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延安梦 延安情

2019-01-15文丨姚庆辉

遵义 2019年1期
关键词:宝塔山延河宝塔

文丨■姚庆辉

延安精神已经融入我们民族的基因和血液,流淌在中华大地源远流长、奔腾向前的文化长河,延安精神将像黄河一样万古奔流,具有跨越时空、穿越时代的永恒价值!

得知要到延安学习,我的心绪怦然兴奋,如同孩子要回家省亲,与从未谋面的“亲人”相聚。对于我们这代人来说,“延安”从小就是高频率出现的地名。我第一次明白无误地知道“延安”这两个字, 可以追溯到刚刚懂事时,父亲有一本印有延河、宝塔山的笔记本,我懵懂问父亲这是什么?父亲告诉我,这是延安,是革命圣地。从此,“延安”进入了我大脑的记忆存储之中。刚上小学,老师又教我们画延安颂延安, 我对延安开始有了景仰和神往。延安,我魂牵着、梦绕着、情系着。我曾做过一个梦, 梦里我就是一名延安战士。

汽车在三秦大地上奔驰,望着窗外千山万壑,延安究竟怎样?我脑海里调动每一个想象的细胞,为“延安”描绘一张想象的“照片”。我读过斯诺的《西行漫记》、茅盾的《风景谈》,知道了那个年代延安军民的革命斗志,那是一片晴朗的蓝蓝的天;贺敬之《回延安》“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激越地撬动我的心闸,神驰扶摇直上一千多米高的宝塔……车上回旋萦绕耳熟能详的《黄河大合唱》《南泥湾》《兄妹开荒》等歌曲,让我热血沸腾。我脑海里交织着一组组画面:唢呐吹出调门高亢的信天游,大红腰带扭起节奏欢快的大秧歌,安塞腰鼓舞出的黄土雄风。当《东方红》悠扬歌声响起时,我心中涌起火辣辣的激情,不由自主地激发对毛主席的崇敬、怀念之情,眼睛湿润了,眼前推出一幕幕战火纷飞、硝烟弥漫的恢宏历史画卷,1935年,在革命生死存亡攸关的重要时刻,中国工农红军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围追堵截,进行二万五千里长征来到延安,延安成为红军长征的终点,成为走向全中国的新起点,也成为中国革命这部史诗的精彩篇章。

车到延河大桥,透过车窗,我的心与眼睛聚合在一起,终于见到梦寐以求的宝塔,多少次在诗人、画家笔下才欣赏到的宝塔真实地展现在我眼前。仰望承载延安精神的宝塔, 我心中弥漫历史的芬芳,仿若走进了时光的秘境。

趁着夕阳照耀着山头的塔影,我气喘吁吁爬上了宝塔的最高层,整个延安城尽收眼底,一排排高楼大厦像雨后春笋,我看到满眼苍翠绿树如茵的大地,心中固有的那个黄土飞扬、沟壑纵横的陕北似乎已不在,便滋生遗憾的思绪。但转念一想,陕北人民为全国解放付出了巨大牺牲,他们过上幸福生活不正是无数志士的殷切期盼吗?离开宝塔时太阳已经下山,宝塔山周围变成繁灯世界, 古朴的宝塔注入五颜六色的中国元素,带给人们如诗似画的意境。漫步在大街上,恍惚间好像钻进时间的隧道,1300多年的宝塔以威武雄壮的雄姿扎根在黄土高坡上,千年风雅,仍不显老,见证了历朝历代的衰败与兴旺,也印证了中华儿女可歌可泣的英雄壮举。如今,宝塔成为全国人民心中的图腾,宝塔山在熠熠的光环笼罩下,散发出流光溢彩的光芒, 这与今天延安精神愈加光辉四射是多么吻合啊!流连在延安土地上,无处不感受到延安精神的强大气场,无论是凤凰山、清凉山、宝塔山,还是杨家岭、枣园、王家坪。追寻当年革命前辈的足迹,延河潺潺的流水,南泥湾丰收的景象,四八烈士纪念园的庄严……每一处都诉说着不一样的情怀,每一处都给人无限的遐想。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中共七大会堂,望着熟悉的会堂,我伫立着,心中涌起一股力量,耳畔回荡毛主席那掷地有声的话语。来到杨家岭的小石桌旁,搜寻着所有的记忆,链接到1946年8月6日这一天,毛泽东对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谈话,“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伟人朗朗笑声,久久回响在历史的天空……

窑洞出真理。在杨家岭、枣园、王家坪迆行,看到了一排排窑洞,如同一座座丰碑,无声地静立在黄土高原的群山中。我拭目定睛观察,以一颗虔诚的心去触碰着延安精神,用一种真挚的情来解读着火红岁月。一代伟人居住过的窑洞,一张床、一张书桌、一盏油灯,构成了一个家;一张照片折射一种品质,一件文物演绎一种精神,这里没有一切形式上的东西,没有一丝华丽的点缀和艺术的装饰。踏进旧居驻足端详,从一孔窑洞进入另一孔窑洞,我得低着头,弯着腰。抚摸那红光的油灯,我突然明白就是这盏小油灯点亮了中国的前程;轻抚窑洞的书桌,就是在这张书桌上诞生了伟大理论著作。睹物思人,一种沁入骨髓的敬畏便骤起而生,仿佛穿越时空看到毛主席就在土窑洞里的书桌前煤油灯下,挥毫泼墨、激扬文字,夜以继日地写下许多篇光辉著作,我仿佛感到窑洞的灯光还在闪烁着,继续照亮着我们前进的方向。

我们又来到延川梁家河的窑洞,走进又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望着墙上风干的辣椒和玉米,一切都显得那么亲切,就在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离开延安20年后的1969年,刚满16周岁的北京知青习近平来到这里,开始了7年战天斗地、改造山河的峥嵘岁月,他以智慧和思索、刻苦和勤劳,弘扬着延安精神。习总书记曾说,陕北高原是我的根,我人生的第一步所学到的都是在梁家河。这里的窑洞可以说就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萌芽之处。走出窑洞,我感觉到那弧形的土窑洞,如同是刚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的一轮红日,光芒万丈!

站在延安这块神秘、神奇又神圣的土地上,仿佛所有时光碎片都纷至沓来,荡起无尽的思绪。这是一个让人产生联想的地方,我多想遥问革命前辈们如何慧眼选择这片土地,而人杰地灵的延安又是怎样成就了中国革命。我真切感受到延安的雄伟和宏大。黄河、黄土高原塑造了延安城“三山鼎峙、二水带围”的天合之作,有包容天地、吞吐万物的大气。我在想,黄河那奔腾汹涌、黄土高原那群山峻岭结成的坚固围屏,不正是象征着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精神吗?登高怀古,陕北自古以来就不缺生命的壮歌,是历史人文荟萃之地。轩辕黄帝在这里开创了中华文明的先河,大禹治水的首功之处就在壶口瀑布,历朝历代还有范公井、摘星楼、东岳庙、嘉岭书院、烽火台等。可以说,黄河、黄土高原和始祖黄帝缔造的多彩黄土风情文化与红色延安精神交相辉映,显出博大、壮阔极致之大美,散发着民族脊梁的独特魅力,孕育不可战胜的伟大延安精神。

徜徉在延河河畔,望着清澈的河水奔向黄河,延河曾哺育了无数中华民族最优秀、最有信仰的先锋战士。延安精神已经融入我们民族的基因和血液,流淌在中华大地源远流长、奔腾向前的文化长河,延安精神将像黄河一样万古奔流,具有跨越时空、穿越时代的永恒价值!

猜你喜欢

宝塔山延河宝塔
红船开新宇,宝塔耀中华
延河晨晓(小提琴独奏)
宝塔山咏怀
瞻仰宝塔山
《延河之畔》
延河在我心上流
文化宝塔 魅力绽放
是谁找回了玲珑宝塔
宝塔山眺望
宝塔加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