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扣准语感训练点 提升语文学习力

2019-01-14福建省安溪县感德镇霞庭小学陈嵘嵘

作文成功之路·小学版 2019年1期
关键词:白求恩做手术伤员

福建省安溪县感德镇霞庭小学 陈嵘嵘

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而要落实语言文字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在阅读教学中,有效的语感的训练就应扣准语感的训练点,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力。

一、扣准对比点

比较是一切理解和一切思维的基础,也是对学生进行语感训练行之有效的方法。课文中往往有许多表情达意比较深刻的词和句,若教师能抓住这些关键点和重点句,进行有效的增添、删减、调换等不同形式的比较分析,考究精思,不仅能使学生深入地理解课文的内容和主题,而且可以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

例如,一位老师在执教《手术台就是阵地》中,是这样抓住“白求恩仍然争分夺秒地给伤员做手术,做了一个又一个”这一句训练学生的语感。

1.读屏幕上的三句话两遍,看哪句话是文中的原句。

A白求恩给伤员做手术,做了一个又一个。

B白求恩争分夺秒地给伤员做手术,做了一个又一个。

C白求恩仍然争分夺秒地给伤员做手术,做了一个又一个。

2.思考:想想这三句话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哪句写得最好?

如此,通过引导学生比较分析,让学生明白第二句“争分夺秒”这个词写出了当几发炮弹落到小庙前的空地上的时候,白求恩所以“争分夺秒”是为了多抢救一些伤员。让学生明白第三句“仍然”一词的绝妙,写出了当敌机在手术台周围不断轰炸,当火苗向手术台扑来时,白求恩还是和刚才一样“争分夺秒”地给伤员做手术,更能表现白求恩对工作高度热忱负责的态度。

二、扣准想象点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语感是人的一种心智技能,是“感性和理性相统一的一种悟性”,它是建立在对语表意义的感受基础之上的,是对语表意义感受的转化、生发、拓展。因此,语感同想象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所以,训练学生的的语感,要指导学生凭借语言文字的描述,通过想象,在脑海里浮现出课文中所描写的艺术形象来,使其置身于一种如见其人、如视其物、如临其境的状态中。

如学习《趵突泉》第三自然段,可以在引导学生了解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想象:冬天的趵突泉的“神秘的境界”。使学生真切地领会冬天的趵突泉,犹如被一块白纱给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那“泉上一片热气,白而轻松”;那热气“白”与水藻“绿”彼此映衬;那轻软飘荡的白色水气亲吻着“深绿的长长的水藻”,拥抱着四周的景物,周围的一切时明时暗,若有若无。使学生对语言的感受理解与情景的合理想象揉为一体,因为语感的训练培养不仅来自学生对语言的感知,更来自对它的语表意义和隐含文的关系的想象。

三、找准朗读点

“语感的训练过程主要靠读,特别是朗读。”因此,在语感训练中,教师要凭借声情并茂的课文,有意识地指导学生朗读,使学生在朗读中揣摩语句的意思和语气,欣赏文中的用语和句式,感知课文用词的准确、造句的生动、布局的巧妙、情境的感人等,进而对文章的内容产生真切敏锐的感受。

如《倔强的小红军》中陈赓和小红军的对话,教学时教师相机指导朗读,采用范读、仿读、个别读、齐读等形式,让学生在读书中读出其语调:①小红军“满不在乎地说”,读时语气应在平和中体现坚决不可动摇的态度,透出一股倔强气;②陈赓“命令的口吻”,语气要坚决,快而有力,表现出首长对战士的关爱之情。这样,在朗读中让学生通过角色的变换、心理的揣摩,引导学生入其境、通其心、感其情。

四、抓住生活点

语文源于生活,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泉。“要求语感的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揣摩,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中去。”(叶圣陶语)课文中的内容、时间,作者的感情和学生所生活的时间、情感虽有一定的距离,但事物总是有联系的,总有一定的相通之分。我们要从这相通之处着手,千方百计地唤起学生的回忆,调动他们的生活经验,知识积累、情感体验等,使作为第二信号系统的语言同第一信号系统的现实刺激物有机联系起来,从中获得较具体的语感。

如《要下雨了》一课中的“潮湿”一词,学生不好理解,我们可让学生说一说要下雨时,对空气等事物的感受,对“潮湿”就有切实的感受。

总之,语感的训练应润物细无声的融入阅读教学之中。课堂上,教师应结合学情,深入解读教材,从教材中挖掘语感的训练点,学生的语文学习力才能实现真正的生长。

猜你喜欢

白求恩做手术伤员
机器人给“二师兄”做手术
伤员转运
——担架介绍及简易担架制作与使用
封二:English Corner·英语角
陪陆龟做手术
武警新兵在训练的过程中训练伤急救到院内急救的救治过程
王俊秀:村民们心中的“白求恩”
李克强 全力组织抢险救援和救治伤员
白求恩给聂荣臻的最后一封信
白求恩纪念歌
蓝色生命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