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画面想象:为文本解读铸就牢固的基石

2019-01-14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木渎实验小学

作文成功之路·小学版 2019年1期
关键词:羚羊奇迹想象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木渎实验小学 唐 恩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教师不应以自己的解读来替代学生的感知。这种个性化的行为就包含了阅读方法的个性化。为了顺应学生直观性思维的特点,教师就可以着力通过想象画面的方式来引导学生的阅读实践,让学生形成丰富而独特的阅读感受和体验。所谓“想象画面”看似简单,其实蕴含着丰富而复杂的结构原理,即凭借教师对语言文字进行的心灵揣摩,对思维意识中的画面进行信息的加工与处理,将文字所描述的画面进行多维度地拓展与再现。笔者就以《生命桥》一文的教学谈谈自己的一些实践与思考。

一、转换提炼,在画面想象中深入主旨

文本的语言是枯燥的,在没有任何主观意识参与的情况下,就是一个机械的客观。一旦语文教学将学生的意识引入其中,这一客体就会逐步散发出它独特的价值和信息。因此,我们需要引导学生尝试在初步理解的基础上,不断激活学生的思维特征,引领学生在形象化思维的支撑下,不断揣摩文本语言的线外之意,品析其所裹挟的丰富意蕴,更好地促进了学生核心能力地高效发展。师:请同学们闭上自己的眼睛,聆听着音乐,回忆刚才你所读到的课文,你好像看到了怎样的画面?生1:我眼前好像看到了老羚羊和年轻羚羊共同飞跃在山涧上空的画面。生2:我好像看到了羚羊们都非常焦急,因为有狩猎队在后面追赶他们。生3:我好像看到小羚羊飞越出去的轨迹,那就是生命桥。师:看到了这些画面,你们的脑海中涌现出一个怎样的词语呢?生:我想到了“奇迹”;生:我想到的是“希望”;生:我觉得这是神圣的画面。

【反思评析】相对于理性的抽象思维而言,小学生更善于运用具体的感性思维来思考和解读文本。因此,运用画面想象的方法,就是要将原本抽象的语言文字转换成为形象而直观的画面,深化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性感知。学生在已经自主性阅读课文的基础上,通过闭上眼睛,音乐渲染的方式来重新对课文的内容进行回顾与提升,将具体可感的画面转化成为鲜活的认知,深化了学生对文本的深入感知。就在学生思维中浮现出一帧帧的画卷时,教师通过进行提炼和概括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印象和感受,使得学生原有的认知在感性画面的支撑下逐步朝着理性的深度迈进,一下子就契合了课文表达的主旨,起到了较好的升华之效果。

二、实践表演,在画面想象中直抵内核

师:这篇课文讲述了在动物身上的一个奇迹。在课文中哪些地方让人觉得这是一种奇迹呢?请同学们带着自己的思考,到课文中去寻找,可能是一个画面,可能是一个词,一个汉字,甚至是一个标点符号。生:我所看到的奇迹是,小羚羊这一蹬,虽然迎来了自己生存下去的希望,但却使得老羚羊跌入了山涧,这就是奇迹。师:好一个有价值的发现。请同学们全部起立,一起来做做这个“蹬”的动作,你们现在蹬的已经不再是地面,而是老羚羊的后背啊!生:我实在蹬不下去了。我不忍心看到老羚羊就这样跌入山涧。生:我觉得老羚羊好可怜啊!生:我觉得老羚羊不是可怜,这是他们自己的选择,我觉得是可亲可敬,他们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毫无顾忌地牺牲自己,真的很了不起。师:所以这一蹬就是一个奇迹。

【反思评析】教师在学生初步阅读文本的基础上,将教学的关注点聚焦在文本寻找“奇迹”的依据上,这一环节中,教师的处理独居个性,别出心裁,但又是顺理成章的。看似让学生进行的即兴比表演,其实正是教师自身教学智慧的一种体现。学生在初步理解“猛蹬”一词之后,就将充分调动学生的身体,让学生深入想象现在蹬的已经不再是僵硬的地面,而是老羚羊的后背,这样的转化无疑将学生对课文的认知转化为了形象的表情和深入的动作,学生在一边表演,一边想象的过程中,感受小羚羊喜悦中的悲伤,体悟着老羚羊痛苦中的欣慰。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品味的已经不再是僵硬的文字符号,而是文字中所洋溢的鲜活情感和可感的生命气息,让学生真正走进了文本的内在世界,起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绘画展现,在画面想象中发展能力

师:“试跳成功”也是一个感天动地的奇迹,请同学们阅读这个段落,你们有什么想说的吗?生:课文中有一个词,“秩序井然”,我觉得这是一个奇迹。面对死亡的威胁,它们一点都没有慌乱,而是精诚团结、无私奉献。师:生命桥的画面已经在文字的描述中展现了出来,谁看到了这样的画面,说说你看到的画面,并到黑板上划一划。生:(边说边画)小羚羊凌空飞起,这是半个“桥面”;然后老羚羊也跟着飞起来,到了中间的时候,小羚羊蹬在老羚羊的后背上,老羚羊直线一般地望山涧中坠落,这就是“桥墩”;紧接着,小羚羊借助蹬的力量前对岸的悬崖边飞去,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生命桥”。师:同学们,让我们在脑海中勾勒出这样的“生命桥”,用朗读的方式将这样的感受呈现出来吧!

【反思评析】这篇文章是作者拥有了丰富阅历之后创作而成,不仅内涵丰富,而且思想深刻,并不是四年级学生轻松就能领悟的。在教学中,教师通过“想象画面”的方式巧妙地化难为易,借助于学生的形象化思维深入到文本的内在主题中。学生在教师的点拨下,通过读读文字、画画弧线,让隐藏在文本字里行间的无形之桥,变化成为了清晰可见的有形之桥,真正理解了生命桥所裹挟的丰富意蕴,更窥探到了老羚羊无私奉献和舍己为人的高贵品质。

总之,在这样的训练过程中,学生逐步养成画面想象的意识和能力,通过自身的语言进行展现和描述,不仅可以有效地深化文本,同时也相机地历练了学生的表达素养,形成“一通百通”的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羚羊奇迹想象
诗的惊讶、神秘或奇迹
快乐的想象
小羚羊的疑问
细观察 多想象 善表达
两只猎豹
什么构成了奇迹
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为拥抱付费
猎豹与羚羊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奇迹并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