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涵养三种素质 助力语文课堂

2019-01-14章婷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19年12期
关键词:中学语文实践策略

章婷

[摘 要]当前,语文教学中存在着因教师教学素质欠缺,导致课堂品质低下的现象。针对语文教学的现状,结合教学实践,提出涵养解读文本、设计教学和课堂对话三种素质以提高课堂品质的策略和建议。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素质;实践;策略

作为新时代背景下的优秀语文教师,不能仅仅把自己囿于传道、授业、解惑的传统框架之内,而应站在这一基本起点上,不断涵养自己与教学相关的各种素质,使自己能更好地服务学生,提升语文课堂的品质。

一、解读文本的能力

教材的内容不等同于教学的内容。教学的过程是教材、作者、教者、学生共同参与的一项动态学习与成长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限于学情与场境的变化,其内容会立足于教材内容之上,融入教师的育人智慧和学生的心智成长历程。师生面对教材,获取的是立足于文本之上的更新的智慧和创造力。基于这一点需求,教师必须在充分解读文本的前提下,构建一个有别于文本“原材料”的教学内容。

余映潮老师曾说:“读出课文的味道是语文教师的第一功夫。”由此可见,教师只有将课本读“厚”,从教材中充分挖掘教学资源,才能丰富自己的课堂教学内容,为精彩的教读奠基。那么,教者如何解读出文本的真正语文味道呢?

(一)以欣赏的角度切入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就是语言。”初中语文教材中的选文,大多是语言运用的典范之作,值得再三揣摩、品味。上课之前,语文教师首先应以一个欣赏者的角度,对文本的立意、结构、手法、炼字等方面深入展开朗读、默读,进而在统揽全局的前提下,字斟句酌地品析。沉浸于欣赏的情境,品味文本的原汁原味,发现文本的美妙之處。

如《植树的牧羊人》一文,字里行间语修逻文,闪烁着诸多美点。

1.时间词序,形式多变

文章重点叙述了“我”和牧羊人三次见面的情形以及高原上的变化,内容丰繁复杂。作者以时间为序,一线串珠,就使得内容多而不乱。“那是在1913年”“这样过了一年”“待了五年”“1945年6月”,这些表示时间的语句大多出现在醒目位置,标识着文章情节的推进,全文显得层次井然;更为重要的是,这些表示时间的词句在表述上富于变化,避免重复,从中似乎能读出时间跃动的美感。

2.对比突出,审美想象

文章描述了荒原的凄凉景象:干旱的土地、废弃的村庄、干涸的泉水、坍塌的钟楼,呼啸的狂风……一切毫无生气。可这处荒原后来却变成了一片沃土:源源不断的泉水、鲜嫩的植物、干净的农舍、重建的村庄、健康幸福的人们、热闹的乡村聚会……一切生机勃勃。

这里,鲜明的对比突出了老人植树的价值:一个人的辛勤和毅力,能创造奇迹,能像上天那般成就伟业。对比两幅画面,读者会产生遐想:植树的牧羊人是怎样将荒原变成一片葱郁的沃土的?

3.细节生动,形象鲜明

文章通过动人的细节描写表现植树老人的形象,如对他居所及其外貌的描写,表现出老人勤劳能干、认真细致的特点;“一颗一颗”地挑选橡子,表明他对待工作一丝不苟的态度;谢绝“我”的帮忙,是因为他不愿借助外力,宁可独自承担;种树时的动作描写,可以看出他的用心仔细;他“并不在意”植树的土地归属于谁,只是“一心一意”地种下种子,足证他忘我、无私的胸怀;他对种树初衷的自述,流露了他对生命的热爱与渴求……

实际上,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中,几乎所有的课文都有其鲜亮的特点,只要语文教师沉下心来细细品味,就会发现其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等方面的高妙,并能将这些发现转化为自己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

(二)从研究的角度出发

“知人论世”是解读文学作品的一个重要方法。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所处时代,以及课文的写作背景,对准确、深入地解读文章,意义重大。

如郑振铎先生的《猫》,这篇文章的体裁,有人认为是散文,也有人认为是小说。对文体的两种判断,导致了对文章主旨、内涵的不同理解。

如果本文是散文,那文中记叙的三次养猫的过程就是作者的真实经历,文章表达的是作者对前两只猫亡失的感伤,对自己冤枉了第三只猫并导致其死亡的懊悔和自责。

但是在查阅相关资料后,教师会了解,本文是作者郑振铎在1925年11月7日写就的。在此之前,郑振铎与茅盾、叶圣陶等人成立了“文学研究会”,主编《小说月报》,倡导“为人生”的现实主义创作。这一时期的郑振铎,常在小说中借小动物的命运来观照人性的善恶,表达“科学、民主、博爱”的思想。

由此可见,《猫》这篇文章的体裁应是小说,文中的“猫”不是单纯的、真正的猫,而是喻指社会中弱小、卑微的人,“我”的家则是展示社会的窗口。

从研究的角度解读文本,能令教师对文本的理解更为深入和透彻。除了查找文章的背景资料外,语文教师还可以阅读名家的鉴赏文章,阅读同行的学术论文,修正和丰富自己的解读,为提升课堂品质奠定基础,为积累教研成果做储备。

(三)从教学的角度赏析

从欣赏和研究的角度入手,教师对文本的解读达到了一定阶段,但这只是教师单方面和文本对接,这种阅读与理解是否适切于学生,是需要教师思考的问题。在此,教师的解读应目及于教学。

1.依据学情,确定教学内容,设置教学难度

例如,杨绛的《老王》同时入选部编本七年级下册和苏教版高二语文必修三,黄厚江老师在对高中学生授课时,将培养学生多角度欣赏散文的能力作为教学目标。而针对七年级的学生,教师宜将品味语言、理解情感作为教学重点。

2.教师应有课程意识

每篇课文的教学不必面面俱到,也不可能面面俱到,教学目标和内容要有所取舍。如部编本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四篇课文《智取生辰纲》《范进中举》《三顾茅庐》和《刘姥姥进大观园》,在文体上均属中国古典章回体小说,分析人物形象是教学重点。但这四篇文章塑造人物的手法同中有异。教学内容应着落在“异”上,引导学生细细品味每篇文章塑造人物的独特之处。这样,学生就能在学完这一单元后,对小说塑造人物的手法产生较为丰富、全面和深刻的认识,增强欣赏小说的能力。

3.关注文章所在单元的阅读要求

例如,《纪念白求恩》所在的部编本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提出“继续学习默读。在课本上勾画出关键语句,并在你喜欢的或有疑惑的地方做标注。在整体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学会通过划分段落层次、抓关键语句等方法,理清作者思路”。在教学中,教师应指导默读、勾画、标注和理清思路的具体方法,落实单元提示。

二、设计教学的能力

现在不少语文课上,教师牢牢掌握着话语权,以一言堂、满堂灌的方式生硬地直取教学目标,学生沦为记笔记的机器。还有的语文课,琐碎、肤浅的提问层出不穷,看似师生之间互动频繁,实则学生疲于应付,缺乏思维训练的力度和深度。

针对上述情况,语文教师应充分利用课文资源,全方位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教学环境中,参与言语实践和思维训练,亲自经历、亲身体验,增强自身的语言运用能力。

具体来说,语文教师要提高课堂品质,其课前的教学设计,须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一)充分依托文本资源

叶圣陶先生曾说:“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既然是个例子,就应发挥其借鉴、参照、模仿、启发的价值。

近日听一位老师上余光中的《乡愁》,最后一个教学环节是让学生仿照示例,再写一个比喻句表达“乡愁”。教师给出的示例是:“小时候,乡愁是一根甜甜的冰棍,外公在这头,我在那头。”学生仿照教师的示例,写出了诸如“乡愁是巧克力”“乡愁是棒棒糖”“乡愁是冰激凌”之类的句子。

其实《乡愁》中的四个喻体——“邮票”“船票”“坟墓”“海峡”,都是带有距离感的事物,而教师示例中的“冰棍”并不具备這一特征。其造成的后果是,引出一连串平俗而无味的比喻。与其给出不恰当的示例,将学生的思维引入歧途,不如引领学生悟出喻体的共同特点,让学生再行仿写。

另外,初三的孩子囿于年龄、阅历等因素,很少真正体验过乡愁的滋味,写起乡愁来总有“为赋新词强说愁”之感,倒不如简介当下两岸“三通”的情况,让他们尝试续写余光中先生的《乡愁》,再对比余先生续写的第五诗节,体会诗人立意、设喻、炼字之妙。这样,方是充分依托文本资源的课程二度开发与再生。

(二)紧扣语言这一核心

语文课要有语文味。如果上《竹影》,就大谈特谈中国画与西洋画的区别;上《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就细数圆明园的前世今生,着重探讨如何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上《太空一日》,就津津乐道于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那就会把语文课上成美术课、历史课、科学课等,冲淡了语文课的味道。既然是语文课,就应该用语文的方法来解决语文的问题,抓住语言这一核心展开训练,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笔者在教学高尔基的《海燕》时,设计了“为课文配音”“为课文配图”这两个教学板块。配音侧重于指导朗读,而配图着意于培养学生欣赏、感受与评价的能力。

“为课文配图”始终引导学生根据文字展开想象,如画面的背景、海燕的动作等。特别是对海燕细节化的神情、叫声的想象,更是紧扣文本,从“愤怒的力量”“欢乐的号叫”等描写中生发而来。同时,通过比较海浪渐渐汹涌、风云逐步张狂、海燕更加英勇三幅动态图的差异,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思路和海燕形象——环境愈加险恶,斗志愈加昂扬。

“配图”初看似是在种美术课的地,实则在耕语文课的田,因为教学始终围绕着语言学习这个阅读教学永恒的中心点展开。课堂的着眼点在于将语言文字直观化,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直观地理解、体味;在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因而课堂就有了浓浓的语文味。

(三)强化思维这一关键

吕叔湘先生认为:发展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学习新知识更为重要。而当下有些语文课,在传授语文基础知识时,只停留在概念理解的层面。有效的做法是根据课文设计语文实践活动,在活动中训练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活用知识的能力。

笔者在带领学生品析《沁园春·雪》的上片时,也曾围绕“上片运用哪些手法描写北国雪景?写出了北国雪景怎样的特点?”这些问题展开教学。学生虽然也能答出比喻、拟人、动静结合、化静为动等手法,但他们的思维只是停留在对知识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掌握上,并未形成运用这些手法的能力。

今年,笔者将教学设计为“试用散文化的语言描述上片的景象,感受北国雪景的特点”。为了降低难度,给学生搭梯子,笔者还出示了一个示例。这一设计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他们纷纷提起手中的笔,描摹北国风光。学生的描述,准确展现出北国雪景苍茫、辽阔、富有生命力的特点。而且在描述的过程中,他们很自然地使用了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这样,学生对知识不再只是概念化的理解,而是能恰当、灵活地运用。这一环节的设置,既训练了学生的思维,又提升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课堂对话的能力

后现代教育观认为,课堂教学的本质是对话,是沟通,是交流。想提高语文课堂的品质,收获课堂的生成,就要提高语文教师对课堂对话的引领能力,也就是点拨的能力。不少语文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往往做三种处理:一是机械地重复,二是廉价地鼓励,三是模糊地作结。缺少四两拨千斤的点拨,更缺少点拨之后学生思维的延续。点拨,是语文教师必须练就的绝活,而且点拨要力求达到以下三种境界。

(一)准

课堂对话中,学生的回答不外乎三种情况,完全正确、比较正确和不正确。针对这三种不同情况,教师应予以及时、准确地评判,并纠正回答的偏差和错误,将学生的思维引回正轨。

记得曾听一位老师教《咏雪》,其中一个环节是想象兄子和兄女说话的情状,揣摩人物个性,完成两个句子的填空——“兄子胡儿(     )曰”“兄女(     )曰”。有一名学生回答:“兄子胡儿疾声曰。”学生的理由是胡儿率先发言,所以声音急促,这表现出胡儿急躁的性格。教师立刻否定他的回答,并引导说:“你看他的回答中有‘差可拟三字,说明他觉得自己的比喻不够完美,所以他不应该是疾声说,而应该是——”该生立刻改变自己的回答,说:“兄子胡儿不自信地曰。”老师连连点头,并立刻板书“胡儿不够自信”。

教师的点拨有一定道理,但该生一开始的理解便全然错误吗?对胡儿的个性只能作“不够自信”这一种评价吗?其实以“撒盐空中”喻“白雪纷纷”,毕竟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形似,因而“差可拟”一词,也可理解成胡儿认为自己的比喻尚可,所以他急于说出自己所想,“疾声曰”和性格急躁的说法也就顺理成章了。

由此看来,教师最初的否定评判有些急躁,他执着于自己的预设解读,对学生个性化的理解断然否定。这一失误的原因,是教师对文本的解读不够深入与全面。只有教师对文本看得准,吃得透,才能对学生的回答给予精准的判断和点拨。

(二)巧

教学需要预设,但又不能囿于预设。因为课堂永远是动态的,有发展,有生成。面对预想之外学生的突然“卡壳”,教师需有巧妙点拨、激活思维的智慧和功力。

近日笔者教学毕淑敏的议论性散文《精神的三间小屋》,谈到最后一段“当我们把自己的精神小屋建筑得美观结实、储物丰富之后,不妨扩大疆域,增修新舍,矗立我们的精神大厦”时,提问全班:“你想在精神大厦里安放些什么呢?”让学生思考片刻后,笔者请一位男生回答,该生站起身来,却沉默不语。此时再引导该生回顾前文“三间小屋”里安放的东西,可能会打断全班的思路。于是笔者说:“一时想不到没关系,但是得答应老师,认真思考,待会儿想到了再回答,好吗?”该生点头同意。笔者随即请他坐下并对全班说:“如果稍后这位同学把他想到的与我们分享,那他就是说到做到,那就表明他的精神大厦里已经安放了一样宝贵的东西——”不少学生回应道:“诚信!”经此点拨,学生的思路打开了,一只只手举到了空中,善良、谦虚、宽容、坚强、自信、勇敢、勤劳、质朴、进取等品质,先后被安放进精神的大厦。最后,当那位男生举手,说出“坚持”的时候,全班都露出了会心的微笑。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说的是点拨要注意契机。抓住契机,再施以无痕地引领,就能为学生搭建思维的跳板,引发学生积极思考、深入钻研的热情,有力推进教学活动的开展。

(三)透和深

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课堂上常见从“有疑”到“无疑”的情况。当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仅仅是模糊的感性认识时,教师的点拨应起到拨云见日的效果,拨去认识的迷障,让学生对文本的内容、主旨、情感和手法等,产生明晰的理解。此时的点拨就达到了“透”的境界。

但有时也需在“无疑”处激疑,方能将课堂引向深入,将思维引向深刻。

笔者在执教《范进中举》时,曾问学生一个问题:“其实,范进在中举发疯之前,早就已经疯了。你发现了吗?”这个问题出乎学生意料,一时之间,课堂里一片沉寂。笔者启发道:“范进中举,喜极而疯。这个‘疯,我们用组词法来解释,指的是疯癫。但‘疯‘字还可以有哪些理解呢?”学生答道:“还可以理解为发疯、疯狂。”笔者继续启发:“那么在中举前,范进有什么疯狂的举动呢?”经过这番点拨,学生很容易便会发现,范进中举前已参加科考几十年,此次考试更是不顾岳父责骂,抛母弃妻也要下场一试。他对科考如此狂热,是因为他对功名利禄的疯狂追求。笔者紧接着问:“中举之后范进还将更疯,你知道为什么吗?”有了前面的铺垫,学生很快便会想到,中举之后的范进,已经进入了贪官污吏的集团,他将会更疯狂地行贿、受贿。进而学生将更为深入地理解文章主旨:揭露封建科举制度下文人灵魂的沦陷和扭曲。

这样的点拨,于无疑处激疑,已臻“深”境。它深化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有利于形成创造性思维。

[参 考 文 献]

[1]于漪.语文教学谈艺录[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2.

[2]张顺新.背景文化知识与中学语文教学[J].江西教育,2014(3).

[3]余耀清.建構阅读思维的三个层级[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5(1-2).

[4]李作芳.文本解读的方法与策略[J].湖北教育,2009(1).

[5]栾娟.比较阅读语段,嚼出本真滋味[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5(5).

(责任编辑:李雪虹)

猜你喜欢

中学语文实践策略
纪录片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走出经验主义、拿来主义迷津——苏宁峰《表现论视野下中学语文的批判性解读》序
走出经验主义、拿来主义迷津——苏宁峰《表现论视野下中学语文的批判性解读》序
浅析中学语文的教学方法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