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护理中的应用

2019-01-14邵金慧唐宏玉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18年6期
关键词:围术胆囊腹腔镜

邵金慧 唐宏玉

目前,微创手术因创伤小、恢复快及并发症少等优点广泛应用于临床外科手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随之成为胆道外科常用手术之一[1]。老年患者各器官生理机能下降,应激反应减弱,进行优质护理可促进患者康复[2]。快速康复外科(FTS)是一种创新护理理念,可降低患者的创伤应激反应,减少术后并发症及缩短治疗护理时间[3]。相关研究[4~6]提出可将FTS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护理当中。本研究将FTS应用于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围术期,临床效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8月至2018年8月于我院择期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6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60~85岁,平均年龄(71.2±9.7)岁;病理类型:胆结石15例,胆囊息肉10例,胆绞痛5例。观察组男性15例,女性15例;年龄60~85岁,平均年龄(72.3±10.7)岁;病理类型:胆结石12例,胆囊息肉12例,胆绞痛6例。两组性别、年龄及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性佳。

1.2 方法

1.2.1 对照组行肝胆外科常规护理,术前12h禁止饮水、进食,术前1d晚上口服导泻药做肠道准备,术后持续输液2~3d,待患者肠胃功能恢复后进食、饮水,早期下床活动由患者自愿进行。

1.2.2 观察组行FTS护理方案,具体如下。①术前:术前1d晚上给予患者心理辅导,给予患者手术信心,简单讲述手术流程,避免恐慌等负面情绪影响手术效果。术前6h禁食,2h禁饮。避免患者在术中出现脱水或低血糖等情况,一般患者术前晚口服10%葡萄糖注射液1000ml,术前2h口服10%葡萄糖注射液500ml,糖尿病患者饮温开水。术前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吹气球及有效咳嗽咳痰等呼吸功能训练,每次10~15min,每日2~3次。②术中:进入手术室后,将室内温湿度调节至最佳,全程做好保暖护理,确保患者的体温保持在35℃以上,检测心电监护系统,确保静脉通道通畅,并给予心理支持。③术后:鼓励患者在麻醉苏醒后咀嚼口香糖锻炼咀嚼功能,促进胃肠道功能的恢复,每日5次,每次20min。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给予静脉镇痛治疗,亦可采用非药物方法缓解疼痛,如肢按摩、听轻音乐、适当聊天分散注意力等。严密观察患者血压及心率等基础生命体征。麻醉清醒后即饮温水10ml,若无腹胀腹痛恶心呕吐,逐渐增加至20~40ml,每30min1次;第2天进少量流食,饮温水500ml;第3天增加半流食量,饮温水1000ml,第4天继续增加半流食量,饮温水1500ml,逐步恢复至正常饮食。术后6h内指导患者在床上进行翻身、抬臀、排便,每个动作每次做5~10个,每天3次;术后6h指导患者下床活动,活动顺序按照床上坐起、床边坐起、床边站立、行走、病房走廊内行走进行,逐步增加活动量,过渡到自由活动。上述活动均需观察患者体力恢复情况,循序渐进,以患者能耐受为度。在患者出院时给予饮食指导、运动和休息指导,告知患者要定期复查以及伤口的护理方式等。

1.3 观察指标 ①围术期临床指标:手术时间、首次下床时间、肛门排气时间、首次进食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及住院天数。②检测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d及术后3d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数(GRA)、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及皮质醇(FC)水平。③观察两组术后并发症情况,主要包括胆漏、腹腔积液及切口感染等。

2.结果

2.1 两组围术期临床指标比较 观察组手术时间、首次下床时间及排气时间等临床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围术期临床指标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两组术后生化指标比较 两组术后1d、术后3d的生化指标水平均明显优于术前(P<0.05),观察组术后1d、术后3d的生化指标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2 两组术后生化指标比较

注:与本组术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术后1d比较,#P<0.05;与对照组术后3d比较,△P<0.05。

2.3 两组术后并发症情况 对照组术后胆漏1例,腹腔积液3例,腹腔出血1例,切口感染2例,发生率达23.3%;观察组术后腹腔积液1例,切口感染1例,发生率达6.7%,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众所周知,微创手术的应用大幅度提高了外科疾病的临床疗效,例如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已成为胆囊疾病最主要的手术方式。虽然微创手术对患者伤害小,但患者术后仍存在不同程度的应激反应和功能紊乱。FTS理念的核心理念是减少围术期的应激性,并针对围术期存在的应激原做出相应措施,将手术造成的生理和心理上的创伤降到最低,从而促进患者术后快速康复。老年患者普遍存在器官机能衰退、认知能力下降,保证围术期的安全是外科医生重点关注的临床问题。本研究对6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实施了FTS护理,并与未实施FTS的患者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围术期各临床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这是由于FTS的实施将术后饮水、进食及活动时间都往前推移。术后早饮水、进食有助于患者肠蠕动及肛门排气,首次排便时间随之提前,住院天数随之缩短,进而降低患者住院费用,与张海燕[7~9]等研究结果一致。虽然腹腔镜手术能避免一部分传统开腹手术带来的不良反应,但手术过程仍分泌一定量的应激激素,例如促肾上腺素和糖皮质激素。WBC,GRA,IL-6及FC均能反映机体应激反应状况,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3d的WBC,GRA,IL-6及FC值恢复更快,可见FTS能有效降低手术造成的应激反应,考虑是因为采用的全身静脉麻醉阻断了交感神经兴奋,从而有效抑制机体的应激反应[10,11]。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再次证实FTS实施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将FTS理念应用到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的临床应用较佳,尤其对于老年患者能够更为有效地促进术后恢复、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可见该护理模式是安全、经济、有效的,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围术胆囊腹腔镜
致敬甘肃省腹腔镜开展30年
肾结石围术期针对性护理应用
个性化护理在老年白内障围术期病人中的应用观察
儿童双胆囊畸形伴胆结石一例
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经胆囊后三角解剖入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可行性
改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用于胆囊良性疾病中的效果观察
围术期舒适干预应用于口腔颌外科的效果
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的围术期处理
旋切器在腹腔镜下脾切除术中的应用体会
腹腔镜肝切除术中出血的预防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