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反转新闻中媒体议程与公众议程的互动分析

2019-01-14曹凯强

声屏世界 2019年11期
关键词:反转新闻议程设置互动

曹凯强

摘要:近年来,反转新闻屡见不鲜,这一现象与现阶段新闻把关人角色弱化、受众的技术赋权有着密切关系,也有研究把反转新闻的本质归为失实新闻。文章对反转新闻的概念进行厘清,同时新媒体时代下,来探讨反转新闻中媒体议程与公众議程中的互动,进而发现,反转新闻中媒体的议程与公众议程之间的互动背后是媒体与公众话语权的争夺和价值诉求的差异。

关键词:议程设置 反转新闻 互动

21世纪以来,新媒体不断发展,受众通过技术赋权,话语权被放大,进而公众的议程设置作用被进一步强化。其中受众的议程设置作用,在反转新闻中的表现尤为明显。受众通过对媒体设置的议程,对其完整性进行补充或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而导致“剧情”发生反转。那么,在当前新媒体环境下,反转新闻中媒体议程和公众议程如何分别进行设置?媒体和公众议程之间如何进行互动?本文拟从媒体议程和公众议程的设置来对反转新闻进行探讨。

反转新闻的概念厘清

近年来,反转新闻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出现并引起学者和业内人士的关注。反转新闻的出现和互联网社交媒体的蓬勃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这个“碎片化”的时代,一个新闻事件在某一阶段被大众媒体所呈现出来,或者受众只接触到一个事件的局部并形成了自己的意见,随着事件不断被完整地展现出来,“剧情”往往会出现“反转”,进而公众的观点也会在事件不断发展中进行变动和逆转。

从目前关于反转新闻的研究来看,大多数研究对反转新闻还停留在简单的现象描述层面,没有对其从概念层次进行阐释。另外,很多研究对于反转新闻的界定存在不清晰的现象,例如,把反转新闻与“假新闻”相混淆,反转新闻和舆情反转相混淆。

从新闻的生产方面来看,“反转新闻”虽然不符合新闻报道的传统规范,却是新闻真相的一种别样呈现,体现了新媒体环境下现实的复杂性。它是一种依附于真实发生的事件之上,由于记者对事件的“残缺”“偏离”“片面”报道以及歪曲解读而造成了人们对新闻真相的误解;反观假新闻,其可能是出于新闻生产者的故意或者疏忽而造成的新闻本源的失实。因而,从新闻的本源来看,反转新闻是依附于新闻事实,而虚假新闻是完全脱离新闻事实。

进而可知,反转新闻的发生过程可以概括为:首先新闻事件发生,其次媒体初始报道,从而初始舆论形成,最后事件拐点导致舆论反转。其概念可以界定为:新闻媒体发布的新闻事实或观点在传播的过程中,由于公众的质疑和事实的更正,从而与最初新闻大相径庭,新闻事实或观点转向相反方向的动态过程。

反转新闻中媒体议程与公众议程

议程设置理论的创始人麦库姆斯在接受采访时谈到:“议程设置的理论核心是从一个议程到另一个议程的‘显要性的转移(the transfer of the salience)。”这里的显要可以理解为媒体在进行议程设置时,针对议题所做的一个框架建构。媒体把自己所认为重要的议程,转移至公众所关注的议程。

媒介不仅能成功地告诉人们去想什么,而且能成功地告诉人们如何去想。在互联网传播平台迅速发展的今天,现在我国目前已基本形成了以官方传统媒体为代表的“两微一端”等类型的新媒体传播平台,和以大数据算法技术作为支撑的商业媒体传播平台。在现阶段的新媒体时代下,媒体议程在反转新闻中的设置作用尤为突出。

反转新闻中传统媒体的议程设置作用。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时代下,媒体之间的竞争愈发激烈,媒体之间为了争夺时效性从而进行“抢新闻”,由于新闻发布的周期缩短,导致新闻发布之前缺少核实,进而丧失了新闻真实性。虽然作为传统媒体拥有一套完整的采编专业团队,有时候也难免因为一时疏忽发生新闻反转现象。

由于传统媒体拥有专业的采编人员,新闻的职业素养更高,对于受众来说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因而对于舆论的引导力也就更强。在这个“人人都是麦克风,人人都是播音员”的时代,传统新闻媒体“把关人”角色的弱化,就容易引发反转新闻。例如在“上海女孩逃离江西农村”事件中,《人民日报》也发表一篇名为《农村,说声爱你太沉重》的评论,卷入了这次的新闻反转事件中。

反转新闻中商业媒体的议程设置作用。相比于偶尔出现新闻反转的传统媒体来说,由于网络媒体发达,导致把关人角色的不断弱化,商业媒体更容易出现新闻反转现象。每年都会有媒体评选出年度“十大反转新闻”事件,对其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微博、微信以及商业门户网站等是新闻发生反转的聚集地。如2019年1月,公众号“才华有限青年”发表的一篇名为《一个寒门的状元之死》的文章,立刻刷爆了朋友圈。文章描述了一位出身寒门的高考状元,因为正直处处碰壁,最后因病去世。随后,有网民指出文章逻辑出现大量问题,与事实不符,是作者故意捏造,新闻随之发生“反转”。

商业媒体在进行议程设置过程中,更容易引起新闻反转与其自身的逐利性有着密切的关系。商业媒体为了使自身的新闻实现利益的最大化,在进行属性议程设置的过程中,会去刻意地把一个事件的某个属性进行无限放大。例如,上述公众号所发布的文章就把“寒门状元”这一属性进行建构,从而引起受众与之共鸣,又由于文章的不真实性发生舆论反转。

反转新闻中公众的议程设置作用

根据第43次CNNIC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8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8.29亿,互联网普及率59.6%。反转新闻中公众的议程设置作用主要体现在网民对于议程的设置,其中以拥有大量粉丝的自媒体和网络“大V”为代表的意见领袖,在议程设置中起主要作用。如上述的《一个出身寒门的状元之死》的文章虽然一经发布立马刷爆朋友圈,然而由于文章存在着大量经不住推敲的细节和逻辑,经过一晚上的发酵,很快就被平台删除。

互联网平台日益发展,网民拥有更多的话语权,在进行议程设置的过程中,也有机会把自己的属性议程转移到公众所关注的议程中。然而,公众在拥有更多话语权的同时,由于媒介素养的缺乏或是对于事实的核实不清等原因,很容易导致信息在传播过程中的失实和片面性。

反转新闻中媒体议程和公众议程的双向互动

在新媒体时代受众媒体与受众之间的议程设置变得更为复杂,传者和受者的邊界变得模糊,从而使受众也具有了设置议程以及选择接受信息的议程设置权,由传统媒体环境下的媒体为受众设置议程变为新媒体环境下的受众与媒体双向互动设置议程。

媒体议程和公众议程属性建构的互动。既然议程设置的核心是从一个议程到另一个议程“显要性”的转移,那么从观察反转新闻的产生模式来看,媒体议程和公众议程是以双向互动的形式存在的。互动模式可以概括为:首先新闻事件发生;其次媒体对事件进行属性议程设置,从而属性议程转移至公众议程,进而公众对于选择接受的议程进行属性再建构;最后公众议程再转移至媒体议程,达到进行互动的效果。

如果只是上述简单的传受互动模式,反转新闻其实并无特别之处。然而,再去进一步探究,媒体议程和公众议程在反转新闻中的互动,本质上是由价值诉求的差异所导致的。如《一个出身寒门状元之死》这篇文章的反转,正是具有商业性质的自媒体有了获得更多的关注同公众对于“寒门贵子”的尊重的价值诉求出现矛盾的结果。

媒体议程和公众议程中话语权的互动。在自媒体时代,自媒体互动、便捷的特性满足了公众日益增长的信息需求,同时随着传播技术和传播平台的多样化,公众拥有更多的话语权。议程从最早的由传统媒体来进行设置转变为媒体和公众互动设置的模式。在反转新闻中,媒介议程和公众议程之间的设置方式,通常以更为激烈的方式进行,有时还会上升到网络暴力。如“成都女司机被打事件”,网民在舆论爆发期对男女司机的“人肉搜索”,使舆论得以二次发酵,一定程度上妨碍舆论的理性回归。另外,媒体和公众议程设置的互动,促使传统媒体议程设置的周期变得更短,由过去的几周可能变为现在的几天甚至几个小时。在反转新闻中的表现更加明显,如“罗一笑事件”,事件从发酵到反转仅用了短短一上时间。

结语

麦库姆斯在2005年接受采访时谈到:“评价一个理论是否科学的主要标准之一在于考察其‘生产力, 即它是否可以持续地触发新的问题, 从而不断深化这一理论探讨的主题。”如今十几年过去了,互联网发展瞬息万千,议程设置理论如需继续保持其活力,就需要不断地去探索试用新的方法。反转新闻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反转”,议程设置理论核心从一个议程转为另一个议程,在传受议程开始转向双向互动的今天,相信这种探索会更有意义。(作者单位:南宁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赵 蕾:《议程设置50年:新媒体环境下议程设置理论的发展与转向——议程设置奠基人马克斯韦尔·麦库姆斯、唐纳德·肖与大卫·韦弗教授访谈》,《国际新闻界》,2019(1)。

2.王君超,刘沫潇:《论新闻的“反转”》,《新闻战线》,2017(9)。

3.蒋忠波,邓若伊:《国外新媒体环境下的议程设置研究》,《国际新闻界》,2010(6)。

4.[美]麦克斯韦尔-麦考姆斯著,郭镇之、邓理峰译:《议程设置理论概览:过去,现在与未来》,《新闻大学》,2007(3)。

5.蔡 雯,戴 佳:《议程设置研究的历史、现状与未来——与麦库姆斯教授的对话》,《国际新闻界》,2006(2)。

猜你喜欢

反转新闻议程设置互动
多一些判断,少一些反转
“互联网+”时代传媒对媒介域“私有化”的应对
基于反转新闻的媒体行为浅析
从“赵薇事件”再议传播学经典理论
论奇观电影中的期待快感
浅谈粉丝经济与网络造星的互动关系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关注生成,激活学生认知
奥巴马与劳尔本周“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