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导学案问题设计

2019-01-14江苏省宝应县安宜实验学校赵红兵

作文成功之路·小学版 2019年1期
关键词:学案核心素养

江苏省宝应县安宜实验学校 赵红兵

新课程标准不仅要求学生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还要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形成自己的见解。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学科,对语文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尤为重要,小学语文在小学阶段的学习中占据着很大的比重,通过学生们进行系统的学习,能够让学生们的语文核心素养和自身的文化修养得到显著的提升,并且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们的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伴随着新课改的贯彻以及落实,小学语文的发展迎来了新的历史机遇,老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要积极的采取新颖的教学手段,不断的提升学生们的创新思维,并达到良好的效果。

一、要有明确的指示性,以问题导引思维

老师在给学生们创设导学案问题的时候,只有问题具备明确具体的特点,才能够为学生们明确一个思考的方向,进而领悟到更多的知识。在目前的情况下,老师进行语文授课一方面是要让学生们积累更多的知识;另一方面也要让学生们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实现前所未有的提升,把学生们的语文核心素养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和水平。语文导学案是老师写给学生们看的,在这样的情况下,老师所设计的问题要与学生们的学习特点兴趣爱好紧密结合,既要做到有效梳理教学内容,又要让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之中做到有的放矢,明确重点。并以此为基础,最终达到提升自身综合素养的目标和要求。比如,老师在设计《小英雄雨来》的导学案的时候,老师要紧紧抓住雨来的英勇机智这个特点为出发点,给学生们以明确的指示,让学生们通过运用导学案,一方面提升了自身的学习积极性,在学习之中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另一方面也要为学生们更加容易的理解文章提供方便,为学生们的后续学习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二、要有整体的统领性,以问题提纲挈领

老师在进行授课的过程之中,为了能够强化对于语文核心素养的认知,应该对语文核心素养的要求进行精准的区分。在这样的情况下,老师在给学生们设计导学案的时候,不管是以关键词作为切入点开展授课,还是抓住具有支架性的核心问题切入,都是十分必要的。这二者所具有的共同点是:作为导学案的问题必须能够让学生们的思维最大限度的调动起来,与学生们的核心素养实现完美的契合。从整体着眼,要能够起到统领作用,具有提纲挈领的意义。比如,在有的时候,老师可以以一两个字为关键点,设计具有统领性的问题,最大限度的降低学生们学习的难度,进而使学生们的成绩实现稳步的提升。比如,学生们在学习《桂林山水》这篇文章的时候,老师就可以提炼出课文之中的关键词,并把关键词当成课程导学设计的重点,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让学生们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握文章所讲解的重点内容,减少学生们学习过程中可能的阻碍,提升了学生们学习的效率,能够给学生们产生十分深远的积极影响。

三、要有一定的探究性,以问题引领探究

在进行语文教学的过程之中,最为关键的要提升学生们的语文探究能力。因此,老师可以在设计导学案的时候,给学生们融合进入一些指示性的问题,能够让学生们对课文的认知感实现前所未有的提升。“在语文导学案中,探究性问题的设计要以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为总目标,从文本特点出发,挖掘提问点,引导学生从多个层面进行探究性阅读。”

第一,是要进行替换设问,在对课文之中的语句进行分析和品味的时候,我们常常可以采取替换设问的形式,来进一步深化和理解作者创作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和出发点,进而对文章的把控更加得心应手。第二是要在浅处进行设问,由于学生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对那些通俗易懂的句子可能不会留下太深的影响,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了有效的改变这样的局面,老师可以在浅处给学生们进行设问,让学生们对那些浅显的句子也能够做到细细品味,慢慢打磨。

四、结语

总而言之,老师在给学生们进行导学案设计的时候,最为关键的就是要把培养学生们的综合素养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给学生们设置最为恰当的导学案,让学生们的综合能力实现巨大的飞跃,进而成为符合社会需要的综合性人才。

猜你喜欢

学案核心素养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用导学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乡愁导学案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