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谈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教学的思考

2019-01-14何世全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9年2期
关键词:部编本知识点素养

何世全

根据教育部的文件要求,从2018年秋季起,农村初级中学的语文教材统一用部编版教材,这对于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来说,是千载难逢的福音。因为,语文是最重要的基础学科,全国语文教材统一了,孩子们可以跟着父母走南闯北,不用担心教学与测试的内容不一致而影响在异地参加升学考试了,给农民工子女一个公平竞争的舞台。

一、“部编本”重经典性与时代性,采用“双线”组编教材 

初中语文教材原来都是30篇课文,现在每册减少为24篇,几个板块的内容也调整了,增加了课外阅读、名著导读和写作的分量,教学内容更丰富,更重实效,更加贴近生活。新教材强调经典性、文质兼美、适应时代,适宜教学。初中古诗文选篇占51.7%,平均每个年级40篇左右,体裁更加多样,从诗词,古曲到诸子散文到明清小说等,均有收录。革命传统教育文章初中收录29篇。入编的文章,一方面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到立德树人;另一方面又贴近当代学生生活,体现了时代性,同时教材的编写吸取了最新的研究成果,编撰更科学。

“部编本”语文教材采用“双线组织单元结构”,显性主题内容与隐性语文素养相结合。即按照“内容主题”组织单元,课文大致都能体现相关的主题,形成一条贯串全套教材的显性线索,同时将“语文素养”的各种基本因素,包括基本的语文知识、必需的语文能力、适当的学习策略和学习习惯、口语训练及写作训练等,分成若干个知识或能力训练的“点”,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分布并体现在各个单元课文导引或习题设计之中。

二、“部编本”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基础知识的归类与句段积累 

无论教材选编文章如何变,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是不会变的,基础知识是万变不离其宗,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对其进行梳理归类。字、词、句、段、篇,应该牢牢记住的知识点,一定让学生反复识记、背诵、默写。语文学科的学习,一定要多积累材料,才能在后期的学习中熟能生巧。帮助学生梳理单元知识点,可以画結构图,把每单元的文章主要内容、主题思想、主要人物及其性格特点、主要表现手法等,归纳在一起,便于学生对比记忆。可以随常进行知识点测试,如原文填空,好词佳句摘录比赛等。在初中语文学习中,学生应该有三个本子用于积累知识点,一个是课堂笔记本,记录学习过程中的基础知识要点;一个是摘录本,读到课内或者课外的优美句段,随时摘抄下来;一个是错题本,平时练习错误,或测验错题,记录下来,常常翻阅,练习。

三、“部编本”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学生语文素养的渐进式提升

“部编本”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语文综合素养方面的渐进式提升。语文素养,是听、说、读、写、口语交际、作文与综合实践等方面能力的统称,所有能力都是在学习过程中慢慢训练而成的。传统教学中,重知识传授,轻能力训练,学生学的知识显得呆板,不能灵活运用。大量的课外阅读,要求学生必具备一定的语文素养,才能达到课程标准要求完成的学习任务。传统课堂中的“讲读式”课堂,或许将会被“读讲式”课堂代替,让学生自主读,自己讲,讲自己的体会,而不是在教师的思路引导去体会特定时代背景下作者的思想情感,也就是活学活用。课外阅读的方法指导,课外语文综合实践能力的训练,都是在短短的四十五分钟课堂教学时间内做不到的,如何把课堂教学与课外自主语文阅读有效结合,是摆在初中语文教师面前的难题。

四、“部编本”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 

语文学科教学的目标,是在生活中能用语文。生活处处皆语文,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一旦养成,学生将会受益终生。教师在语文学习中,做到“四定”,即:定时读,定时背,定时交流,定时检测。教师布置阅读的任务,要求学生一定要在指定时间类完成保质倮量的完成。每一个小阅读任务在规定时间内,让学生积极思考,可采用代表发言,可采用写建议信等。要反复告诉学生,语文学习不要拖拉,必须以主人翁的态度投入到语文学习中去,要学春蚕自己吐丝结茧,而不要做牙膏挤一点出一点。只有主动地投入学习,才能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总之,“部编本”的教学,要求教师活教,要求学生活学,即注重语文知识教学,又注重语文能力提升,更着重语文习惯地培养。我们一线教师只有一步一个脚印地教学,把每一个知识点,每一个能力训练点都落到实处,学生才能适应语文教材变更,语文素养才能提高得更快。学生只有拿好语文这把金钥匙,才能真正开启人类知识的宝藏。

猜你喜欢

部编本知识点素养
关于口罩 这10大知识点你必须知道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坚守与建构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小学语文教材中传统文化内容研究
“部编本”语文教材课后习题的处理初探
知识点自测
“部编本”七年级语文教材简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