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条件下高校辅导员能力素养的提升与工作创新

2019-01-13杨丽娜张宇峰

经济研究导刊 2019年35期
关键词:素质提升工作创新高校辅导员

杨丽娜 张宇峰

摘   要:信息化條件下对高校辅导员素质和能力有全新的要求,必须切实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和重视,注重提升政治辨别力,不断提高网络交流能力,用心钻研信息化条件下语言和文字表达技巧,努力构建与学生在网络中平等交流的平台,紧跟知识变化、更新的时代步伐。高校辅导员必须做大学生的保护者,关心和关注大学生的思想动向;做学生的贴心人,与学生保持沟通和交流;做大学生的引导者,引导学生接收正面信息。

关键词:信息化;高校辅导员;素质提升;工作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9)35-0086-02

当代大学生都希望得到辅导员的尊重,希望辅导员能够倾听、理解他们的想法,并得到认同。而辅导员与学生接触最直接,学生特别渴望能和辅导员成为平等交流的朋友乃至知己。为更快速地融入学生群体,辅导员需要学习学生的语言和交流方式,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引导,其角色定位也必须从一名“教育者、管理者”转变为容易被学生接受和信服的“知心人”,做学生成才路上的领路人。

一、信息化条件下对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的要求

(一)辅导员必须切实加强对信息网络条件下思想教育的认识和重视

在一些辅导员的认识中,思想教育无非是找学生谈谈话、聊聊天,面对面的语言交流,而信息网络这种新型的沟通方式在一些辅导员看来只是远程通话的辅助手段,只是一种娱乐、放松的游戏工具,和大学生思想文化教育联系不大;有些辅导员思维观念陈旧、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不强,对网络一知半解,平时也不愿融网、学网、用网;在日常工作中,部分辅导员往往对网络的整体认识和作用不甚了解,对利用网络平台资源进行学生工作不够重视。所以,高校辅导员必须加深对网络的认识,利用网络开展学生工作,重视程度不够的原因往往来源于对网络环境下思想文化工作认识上的不足,而认识上的不足来自辅导员对于网络本身了解上的浅薄,必须从对网络的了解入手,了解网络的产生、发展脉络、功能作用和贡献,认识到网络较之于传统媒体的优势,感受到网络给人们的沟通交流带来的便利。一个对网络的作用有过深刻体会和充分了解的人,绝不会轻易漠视网络在效率和效益方面做出的贡献,在对网络有一个全面、清晰、正确认识的基础上,加强对网络的重视程度,网络是有效开展大学生思想文化教育的前提和先导。

(二)辅导员必须注重提升信息化条件下的思想辨别力

目前,西方国家对我国国民特别是大学生进行西方思想的灌输,面对严峻的网络宣传攻势,辅导员在网络信息面前应具备的敏锐的政治辨别力则尤为重要。网络是各国进行政治宣传的新阵地,网络信息传播无国界,不同观点和思潮扑面而来。辅导员必须时时关注学生经常浏览的网页信息和学生群体间公开的网络交流内容,及时发现错误的政治观点和偏激的言词,进行辨别筛选,为后续有针对性地开展学生思想引导争取时间。因此,信息网络条件下辅导员必须具备敏锐的政治辨别能力,以面对西方国家对我国尤其是针对大学生发动的思想教唆和意识渗透,切实保障学生工作的纯洁性和政治方向。

(三)辅导员必须不断提高信息化条件下的网络交流能力

高校辅导员必须用心钻研网络环境下语言文化表达技巧。在高校思想工作中,辅导员往往是通过与学生的言语沟通中获悉学生的思想实际的。沟通不仅仅是信息的编排、传达、接受、理解与反馈的过程,还包含情感的交流、思想的碰撞、目标的修正等复杂因素。与学生的思想沟通都必须是触及心灵的交流,激发学生深层思考的交流。辅导员必须重视自身沟通能力的提高,清晰、简练、敏锐、透彻的语言表达能力极为重要,在学生在思想沟通交流中,思想认识才能提高,对辅导员的工作才能信服和肯定。如今的网络语言诙谐幽默、时代感强,不仅通俗易懂而且体现着当代年轻人的活力。辅导员与学生的网络交流中,合适地添加使用紧跟潮流的网络用语,不仅能提升话语和文章的吸引力,激发起学生兴趣,效果往往事半功倍。在网络文章中,可把深奥、难懂的古语、外来语代之以浅显、大众化的语言表达,让学生在明白道理的同时也深刻感受到辅导员的良苦用心。学生的喜欢、肯定和赞服是辅导员开展任何形式教育活动的“绿灯”和“通行卡”。因此,辅导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网络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展现出一个文化底蕴足、气质形象佳、时代潮流感强的形象。

(四)辅导员必须努力构建与学生在思想上进行信息交流的平台

传统条件下,辅导员开展学生的思想文化工作采取的是灌输型模式,辅导员传统的“家长式”作风使师生间存在一层无法冲破的隔阂,造成了一些大学生在遇到思想、情感等方面问题自身无法解决时,不愿或很少向辅导员倾诉并寻求帮助;而辅导员由于不知情而无法掌握第一手的情况,窥探不到学生内心的想法,往往错过了解决问题的最佳时机,使学生由于没有得到及时引导而在日后产生心理问题埋下了隐患。网络的隐秘性和自由性使得谈话双方在地位上趋于平等。因此,辅导员利用网络进行学生工作时必须充分认识到这一特点,网络交流中与学生地位上必须基于平等,心态上要趋于平和。只有平等、自由、心与心的沟通才能洞悉学生内心的真实想法与感受。辅导员作为大学生学习、生活和思想方面的答疑者和解惑人,要借助网络平台,以“网友”的身份与学生互换心声,在获悉学生思想实际的基础上进行引导、帮扶以解决问题,在网络中与学生建立并巩固联系。

(五)校辅导员必须善于化解网络舆论中存在的潜在危机,紧跟网络知识更新的时代步伐

网上内容丰富多彩,时时在更新,舆论的方向复杂多变,辅导员在参与网络交流的同时必须学会并掌握如何及时有效地控制学生的网络舆论方向。网络舆论的力量是巨大的,网络传播的快速性使一条信息瞬间便可在学生中间形成强大的舆论风暴,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而任其发展下去,造成的影响将不堪设想;有时一篇意义深刻的文章也可以迅速在网络中得到转载。辅导员必须以普通网友的身份发表言论评论其观点,阻止过激的言论在学生中造成不好的影响。

不断学习和善于学习是思想政治教育得以永葆生命活力的灵魂。作为辅导员,应视学习为己任,乐于在书本中学,善于跟身边同事们学、向周围学生学,不断更新思路、创新思维,切实满足信息网络条件下对辅导员自身素质的新要求。

二、信息化条件下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创新

(一)辅导员在学生工作中必须做学生的保护者:关心和注视学生的思想动态

辅导员对大学生在网络中的信息交流不要给予过多干预,而是履行管理和维护的职能,时刻关心和关注每位学生思想的最新动向。在辅导员融入班级之初,必须尽早加入班级群。在群中不要过多地发表意见,不轻易在群中发号施令,进行言语说教,而只是把这些平台作为了解学生思想动态的窗口,让学生在群里敢于自由发言。一些大学生不愿主动与辅导员沟通,所以辅导员必须尽可能地添加所带班每位学生为某一网络平台中的好友,保持每天登录与学生已建立联系的联络平台,浏览学生的更新内容,了解和关注学生当前的学习、生活状态,洞察学生的喜乐哀愁、思想动态。

(二)辅导员在学生工作中应做学生的贴心人:与学生保持思想文化沟通和交流

为更好地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辅导员需要做到贴近学生,借助在学生中广泛使用的沟通平台,善于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沟通方式拉近师生间沟通的距离。为适应时代趋势,辅导员应密切关注学生的实际生活,辅导员要主動学习和使用他们喜爱的网络语言,使学生更加容易接受这些内容。此外,在使用网络语言时,要注意语言使用的准确性,将信息内容表述清晰完整,斟字酌句,避免学生理解错误或产生歧义。

针对学生在网上提出的有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问题,产生的疑虑,辅导员应努力做到及时回复和应答。否则,学生容易因为长时间没有得到老师的反馈信息而对老师产生不信任感,以至不再愿意主动与老师交流。针对学生的困惑,辅导员应提供尽可能多的帮助,同时辅导员要对学生的信息隐蔽性进行严格的保护。学生在与老师单独进行沟通时,通常是不便于在群中发布的带有私密性的问题。老师给予学生答复时,也要尊重学生的沟通方式,单独与之联络。

为保持与学生交流的畅通和具有针对性,辅导员可以根据学生特点和需求,设置不同的交流群:根据学生干部的分工,通过建立不同学生干部群,便于老师向群中全体学生发布信息或是交流工作心得,方便学生便利地与老师或群中的其他同学分别交流,使辅导员能够更好地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促进学生思想工作的开展。

(三)辅导员在学生工作中必须做学生的引导者:引导学生接收积极文化

目前的多数信息平台都具有较强的时效性和互动性,可以在第一时间传播思想、交流观点、记录生活等,是传统信息平台无法比拟的。当前社会热点信息深刻地影响着学生的意识形态。大学生喜欢接受新生事物。学生在微信中通过文字、语音或两种功能相结合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不但为学生自身的工作与思想交流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也为师生关系提供了新的平台。在班级群的管理中,辅导员必须有意识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建立共同的目标,形成共同的利益和荣誉感,发挥学生思想文化教育中的组织力量作用,调动群中每位成员的主观能动性,打造班集体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辅导员必须不断提升思想素养,必须拥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和辅导员的政治思想责任感,对学生起到榜样作用,给予学生积极正面的思想文化引导。

参考文献:

[1]  谭仁杰.网络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4.

[2]  周向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创新[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11.

[3]  王来法.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新探索[M].杭州: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素质提升工作创新高校辅导员
关于国有企业工会工作创新的思考
高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创新与实践
媒体融合下广播电台编辑工作创新研究
人力资源管理者素质提升研究
新时期舞蹈编导素质的提升
心理学在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应用分析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浅析儒家思想对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作用
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素质提升探索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