管理者用科学的思想、方法促进学校这个系统健康、稳定、可持续地运行发展下去。“校长手里不应该拿着鞭子,而应该举着旗帜,走在前面。”这句经典启示我们与其“管住人”不如“引领人”。

[关键词]思想引领;文化引领;专业引领;实绩引领;人格引领

[中图分类号] G6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36-0086-02

陶行知先生说过:“做一个学校校长,谈何容易!说得小些,他关系到千百人的学业前途;说得大些,他关系到国家与学术之兴衰。”由此可见,一个校长之于学校的作用是不可替代和无法估量的,正所谓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然而在现行的办学体制下,校长如何进一步放大自身的作用呢?我以为可以通过转变角色,强化引领,最大化施展才能,让管理朝向美好。

一、思想引领,高举学校发展之旗

思想是行动之母,思想引领一方面体现在“理念层面”。这是一种高层次的思想引领。身为校长要从纷繁复杂的教育现象和本校实际中,集思广益,提炼出最能凸显学校特色,最能适合本校发展的办学理念,和基于教育规律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而形成的独特的教育理念。

另一方面体现在“价值层面”。一个学校的集体价值观与校长的价值观息息相关。为此我们必须把“学校利益至上”作为团队的核心价值观,并把个人利益服务于集体利益作为师德考核的重要内容,从而形成“校兴我荣,校衰我耻,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价值导向。同时还要大力宣扬“教师是一份良心工作”的价值观。因为是“良心”,我们的工作不可能全部量化,因此考核的分数并不能完全反应一个人的工作优劣。这样不仅可以让考核得分相对低的教师不至于太难堪,同时也警醒大家,我们的工作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此外还要积极倡导“共建共享”的价值观。尤其在绩效考核中,我们既要体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原则,同时也要倡导“共建共享”的价值观,因为学校的发展不是,也不应该是少数人的事,要尽力让每个人在合适的岗位上有事做,多做事,做成事。教师们一旦有了这样的价值认同,就是绩效考核这种“天大的难事”也会得到大家的理解和支持。

二、文化引领,赋予学校发展之魂

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文化引领需要用“物型文化”扮靓校园。校园物态文化对学生的情感、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有重大的影响作用,要让校园成为师生的精神家园,必须精心构建校园物态环境。如为了让学校“立美文化”入眼入心,可感可知,我们在校园设置了刻有“立美”二字的巨型文化石,精心创设了“学校因我而更美”的“校风墙”和“百美壁”,新建了“强生园”,并将校园里一块空地改造成“立美农场”,如今立美物态标识已成了校园最靓的风景,每天激励着师生朝向美好,幸福成长。文化引领需要发挥“制度文化”的独特功能。学校制度的建立涉及教师的切身利益,制度引领成功与否,关键是制度制定是否发扬民主,集思广益,科学合理,执行制度是否人人平等,落到实处。校长作为制度的制定者和执行者,必须以身示范,率先垂范。

文化引领还需要强化“活动文化”的育人优势。没有活动,就没有教育。身为校长必须是学校活动最坚定的倡导者、策划者、推进者。为此我们一方面要加强对学生活动文化的引领。通过开展各种主题文化活动,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养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行为规范。另一方面注重对教师活动文化的引领。教师为本,师德为先。师德教育不应该是空洞的说教,而是抵达心灵的交流互动。如我们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师德活动,引领大家争做新时代“四有”好老师。同时我们可以不断创新“校务会”的形式,变“一言谈”为“大家说、众人演”,为学校和谐发展汇聚了满满的正能量。

三、专业引领,厚植学校发展之基

教师是学校发展的基石,更是核心竞争力,没有教师的专业发展就没有学校的发展。基于这样的认识,校长首先要用自己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行动在学校营造教科研氛围。如我先后在学校教学、德育工作会议上分别作了“绿色分数的支点在哪?”“如何向课堂要质量?”“为了每一个生命最美的绽放”的中心发言。同时我们还要及时和教师分享自己参加各种研修培训的收获,进一步放大自身研修的价值。其次要着力为教师成长创设条件。一要为教师外出学习提供机会;二要通过承办各种研讨活动,为教师提供各种展示平台,让教师在更大的层面体验成功的幸福。三是要携手教师同研共建。校长不仅要成为全校专业成长的带头人,更要成为教师成长的引路人。我们一定要从烦琐的学校事务中走出来,深入教学一线,给教师们执教示范课,乐此不疲地去听课,并参加各类“公开课”的设计与磨课,甚至给老师修改各种发言稿、论文等,为他们专业成长加油、增智、给力。

随着现代学校管理体制的逐步建立,把“成长当福利”,可以让教师享有更超值的“红利”。当一所学校的大部分教师都在专业成长道路上奔跑,校长的引领作用也就发挥到极致了!

四、实绩引领,生成学校发展之力

“成功是会让人上瘾的,成功之后还想有更多的成功。”马克·伯耐特的这句话给了“实绩引领”最好的注解。的确,在我们的学校管理中,有时说千言,道万句,还不如做成一件事,让教师真切地感受到成功带来的快乐、信心和动力。

用实绩引领,需要校长审时度势,科学决策,奋发勇为,熔铸内力,巧借外力,做大事成大业。如2017年调任兴仁小学后,我紧紧抓住“立美课程基地建设”之机,邀请专家充分论证,提炼出“学校精神、校训、校风”,同时对立美物型文化作了整体的构想与设计,并紧锣密鼓地实施到位,整个校园焕然一新。之后学校开展了各种活动,取得了一项项成果,一个个喜讯让兴小人不仅对立美文化有了高度的价值认同,更对学校一年的发展有了满满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对学校未来又充满了无限期许。

成功不会从天降。校长在实绩引领中不仅要做好顶层设计,更要靠前指导,深耕细作,力争每一次活动承办,迎查验收,重大赛事完美收官。

发展才是硬道理,实绩引领不仅考验着校长愿做事的情怀,能做事的才干,肯做事的精神,更考验着校长做成事的信心和魄力。

五、人格引领,点亮学校发展之灯

人格魅力是校长的性格、气质、思想、品德、学识、才能和情感等个人综合素质在长期的管理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独特的感染力、影响力、吸引力、号召力的综合体现,是管理中非常重要的因素。

人格引领需要校长严以修身,以德服人。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我们要知敬畏,讲规矩,扬正气,顾大局,乐奉献,与人为善,以诚待人,先做人再做事。勇于进取,勤于學习,善于思考,不断增强教育教学的话语权,并形成自己鲜明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努力成为“老师的老师”。我们还要尊重信任每一位员工,相信他们都有各自的闪光点,知人善用,人尽其才,容人之短,取人之长。

此外人格引领还需要校长经常走进教师群体,察民情,听民声,解民忧,让他们感受到校长的爱心,用心,真心,并巧用“小确幸”共建“大家园”。如我从美国研修回校,为每个老师准备了一份小礼物和一张小贺卡,我用“小爱”赢得了立美家园的“大赞”。

且行且思,思则生变。多年的管理实践告诉我,强化引领,不只是一次角色转换,而是一次办学理念的更新,更是校长奋发勇为的行动自觉;强化引领,不是一种行政带动,而是一种心手相连的同行,更是让管理朝向美好的生动践行。

(责编 韦淑红)

猜你喜欢

文化引领思想引领
将政治教学融入初中生的学习生活
关于职业教育内涵建设的文化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