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邮市种植业规模经营现状及对策

2019-01-14郭宏坚倪艳云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23期
关键词:规模经营种植业现状

郭宏坚 倪艳云

摘要    本文以高邮市为例,通过对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和以农民为主体的公司等规模生产经营主体进行调查,分析了规模生产经营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对策,以期为高邮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    种植业;规模经营;现状;问题;对策;江苏高邮

中图分类号    F32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9)23-0243-02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为适应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快速发展的新形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部门应与时俱进,创新农技推广新举措,积极主动做好农作物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和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技术指导和服务工作,帮助解决制约生产的技术瓶颈问题[1-2],提升适度规模种植产量和效益。本文对高邮市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和以农民为主体的公司等规模生产经营主体开展了调查和分析,针对规模生产经营中的问题提出相关对策,以促进高邮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建设。

1    规模经营现状

高邮市共13个乡镇、区,常年粮食种植面积5.53万hm2。据调查,全市从事种植业规模经营的大户、家庭农场及公司共有1 104个,流转土地面积1.22万hm2,占全市粮食生产面积的22.1%。

1.1    人员结构

从表1可以看出,规模经营人员性质主要有3种: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公司。从年龄构成上来看,从事规模经营人员以41~50岁人数最多,所占比例为46%;其次为51~60岁和≥60岁,所占比例分别为28%、15%;30~40岁的人数占比最低,仅为11%。从文化水平构成来看,中学水平为最多,所占比例达87%;其次为小学水平,所占比例10%;大专及以上水平最低,仅占3%。从人员所属地区来看,绝大多数规模经营人员来自本县,占87%,县外及省外人员分别占11%、2%。

1.2    种植大户土地流转和收入概况

由表2可知,从流转土地规模来看,高邮市规模经营大户中流转土地面积≤6.67 hm2的户数最多,达487户,所占比例达44.1%;其次为流转土地面积6.67~13.33 hm2的户数,达415户,所占比例达37.6%;流转土地面积>66.67 hm2的仅1户,所占比例仅0.1%。从承包时间来看,<5年户数最多,达847户,所占比例76.7%;其次为承包时间5~10年,所占比例达19.4%;承包时间>10年所占比例最小,仅为3.9%。从种植大户年收入水平来看,年收入5万~10万元所占比例最大,达46.2%;其次为年收入低于5万元,所占比例达32.0%;年收入为10万~20万元所占比例达17.8%;年收入高于30万元所占比例最小,仅为0.6%。

1.3     种植大户设施设备概括

种植大户设施设备主要体现在农机具数量、晒场面积、烘干设备数量、仓储能力以及固定用工数量等方面。高邮市种植大户农机具、晒场、烘干设备、仓库储量、固定用工比例分别达61.2%、11.2%、1.1%、9.3%、24.6%,具体见表3。

2    规模经营存在的问题

2.1    承担风险大

农业生产面临着自然风险、市场风险的双重考验,种植大户必然要承担比一般种植农户更多的风险。通过多年建设,高邮市农业基础设施有了较大程度改善,但与现代农业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

2.2    成本上升压力大

一是生产成本上升。近年来,高邮市农药、化肥等生产成本也日趋上升,给规模经营带来一定压力。二是土地租金上涨快。土地租金在种植大户生产成本构成中所占比重较大,且近几年呈持续上涨态势。据调查,高邮市土地租金由2008 年的7 500元/hm2上涨到12 750元/hm2,甚至有些地力较好田块达到15 000元/hm2。租金成本已經达到总成本的1/3左右。三是雇工费用节节攀升。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步伐的加速,农村劳动力资源日益短缺,劳动力价格节节攀升。高邮市种植大户拥有的固定用工仅占24.6%,大部分仍依靠临时用工。据调查,高邮市农村雇工价格已从2010年的60元/工日上涨到100元/工日以上。雇工费用占到了种粮大户总成本的1/4。在雇工费用节节攀升的同时,劳动力短缺现状始终没有改变,特别是在抢收、抢插的“双抢”时节,请工用工矛盾十分突出。

2.3    设施设备不完善

从全市的情况来看,种粮大户普遍缺少晒场和机械烘干设备,同时仓储条件十分有限,每到收割时节,稻谷晾晒存在问题。大部分种植大户只能依靠粮商田头收购,价格偏低,但能解决晾晒问题。一旦遇到稻谷滞销,收获后大多只能在马路摊晒,因车辆碾压造成品质降低,同时很不安全。如果收割期间天气不好,种粮大户更是一筹莫展。由于仓储条件有限,绝大部分种粮大户抵御稻谷价格波动的能力不足[3]。

2.4    生产管理不科学

部分种植大户生产管理能力不强,尚未充分掌握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和管理手段,仅凭经验办事,粗放种植导致经济效益不高[4]。还有部分种粮大户不从自身经济实力出发,不考虑实际管理能力和水平,一味求大求全,盲目扩张,导致产量无法提高。

3    规模经营对策

3.1    推动土地流转服务

在进一步稳定家庭承包关系、推动土地确权颁证的基础上,健全县、乡、村土地流转服务机构,推动土地规范、有序、稳定流转。要进一步完善土地流转价格形成机制,建立在政府指导下由市场决定的定价机制,根据粮食生产收益、物价指数合理确定指导价格并定期发布,既要遏制流转价格过低、损害农民利益,又要防止价格虚高、不利于产业发展。提倡以粮食折价的办法支付土地租金。同时,要创新土地流转模式,进一步健全土地信托流转机制,探索土地合作社、土地流转股份制等土地流转方式,密切种粮大户与流出土地的家庭承包户之间的利益联结关系,提高土地流转工作水平。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有关推进土地流转、促进规模经营的政策措施,在用地、用电、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真正扶持大户发展,解决大户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

3.2    大力发展专业化服务

积极培育植保、农资、农技等服务组织,鼓励农村社会化服务组织开展病虫害防治、承租、代管、烘干等各项服务,为大户排忧解难,使粮食生产规模化经营的优势得到充分体现。

3.3    加强基层农技推广

加大财政对农技推广服务投入,改善农技推广服务人员工作条件,优化农技人员结构,充实农技推广力量,建立合理的考核评估机制,激发其工作积极性。同时,结合科技下乡、阳光工程等活动,定期组织种植大户参加培训,推广农业科技,提高种植大户的农业科学文化水平。建立高水平的农户对接服务队伍,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

3.4    加强基础建设服务体系

建立健全涉农资金整合机制,整合农田水利、土地整理、农业综合开发等基础建设项目,优先安排种粮大户,以大户为载体,开展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3.5    加快推进农业保险制度

通过实行农业保险,帮助大户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减少自然灾害带来的经济损失。

4    参考文献

[1] 杨华.种粮大户面临的现实困境與对策:基于河南新县种粮大户柳学友的调查[J].农村·农业·农民,2012(6):47-48.

[2] 陈洁,罗丹.种粮大户:一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J].现代农业装备,2012(增刊1):61-63.

[3] 张举.关于静宁县种粮大户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J].甘肃农业,2009(10):42-43.

[4] 张波,成翠霞.济源市种粮大户发展情况调研报告[J].新农村,2011(3):67.

猜你喜欢

规模经营种植业现状
探究农业技术推广对提升农业种植业的作用
基于多目标线性规划的河北种植业结构调整研究
湄潭土地改革实验区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状况研究
甘肃农业规模经营个案解析、梯度划分与对策研究
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大力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代营粮食蔬菜种植业的条件分析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