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居高声自远:文献专题片《我们走在大路上》节目特色分析

2019-01-14傅俊丽

声屏世界 2019年11期
关键词:专题片

傅俊丽

摘要:大型文献专题片《我们走在大路上》作为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的献礼片,在央视播出后引发社会热议,获得广泛好评,成为现象级的影视作品。文章分析了该节目的主题提炼、话题选题以及叙事表达等三个方面,以期为创作该类型节目提供思考。

关键词:《我们走在大路上》 专题片 节目特色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 2019年9月16—27日,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在每晚黄金时间段播出大型文献专题片《我们走在大路上》(以下简称“《大路上》”)。据央视索福瑞数据,在播出期间每日晚间央视及省级卫视所有节目及专题片收视率排名中,该片多次排名第一,成为献给新中国七十华诞的现象级影视作品。该片题材重大,主题深刻,讲述有特色,能取得傲人的收视效果确在情理之中。分析该片对提高我国政论型专题片的创作有较强的借鉴作用。

主题深刻:揭示中国道路的选择过程

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取得成就令世人瞩目。在建设共和国的过程中,有许多值得描绘的成就和讴歌的人物,如何在容量有限的专题片中把这些故事讲述出来,如何把这些总结的经验展示出来?提炼一条贯穿全片的主题是专题片成功的关键。习近平总书记在阐述关于中国道路时说:“道路决定命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①该片正是以中国道路的选择作为主线贯穿始终。

《大路上》开篇第一集《新中国诞生》讲述了“新中国的成立是二十八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战争取得的结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绘制了新中国的蓝图,提出了‘两个务必”。这说明选择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在这一集中,还展示了“民主人士汇聚北平共商国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经过。新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体现了人民的意愿,是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在准确把握中国基本国情做出的科学判断。在第七集《艰辛探索》、第八集《伟大转折》、第九集《改革春潮》以及最后一集《领航中国》中,无一不是以这一主线展开的,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开放40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

《大路上》在主题的揭示上强调了“中国道路是在不断改革中不懈奋斗中走出来的”主基调。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一穷二白,百废待兴。七十年来我国从贫弱大国逐步发展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人民实现了站起来、富起来的目标,如今又在强起来的征程上前行。在第二集《敢教日月换新天》中,面对国内外存在的“新中国诞生了,究竟能不能站住脚,能不能迈开大步前进”的疑问,“不破不立,除旧才能布新”。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人民第一次成了土地的主人。在第三集《大业奠基》、第四集 《起宏图》中,我国开始了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为新中国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为后来的改革开放进行了制度储备。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所取得的成就正是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取得的,中国道路是在不懈奋斗中走出来的。这在第十集 《突破重围》、第十七集《改革开放谱新篇》中有鲜明的体现,生动展示了“这些成就是全党全国人民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顽强意志、坚韧精神,闯关夺隘、攻坚克难干出来的。”

题材重大:凝聚社情民意

“政论片的选题,要有气势、高瞻远瞩,以一个媒体的社会责任意识,关注公共话题引导公众舆论。”②

《大路上》在选题上以历史的眼光來观察社会问题,注重话题的引导性,因而一经播出就引发观众强烈共鸣,掀起收视热潮。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在专题片《大路上》中,随处可见创作人员秉持的历史观。“依靠人民、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一直是我们党的初心和立场。在第三集 《大业奠基》中,党中央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三大改造”奠定了新中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基础。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功召开,通过了我国第一部《宪法》,正式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这些措施是我们党“以人民为中心,秉持人民立场”的生动写照。在第十四集《民为邦本》中,更是集中展示了“人民是改革的参与者,也是发展成果的分享者。党和政府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关切和呼应人民群众的现实利益问题,真正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大路上》在题材选择上注重在宏大题材上贴近当代人的生活,有效凝聚社会民情民意。从第八集《伟大转折》起,全片有三分之二的篇幅是对改革开放新时期的讲述,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这段时期与当前受众构成有较强的贴近性和契合性,其中讲述的内容是很多人曾经经历或正在经历的,因而能够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能够有效凝聚起社会的主流思想,激发观众强烈的认同感,深感生活在国家这一重大历史变革时期之幸运。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专题片《大路上》因其强烈的现实性而具有史料价值,一定程度上记述的是国家历史。正如该片专题片总导演闫东说“该片是为时代立传,为历史存真,为新中国建立国家影像,为国家做历史典藏。”③

政论视野:故事化叙述增强感染力

《大路上》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全片,用24集的篇幅生动讲述了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全片以政论视野、故事讲述的方式,既客观反映历史的进程,又注重接地气的故事表达;既讲述各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也反映了千千万万中国人民日常生活的巨大变迁。④

政论情怀彰显话题重大。政论片“往往选取重大的政治主题,从历史的视角去表现当代的重大课题,通过对历史事件和社会文化现象的深刻剖析、论证,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⑤《大路上》的前面七集中,生动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艰苦奋斗历程。⑥《大路上》从第八集《伟大转折》到第十四集 《民为邦本》全面反映了我国的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讲述了其间恢复高考、真理标准讨论、港澳回归、中国加入WTO等一系列重大事件;《大路上》从第十五集《我们都是追梦人》起,展示了党的十八大以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从《大路上》的话题选择可以看出这部专题片以政论片的视野生动呈现了新中国70年走过的光辉历程,展示新中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目标的光辉历程。

故事化叙述强化感染力。《大路上》采用大量历史文献影视资料,生动呈现了新中国70年走过的不平凡历程。该片以事实和真实为生命,用当下视角去解读历史,用影像丰富的艺术手段去表现这个宏大主题。《大路上》中的许多历史文献影视资料都是首次公布,仅检索资料总时长达2万分钟以上。同时为了记录新中国发展的壮丽图景,外拍摄制组前往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拍摄采访,累计行程约37000公里。《大路上》在坚持“政论情怀”的同时兼顾“故事表达”,它用大量丰富的史料镜头将新中国成立以来一个个历史重要时刻展现给观众,用电视画面表现了神州大地的风云变幻:天安门城楼上的庄严宣告,土地改革让人民第一次成了土地的主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发出惊天动地的巨响,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一锤定音通过了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一切合法权利的决议,北京申奥成功,脱贫攻坚战,“一带一路”倡议等。专题片总导演闫东介绍,《大路上》的故事紧紧围绕主题选取,具有典型性、生动性和时代特征,非常感人。在第五集《壮志凌云》中披露的一个细节让观众深受感动,两弹元勋郭永怀因工作需要与家人聚少离多,年幼的女儿过生日时向他要礼物,他对女儿愧疚地说“天上会多一颗星星那就是爸爸送你的礼物”,让人听来不禁潸然泪下。⑦

《大路上》播出后在网络上也引起了热议并获得网民的高度评价。用电视的手段表现这些重大历史仿佛让人们看到了当年的事,栩栩如生,让人热泪盈眶。甚至还有人建议将节目作为学校政治和思想理论的学习材料,是很好的视频资源,应该“让节目走进课堂”。⑧

余论

《大路上》的热播并非偶然,除了在上述三方面有自己的特色之外,该节目还充分考虑到新的传播环境下互联网用户的收视特点。该片推出了四分钟精编版短视频,进行碎片化视频生产,长短结合,强化新媒体传播。这也是该片能够在年轻受众中广受欢迎的重要原因。(作者单位:赣州广播电视台)

本文责编:邵满春

注释:①刘爱玲:《坚定理想信念 推进伟大事业》,《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03/26。

②⑤石长顺:《电视专题与专栏——当代电视实务教程》(第三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9年1月版,第150、143页。

③④⑦苗 春:《为新中国建立国家影像》,《人民日报海外版》,2019/10/11。

⑥杨海龙:《见证新中國砥砺前行的伟大历程》,《中国纪检监察报》,2019/09/23。

⑧牛梦笛:《回望峥嵘岁月 激发奋进力量——大型文献专题片〈我们走在大路上〉播出后反响热烈》,《光明日报》,2019/09/21。

猜你喜欢

专题片
天耀中华 (大型文献专题片《我们走在大路上》片尾曲)
中国梦 (大型文献专题片《我们走在大路上》插曲)
梦想阳光(大型专题片《必由之路》主题歌)
纪实性电视专题片的拍摄与制作探析
浅析对电视专题片节奏的把握
浅谈新闻及专题片中的同期声采访拍摄
如何做好人物专题片的策划工作
电视专题片创作中的细节把握
浅谈电视人物专题片的创作
大型理论文献专题片《跨世纪红星》解说词(之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