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现代化史观在中国近代史教学中的运用

2019-01-14张君

张君

摘 要:高中历史课本中的中国近代史是历史学习的主干知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以现代化史观构建中国近代史的知识体系,以便更好地反映历史的实际,使学生从中国近代史的学习中获得更多的启示。

关键词:现代化史观;中国近代史;近代民族工业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9)23-067-2

现代化史观认为,现代化是近现代历史的主题。用现代化史观构建中国近代史知识内容,可以突出中国近代史的现代化主线。本文仅以现代化史观的运用为视角,着重探讨高中历史中国近代经济史教学的运用。下面,笔者就以人教版必修二专题二第1课为例,阐述现代化史观视角下的课堂教学设计:

一、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传统自然经济的解体

合作探究一:

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发生变化的因素是什么?

教师提供资料——图片资料(男耕女织、洋货涌入、农民手工业者破产及相关文字资料)

根据材料设计以下问题:

1.鸦战以来,外国资本主义是以什么方式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

2.从材料中看哪一传统手工业部门受到打击?

3.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导致中国经济结构产生了怎样的变化?

4.根据上述史料,分析晚晴经济结构变动的主要原因和实质。

深度思考:

如何认识列强侵略与自然经济瓦解的关系?

【设计意图】 结合教材和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史料,培养学生分析史料的能力,引导学生理解民族工业兴起的背景。

二、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近代经济的诞生

合作探究二:什么是近代经济?

过渡: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导致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这位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一定条件,在现代化的浪潮下,哪些人抓住了机遇,他们是怎样融入工业化浪潮的?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归纳出中国近代经济的主要类型有:外国人在中国投资创办的企业、洋务派创办的洋务企业、一部分地主、官员和富商投资开办的近代工业。

教师提供资料——图片资料(外商企业、洋务企业、早期民族企业、机器生产图片)及相关文字资料

合作探究三:

中国近代经济结构的变东和近代经济有何内在联系?并对这三种近代经济采用现代化的理論进行评价。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前两问的资料差异,直观感受从手工到机器生产方式的变化,突出了自然经济在西方工业经济的冲击下,耕织分离、自由劳动力产生,为本国近代经济的产生提供了客观条件。这就符合了现代化史观理论性经济工业化的发展方向,从而对三种经济形成客观的认识。

三、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

过渡:伴随着两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的统治危机。为了挽救统治危机,同时为了镇压国内农民起义,19世纪60年代,地主阶级洋务派主张向西方学习,掀起了自救的洋务运动。

合作探究四:洋务运动与中国现代化

史料一: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历史地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史料二:洋务运动顺应世界潮流,为缩小中外差距做了最彻底的努力,实现了从手工制造业转入机器生产的起步,缓慢地朝资本主义方向挪动,客观上为中国独立和进步积累着物质力量,向近代化迈出了第一步。

——李时岳《中国近代史主要线索及标示之我见》

史料三:洋务运动是近代中国第一次以富国强兵为目标的现代化运动。它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方面都对中华民族的发展有过不可磨灭的贡献。……

——袁伟时《帝国落日——晚清大变局》

学生根据阅读教材、知识链接和老师补充的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问题:(1)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说明上述两则史料分别反映问题?

(2)为什么说洋务运动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方面都对中华民族的发展有过不可磨灭的贡献?

(3)洋务运动近代化的梦想为什么会破碎?

深度思考: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作用?

提示:(1)经济:洋务运动创办军用工业和民用工业,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对外国的经济势力扩张起到抵制作用。

(2)政治:使中国社会阶级结构发生变化,促使中国资产阶级产生和无产阶级成长。洋务运动使中国外交开始想近代化转变,加强了清朝同外国的联系。

(3)军事及教育:创立三支近代海军,为中国军事近代化创造条件。

设立新式学堂,培养翻译、科技、军事反面的人才,海派遣留学生,加快了近代教育事业的发展。

【设计意图】 教师通过以上问题,使学生认识到洋务运动的主观目的是维护清朝统治,但客观上采用机器生产,创办一批近代化企业,迈出了中国经济近代化的第一步,推动力历史的进步。

四、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发展及其历史作用

教师提供相关材料:民族工业的发展数据(19C60S—19C末)、民族工业投资领域表、民族工业地域分布图、维新派与戊戌变法运动。

问题:(1)近代民族工业在19C60—70S到19C末的发展状况?

(2)近代民族工业有什么特点?它对中国的现代化产生的影响?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理解资本主义兴起从经济基础的层面一步步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同时引导学生从中国资产阶级挽救民族危亡的政治活动中,增强个人发展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的体会。

【课堂总结】 欧美国家率先进行工业化之后,与其他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差距逐渐悬殊,并逐渐形成了自身的绝对优势,开始向西亚、北非、中国等传统政治制度及发展进程中的古代文明发达国家展开侵略和扩张。在被殖民征服的国家和地区,曾有过农业化高度文明的代表,因而现代化进程也在被迫中悄然开始。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中国的近代化历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启。

中学历史教学如果单纯凭借“现代化史观”的指导是不够的,还应主要根据教学实际内容和目的,从“文明史观”、“全球化化史观”等多个角度和方式进行深入全面的探究和讲授,以相互补充、链接和完善。

(作者单位:镇江市实验高级中学,江苏 镇江21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