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拿什么拯救你,“巨婴”

2019-01-15文丨

遵义 2019年1期
关键词:万事巨婴巴厘岛

文丨■王 安

每一个“巨婴”后面都有一个万事包办的父母,这是教育的失败。溺爱能毁掉一个孩子,也能毁掉一个家庭。真正的爱,不是事无巨细的万事包办,而是深深的理解和接纳。

近日,在网络上有一个词很热:中国式巨婴。对此,百度词条有一个专门的解释,中国式巨婴指一个奇葩的成年人群体,极度自私,只求索取没有奉献,绝对的以自我为中心,所有人都要围着他转才是正确,没有规则意识、没有法律概念、没有道德约束,把别人的帮助、赠予视为应该,没有丝毫的感恩之心,全世界都是欠他的,把自己当成国家的婴儿。

从“啃老族”到“巨婴”

在百家号中,有一个网友分享了他舅舅的故事:他的舅舅,初中辍学后就一直待在家里,不工作,不恋爱结婚,沉迷网文和网络游戏。30年。这30年里,他没有干过一点活,做过一天家务。衣服是60多岁的姥姥洗的,饭是姥姥做好送到门口。他不懂任何生活技能,没有任何爱好,最大的本事是打一款名叫《征服》的古老网游。靠着姥姥的退休金和姐姐们的接济,人过中年的他,居然过得有滋有味,心安理得。

在2018年年初,“巨婴”就成为一个热词登上了各大搜索平台的热搜。人们发现,原来,“巨婴”无处不在,细思极恐。

十多年前,人们将这些人称为“啃老族”,现在,人们将之称为“巨 婴”。

还有一种“巨婴”式公民。

“2017年,中国外交部在9月、10月和11月先后发布了12次预警,提醒中国游客,鉴于巴厘岛火山爆发的可能性大,请大家注意安全,防止出现滞留当地难以归国的问题,“紧急呼吁国人谨慎”,“紧急呼吁国人暂勿前往巴厘岛”。

但是这些都是白费口舌,任性的中国勇士还是按数月前的旅行计划前往巴厘岛,明知山有“火”偏向“火山”行。然后就是11月27日巴厘岛火山喷发,17000名中国游客真的就滞留在巴厘岛有国归不得。

2.3 两组患者产后2 h、24 h出血量比较 经测量,观察组产后2 h、24 h的出血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见表2。

那怕啥?祖国强大了,会来接我们。果然,29日,中国政府迅速出击,5天之内成功将滞留在巴厘岛的中国游客撤离回国。在其他国家游客羡慕的热眼中,中国的“巴厘岛勇士”开心回国,高喊“祖国万岁万岁万万岁”!

……

家里家外,国内国外,关于“巨婴”的新闻层出不穷,也不停地刷新着人们的三观。

一场为“啃老族”举办“断奶仪式”在杭州宋城景区举行(CNS)

“巨婴”是如何养成的?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巨婴”也并非一日练成的。

在武志红的《巨婴国》里,有过明确的定义:巨婴,即成年婴儿。身体上,是成年人了,而心理发展水平,却还是婴儿水准。出了事儿就找妈妈,妈妈解决不了就找祖国母亲。

48岁的大卫,加拿大名校硕士毕业,从小到大都是无可争议的学霸。但他从2012年毕业回国后,就再也没有工作过。大卫的母亲丁婆婆已经82岁,还患有尿毒症。她每个月3000多的退休金,治病用掉2000,剩下的要养活自己和儿子。

那海归硕士大卫呢?他白天睡觉,晚上打游戏,房间不收拾,垃圾直接扔在墙角。

无奈之下,丁婆婆把儿子告上法庭。

然而当法院通知大卫参与诉前调解的时候,他仍然拒绝跨出家门。并且将矛头直指自己的老母亲:都怪你,在我小时候事事包办,什么都给我弄现成的,让我对你们太依赖,是你的溺爱毁了我!

每一个“巨婴”后面都有一个万事包办的父母,这是教育的失败。

溺爱能毁掉一个孩子,也能毁掉一个家庭。

“巨婴”的诞生离不开父母的溺爱,很多家长抱怨带娃真累,实则是剥夺了孩子的独立能力,无意中就把孩子培养成了“巨婴”。

祖国是每个在外中国人的坚强后盾,我们依赖她,这句话本来没有任何异议,不过2017年11月巴厘岛火山喷发紧急撤侨后,我们发现很多人对祖国的这种依赖已经出现了一种扭曲的心态。被滞留的国人回国后按理说能让无数正欲前往的人对巴厘岛望而却步,毕竟那里已经从一个旅游胜地变为了危险之地,但是让人愕然的是去巴厘岛的中国游客不仅没有因火山喷发而越发减少,反而是有增无减。

针对巨婴式公民。《济南日报》曾做过一篇报道:《巨婴式公民是如何养成的?》,其中的一个网友的回答说出了问题之所在巨婴心态,体现在家庭关系上,就是共生,依赖原生家庭。好几十岁的人了,还黏着父母,大事小事都要问老妈老爸,出了问题,迅速推卸责任:“这不是我的问题,是我妈让我干的。”很好地替自己找到一个可以躲避的树洞,就是把自己的一切交给其他人(最常见的就是交给父母)。

这种心态,作为公民角色体现,就是事事依赖国家,剥离自己对于自我的主体责任,完全把自己交给国家,完全没有现代公民意识,打破公民与国家之间平等的契约关系,像孩子一样要求国家照顾。当然,国家即使不出于责任和义务,出于人道主义精神也会管,不管因何种原因造成的危机事件,政府履行救援责任始终是必须的,但这并不代表认可你的做法。

有病治病

“巨婴”是种病,得治。

“巨婴”不仅生活上死板机械,心理上也张狂无比或者脆弱无比,一旦在社会碰壁,心理问题就会逐步累积,变得更加严重,甚至形成“自我破碎”。既可能伤害个体命运,也可能给社会层面造成隐患,毕竟不健全的人格,也藏着畸形的价值观。

对于“巨婴”,虽然是一个成年人,但是还没能真正独立起来的人,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被“照顾的太好”,从而失去了自我判断和选择的能力。

其实,根本原因在于大部分的父母,具有强烈的共生心理,他们对孩子有绝对的控制欲。

自打孩子出生的那一刻,就把自己的命运和孩子捆绑在一起。

真正的爱,不是事无巨细的万事包办,而是深深的理解和接纳。

是对其感受的倾听、尊重和对其梦想的支持,而并非自以为是的付出和控制。

让巨婴成长的惟一办法是让他们经受挫折,明白即使亲人之间,也存在游戏规则,不是你想怎样就能怎样。

正如一位教育家所言:人们总说孩子就像一张白纸,却很少人意识到,为人父母,需要做的不是大肆泼墨,而恰恰是该给孩子多一些留白,让他们自由发挥。这人生的留白里,没有父母的思想、父母的意志、父母的过分干预,却又在不经意间让孩子知道怎样和自己相处、和别人相处、和自然相处。常说对孩子是永远放不开的爱和牵挂,但其实“最好的疼爱,是手放开”。

猜你喜欢

万事巨婴巴厘岛
印度尼西亚·巴厘岛
万事以勇为贵
万事以善为贵
万事以恒为贵
本期主题 万事以______为贵
印尼·巴厘岛
巴厘岛Potato Head Studios度假酒店
巨婴,方鸿渐的真实面目
无处不在的“巨婴”
无处不在的“巨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