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肺癌手术患者术后胸腔引流时间的常见影响因素调查

2019-01-14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18年6期
关键词:胸腔围术原发性

柯 梅

胸腔闭式引流术是肺癌手术患者术后重要的治疗方法,可充分排出胸腔内残留的气体和液体,维持胸腔持续负压,促进肺组织复张及恢复功能。一些肺癌手术患者术后胸腔引流时间较长,增加了术后疼痛及感染发生概率,延长了住院时间,严重影响了患者生活质量[1]。调查与分析肺癌手术患者术后胸腔引流时间的常见影响因素,制定围术期护理干预计划意义重大。为此,我们将近年来在我院胸外科的老年原发性肺癌术后患者为调查对象,他们都接受了胸腔闭式引流及“术后胸腔引流时间常见影响因素问卷”调查,并依据不同引流时间分组后,比较两组患者常见影响因素分布,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胸外科的老年原发性肺癌术后患者,纳入标准:①接受了原发性肺癌肺部病灶手术切除;②ASA麻醉分级Ⅰ~Ⅲ级;③年龄≥60岁。排除标准:①开胸探查术患者;②围术期出现严重并发症患者;③出、凝血功能障碍患者;④围术期死亡患者。本文入选老年原发性肺癌术后患者169例,男性106例,女性66例,年龄60~84岁,平均年龄(66.75±12.17)岁。

1.2 方法

1.2.1 术后胸腔引流方法及拔管标准:(1)胸腔引流方法:根据肺叶切除部位于锁骨中线第2~3肋间或腋中线第7~8肋间置管,常规胸腔引流。采用24号PVC胸腔引流管插入胸腔内8cm,引流管接水封瓶,给予胸腔引流常规护理。(2)拔管标准:①24h引流液≤100ml。②液体清亮、透明。③肺听诊呼吸音清晰。④胸片示胸腔无积液、肺组织复张良好。

1.2.2 术后胸腔引流时间的常见影响因素问卷内容及调查方法:参照国内新近文献,我们自行设计了“术后胸腔引流时间常见影响因素问卷问卷”,内容包括:平均年龄、性别、吸烟指数、合并高血压病、合并糖尿病、单肺通气例数、淋巴结清除数、胸腔粘连例数、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引流管数目等13项指标。该问卷填写由责任护士负责,并在出院前完成。

2.结果

169例老年肺癌手术患者平均术后胸腔引流时间为(4.15±1.42)d,引流时间长(≥4.15d)患者82例(48.52%,引流时间长组),引流时间短(<4.15d)患者87例(51.48%,引流时间短组)。表1为不同术后胸腔引流时间的老年肺癌患者常见影响因素指标比较。结果表明,引流时间长(≥4.15d)肺癌手术患者的平均年龄、开胸手术例数、单肺通气例数、淋巴结清除数、胸腔粘连例数、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明显多于引流时间短(<4.15d)组(P<0.01,P<0.05)。

表1 不同术后胸腔引流时间的老年肺癌患者常见影响因素指标比较[n(%)]

3.讨论

原发性肺癌是常见的肺部恶性肿瘤,确诊后手术仍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其长期生存率远远高于其他方法。术后进行常规胸腔闭式引流能迅速排出胸腔内残留气和液体,维持胸腔整体负压,促进肺叶复张,消除胸腔内残腔,预防感染及改善生活质量。一般认为,开胸术后平均胸腔引流时间为 2~3d,近年来有逐渐延长之势,新近国内外报道肺癌术后平均胸腔引流时间4~6d之多。我们观察的169例肺癌手术患者平均术后胸腔引流时间为(4.15±1.42)d。长时间的引流管留置影响着患者下床活动,加剧了疼痛感,延长了住院时间,增加了感染机会,住院花费也随之增高。因此,调查与分析老年原发性肺癌患者术后胸腔引流时间的常见影响因素,制定围术期护理干预计划意义重大。本研究结果表明,引流时间长(≥4.15d)肺癌手术患者的平均年龄、开胸手术例数、单肺通气例数、淋巴结清除数、胸腔粘连例数、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明显多于引流时间短组。这些数据提示,年龄偏大、开胸手术、单肺通气、淋巴结清除数多、胸腔黏连、手术时间长和术中出血量多都是肺癌手术患者术后胸腔引流时间长的常见影响因素。国内同行一些类似调查[2~4]结论与本文相同。临床一线胸外科室医护人员可根据本文上述发现,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计划。

猜你喜欢

胸腔围术原发性
胸腔巨大孤立性纤维瘤伴多发转移1例
NEAT1和miR-146a在结核性与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肾结石围术期针对性护理应用
个性化护理在老年白内障围术期病人中的应用观察
8种针灸疗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网状Meta分析
原发性肝癌癌前病变中西医研究进展
围术期舒适干预应用于口腔颌外科的效果
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的围术期处理
原发性肾上腺平滑肌肉瘤1例
颅内原发性Rosai-Dorfman病1例影像学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