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军民融合背景下民办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19-01-14王秦娟

科技资讯 2019年31期
关键词:军民融合民办高校人才培养

王秦娟

摘  要:军民融合发展战略自2015年开始上升为国家战略,提出构建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人才培养是其重要的一環。分析了目前民办高校人才培养在国民经济建设领域取得的成绩和不足,提出了新形势下发展军民融合式人才培养的创新举措,提高民办高校人才培养的站位,丰富学生就业的渠道,探索特色明显的民办高校办学举措。

关键词:军民融合  人才培养  民办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9)11(a)-0237-02

2018年3月12日,习主席在出席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团全体会议时强调,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是构建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的必然选择,要加强战略引领,加强改革创新,加强军地协同,加强任务落实,努力开创新时代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新局面,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提供强大动力和战略支撑。

每年两会,习主席都会深入解放军代表团发表重要讲话,都会强调军民融合,由此我们可以深刻感知,习主席对推进军民融合的期望和紧迫感溢于言表。军民融合发展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那么对于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于人才多样化培养做出了重要贡献的民办高校而言,必须及时做出适当的调整决策,努力当好时代的答卷人。

1  民办高校人才培养现状

民办高校以向社会输出应用型人才为自己的立足之道,应用型人才的巨大需求市场,为民办本科院校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毋庸置疑,民办高校瞄准经济建设主战场,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适销对路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高等教育进入新时代,我们也应该正视目前的民办高校人才培养还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1.1 人才定位较为模糊,培养同质化严重

1993年,教育部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民办高校应当“培养适应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需求的专门人才”。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指出:“民办学校应当致力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各类人才”。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民办高校“要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回顾历史,应该清晰地看到,教育主管部门对民办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是明晰而具体的,区别于公办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是各民办高校的立身之本。但是民办高校大多由独立学院发展而来,以至于人才培养目标仍主要参考母校这类重点本科院校的培养目标,办学过程中办学主体的创新性不足,造成同质化较严重,个体的辨识度不高。

1.2 课程体系设置宽泛浅显,学生专业技能提升乏力

由于人才培养的定位不清晰,导致应用型人才培养流于形式,实际教学中课程体系的设置还是偏向于理论教学,教学内容较为空泛,与生活实际不贴切,缺乏实用性;一些专业的设置与当前的就业需求不相符,教材内容千篇一律,既没有考虑到民办本科院校学生对知识的接收能力,也没有和当地的区域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导致学生专业技能提升乏力,与用人单位需求存在差异。

1.3 双师型教师队伍欠缺,教学模式僵化

民办高校教师主要以新聘教师和退休返聘教师组成,新聘教师硕士研究生所占比例较大,博士研究生较少,这部分青年教师大多是直接从高校毕业走上教师岗位,缺乏实践经验,对实际生产过程不了解,无法胜任实验课的教学,也没有能力指导学生的校外实践。退休返聘教师主要由公办院校引进而来,这些教师本身对民办高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就缺乏深刻的认知,并不契合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大量缺乏既有专业理论知识又具备较强实践能力的“双师型”教师严重制约着民办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只有解决了“双师型”教师师资的问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既有教学模式僵化的问题。

2  军民融合背景下民办高校人才培养创新策略

军民融合战略是一种产业转型、升级的思维方式,它主要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国防科技工业、武器装备采购、人才培养、军队社会化保障、国防动员六大领域,涉及思想观念、体制机制、人才、技术、信息、资金六个方面的融合。这六大领域、六个方面融合的根本是人的融合、教育的融合、思想观念的融合,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逐步构建军民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我们应该自觉提升民办高校人才培养的站位,未来的现代军事力量体系,不仅需要军官,还需要士官、士兵和文职人员。民办高校的立身之本就是面向市场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随着国防生停招,军事培养体系对军民融合培养人才的需求更大了,民办高校应抢抓机遇,积极探索军民融合校企合作培养技术技能人才。

2.1 以爱国主义为主旋律,不断创新工作举措

军事素质最难的就是价值观引擎锻造、理想信念培育。在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做到国防教育和校园文化活动相结合,做好新生入学时的军训启蒙工作,开展《军事理论》慕课教学改革,整合校内外优质教育资源,邀请部队教官走进高校开展各类讲座,培养国防意识,让军事文化资源转移到民办教育体系当中,以共和国的将军作为楷模,而不是以“跑男”作为楷模,做到育人先育心。

2.2 协同创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机制

着力构建人文社科、自然科学及专业应用的厚植基础的人才培养体系,在强调应用性的前提下,坚持厚基础、宽口径培养人才。在专业课教学上,要深化专业主干课与专业方向课交叉渗透,顺应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扩充专业选修课与专业实践环节的课时与学分比例,强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突出应用能力与职业素质培养,使学生具备良好的专业技能与前沿创新创业知识,提高学生专业核心竞争力,为进入“军营”做好准备工作。对于军民两用的专业比如说财会、物流等可以邀请部队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为学生开设讲座,从专业的角度阐述在部队中的应用案例,对于部分优势学科,可以积极联合企业一起开拓民参军市场。

2.3 以直招入伍模式为抓手推进军民融合式人才培养体系

直接招收模式是指军队直接从地方高校招收毕业生到部队工作的模式。直接招收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一是直接招收地方高校毕业生参军入伍,成为干部或者士兵。近年来,直接招收大学生干部的比例逐渐降低。二是招聘文职人员。文职人员在部队工作,但不是现役军人。文职人员制度是军民融合人才培养体系的重大创新,随着相应制度和机制的不断完善,文职人员队伍的素质不断提高。

民办高校开展军民融合式人才培养,要明确对接部队人才培养要求,再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专门的人才培养方案。要与军队联合开展形式多样的共育活动,以直招入伍人才培养方案为主体,针对需求量大、就业形势好、国家真正需要的专业技术性人才培养方向作为目标,多方求证专业设置的科学性、合理性,并结合市场规律和教学条件及师资力量,科学和规范设置招生专业和计划。

3  结语

民办高校经过几十年发展,在国民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随着院校数量增加,生源持续下降带来的影响日益显著,民办高校应该积极发挥自身敏锐的市场洞察力优势,积极融入到军民融合的大背景下,开展军民融合式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积累军民融合的创新典型案例,探索出可以借鉴和推广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构建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刘信鹏,刘艳婷.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域下民办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8(2):106-110.

[2] 徐兴林,赵梅莲.学分制下应用型民办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创新优化[J].教育与职业,2018(1):49-53.

[3] 吕金华.普通高校开展军民融合式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5(3):6-9.

猜你喜欢

军民融合民办高校人才培养
营利性与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分类管理研究
可持续竞争优势理论下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
民办高校教师权益现状调查
民办高校内部审计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军民融合产业的四川探索:产业基金的逻辑和方案
特朗普的“军民融合”政策能兑现吗?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