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019-01-14姜中勇

小学科学 2019年4期
关键词:课文内容小学生教学模式

◇姜中勇

语文是在基础教学中最重要也是最基础的学科,因此怎样学习好语文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所有的学习方法中,兴趣是语文能否学好的关键。作为小学语文老师不能一味地强制学生的背诵、识字、理解课文内容等,而要关注学生是否对语文课堂学习具有学习兴趣。笔者根据自己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的经验,浅析如何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一、引言

正如杨振宁所说:成功的秘诀在于兴趣。作为小学语文老师,我们授课的主体是小学生,小学生这类个体十分独特,在对于他们的教学中,我们不能过于死板,而要讲究趣味性与知识性并存,要将知识在愉快的氛围中传输给小学生们。小学生年纪小,天性好动,思维活跃,因此如果小学语文的教学只是平铺直叙地传输课文内容,得到的效果肯定不尽人意,那么就必须要在教学学习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

二、提高小学生语文课堂学习兴趣的重要意义

(一)学习兴趣是提升成绩的关键

孔子曾经在论语中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的意思是,知道怎么学习的人比不上喜欢学习的人,而喜欢学习的人,不如以学习为乐的人。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兴趣是学习的关键。作为语文老师,我们不能好将教学内容死板地传输出去,应该用一种寓教于乐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一种快乐的氛围中学习,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二)改变教学模式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老师就只是传道授业的人,而学生则是负责倾听和接受知识,这就让语文课堂变得死板,枯燥无味。改变教学模式,让小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这样不仅有利于增强他们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更有利于他们对于课程内容的理解和吸收。

(三)老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主观能动性

在语文课堂中,如果语文老师只负责向学生灌输课本内容,这样就会让课堂氛围变得死板,而学生自然也没有语文学习有兴趣,此时语文老师就要发挥作用,带动课堂氛围,让教学变得生动有趣。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学生被教师的授课内容所吸引,就会激发出潜在的求知潜力。语文教学也是这个道理。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授课过程中,应充分展示自己丰厚的知识,用充满动感和艺术美的语言来讲授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应积极组织有意义的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语文的内在魅力,从而加深对语文的深深情感。

三、如何增强学生对语文科目的学习兴趣

(一)尊重小学生性格天性

小学生是指7到13岁的儿童,此时他们正处之心智尚未发展完全的时期,思维活跃活泼好动,此时老师不能遏制他们的天性发展,反而要将他们思维活跃的这一特点运用到语文学科的教学过程中。适当地调节课堂学习氛围,让教学过程变得不再死板,让他们在学习中不断思考从而达到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例如,在上《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这一课时,首先在班里组织科技实践活动,让学生们在活动中思考,两个铁球到底为什么可以同时着地,然后让学生们在活跃的讨论中展开这一课的学习。学生们的兴趣在实践中被充分激发后学,语文教学的开展,就自然而然地变得容易,学生们也对语文学习更加感兴趣,教学质量也因此提高。

(二)采取不同的教学模式

就一般的教学模式而言,大部分都是老师直接讲解课文内容,学生只负责在课堂内接受老师传输的课文内容及其相关知识,这样的教学过程太死板,不利于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因此我们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模式来增强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进行《走遍天下书为侣》这一课文内容学习时,可以在前期组织一系列的读书讨论活动,或者举行演讲比赛让学生参与进来,由此就可以将本文的课文内容活跃地导入到课堂中来。在课堂教学中,可以让学生们在课堂上讨论在读书讨论活动中产生的感想,从而活跃课堂气氛,开拓学生思维。在课堂教学完毕之后,可以让学生在家庭作业中叙述从活动中学到的内容,以此来巩固课堂教学。在家庭作业收上来后,语文老师可以针对学生在作业中提出来的问题进行解答。在学生一次次的提问以及老师解答问题的过程中,达到完全熟悉课文中心思想的目的。

(三)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负责引导。因此,在课程开始前可以布置相关任务,让学生了解课文主旨大意和作者的思想,譬如在上《古诗词三首》这一课时,在课上对这些山川河流等优美风景的图片进行赏析,当场提问,让学生直接描述图片内容,活跃课堂学习氛围。在对三位诗词作者进行介绍时,先让学生通过课前预习谈一谈他们对三位诗人的了解,之后老师可再进行补充,让学生们对诗词作者有深刻的了解。针对诗中描写的敬亭山、洞庭湖和江南美景,老师可以从网上搜索相应的视频当作额外的教学内容,让学生谈一谈看到视频后自己的想法,由此了解作者写诗时的心境和想法,增加教学的趣味性,使课堂教学更加具有生动性。课后可以组织学生对诗中描写的壮丽风景和优美用词进行仿写,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四)积极开拓学生思维

在语文学科教学过程中有很多知识都与生活息息相关,老师要在教学时积极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出现的各种现象和问题。在讲解课文内容时,老师提出的问题,要让学生自己主动的讨论解决,不能一味地等着老师提供思路和答案,从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小学生因为年纪小、思考慢,所以在课堂中易走神,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合理设置悬念,引人入胜,让学生产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语文几乎伴随人一生的成长,语文老师必须在这个关键时期,给小学生打好基础。语文老师要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目的开展教学内容,共同解决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所有问题,让学生真正做到了解语文、喜欢语文。

猜你喜欢

课文内容小学生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必修4 Units 1—2课文语法填空
必修4 Unit 5课文语法填空
必修3 Units 3—4课文语法填空
必修4 Units 3—4课文语法填空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我是小学生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