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技术应用

2019-01-13郭旭宏

魅力中国 2019年30期
关键词:分层裂缝混凝土

郭旭宏

(湖南洪山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湖南 长沙 410000)

一、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概述

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是指根据一定的比例,将水泥、砂、石等材料与水和一定的添加剂进行充分的搅拌,使其混合在一起形成混凝土,再在建筑工程中特定部位将混凝土进行浇筑搅拌的施工技术。由于混凝土结构在我国的建筑工程中应用较为广泛,因此,混凝土浇筑施工广泛的存在于建筑工程的施工中。要想保证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必须做好混凝土的浇筑施工,正确合理的运用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但现阶段,我国的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使得浇筑工程和混凝土结构的质量难以保证。基于此,必须从实际情况的基础上,不断研究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保证混凝土结构和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

二、混凝土普遍的浇筑施工技术

(一)全面分层浇筑技术

这种方法大多数情况下用于不需要太高的技术,同时建筑规模小的工程中,采取这种方法时,需要按照从上往下的顺序实行。应用这种方法实施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需要先做好第1层的浇筑工作,之后再实施第2层的浇筑工作,如果第1层的混凝土初凝状况不良,则要实施持续的混凝土浇筑工作。使用全面分层浇筑这种方法实施浇筑的过程中,要保障混凝土的浇筑质量,其建筑结构平面的大小不能超过标准的区间,同时按照从短到长的原则实施浇筑。

(二)分段分层浇筑技术

这种方式在大部分情况下用在建筑规模比较大,同时长度比较小的混凝土浇筑结构中。其在实施浇筑期间,是从底部开始实施浇筑工作的,一般情况下,在底部混凝土浇筑到2~3m左右之后,再实施第2层的混凝土浇筑工作,接着实施对不同断层的分层浇筑。

(三)斜面分层浇筑技术

通常情况下,这种方式大部分用于斜坡度在1/3左右的建筑工程里面,同时,建筑工程结构长度如果是其厚度的三倍多的话,使用这种方法,将会取得更好的效果。使用这种方法的时候,应该首先振捣混凝土浇筑层的斜面端,完成相应的工作后,在慢慢往上面的方向实施振捣工作,当所有工作完成以后可以再重复一遍这样可以保障工程的质量。换句话来说,这种施工技术是从全面分层浇筑技术演变而来的。

三、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实践

(一)浇筑前的准备工作

应用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开展施工作业,在施工前要做好相关准备工作。具体如下:1.材料准备。从当前建筑施工实际来说,使用的混凝土,以商品混凝土为主。在材料准备环节,要做好商混凝土的质量检测。质量技术部要负责签发混凝土生产配合比,做好商品混凝土生产全过程的质量监控,确保采购的材料质量能够达到管理要求。商品混凝土进场时,要严格按照质量检测标准,做好相应指标的检验,比如坍落度等,确保其能够达到混凝土浇筑作业的要求。2.技术准备。混凝土浇筑作业中,运用分层浇筑技术,能够获得不错的效果。完成首层的浇筑作业后,在混凝土桩建设前开展第二层的浇筑作业。各层混凝土按照次序浇筑,确保作业的效率以及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开展混凝土浇筑作业前,组织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使得浇筑作业人员能够掌握技术要点,做好全过程的浇筑质量把控。除此之外,要结合技术应用的需求,准备相关材料和设施,比如混凝土材料和机械设备等,做好全面的把控。3.浇筑作业的开展,离不开机械设备的支持。开展浇筑作业前,要结合混凝土浇筑作业的具体需求,准备各类机械设备,比如振捣设备等,做好设备的性能检查,确保浇筑作业顺利开展。

(二)基础浇筑

建筑工程具有各个种类之分,所使用的建筑基础浇筑也是根据实际情况选出最为合适的一种,混凝土浇筑技术就各种使用情况可以分为阶梯状,大体积以及条形。阶梯状在使用的过程中,具体的使用原理为利用阶梯的特点,将浇筑工作以此为依据,从而避免出现裂缝。杯口柱状基础浇筑进行的过程中,需要对杯口标高实施的程度进行明确,首先应该在进行混凝土浇筑之前,促使杯口底部的混凝土达到夯实,稍等一段时间过后,再进行进一步的浇筑施工,而如果这部分工作没有良好的进行,那么混凝土的重量就会不断上升,芯模也就会随之上升。在使用大体积施工过程中,可以充分的发挥分段分层浇筑方式的优势,交接处要确保不会有缝隙。如果不能保证一次性浇筑,就可以在基础后浇带进行相应的调整,在了解明确其尺寸数据之后,对于这个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收缩或者膨胀等问题要进行严格的控制,从而避免出现更为严重的问题。在条形施工的过程中,水平距离比较大,对于这个情况需要提前做准备,在浇筑进行之前,将两侧模板进行有效的标注,与此同时,促使分段分层方式得到良好的使用,段与段之间的密度要具有保证,一般在2~3m,从而促使建筑施工的各个方面都能够得到质量的保障。

(三)剪力墙浇筑

在建筑工程施工期间,使用这种方式,通常情况下,需要事先在墙体地面均衡的建筑一层混凝土,这是进行施工的前提,按照这样的步骤进行时,能够留有一定的施工缝隙,但是,需要掌握施工缝隙的位置。进行剪力墙的浇筑时,必须是持续不间断的,与此同时,振捣接口处时要有足够的力度,保障其接口处的紧密联系,在实施振捣的过程中,需要在洞口和振捣棒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对于洞口来说,两边的振捣需要同时进行,这是为了防止振捣力度过大,从而导致洞口发生形状改变的情况。实施建筑工程剪力墙浇筑的时候,需要保证钢筋保护层的厚度,同时稳定的固定好钢筋的位置,同时密切注意在浇筑的期间发生的各种情况,便于采取措施实施实时的处理。

(四)位置浇筑

钢筋在整个建筑当中发挥着主体性支柱作用,在混凝土浇筑时,要重视与钢筋之间的位置,保证其位置的正确性。如果出现钢筋位置偏移的问题,要采取有效措施及时更正,确保建筑物结构的稳定坚固。钢筋一般密集分布在建筑物的主梁位置上,该处的混凝土浇筑工作要格外关注,不能在钢筋位置不确定时进行混凝土浇筑。利用细石混合水泥的浇筑材料和人工振捣浇筑的方式,可有效提高混凝土浇筑效果,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的整体维护工作。

(五)梁板浇筑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不同的建筑梁板会选择不同的混凝土浇筑方案。在肋形楼板浇筑过程中,采用赶浆法,利用阶梯式分布的方法实现梁板的分层浇筑。浇筑位置逐渐上升到楼板之后,就可以浇筑梁板。楼板浇筑的同时,虚铺厚度一定要大于板的厚度,振捣方向要与浇筑方向一致。振捣过程中,要及时移动标志,保证混凝土板厚控制在合理科学的范畴中。混凝土振捣完成之后,利用刮尺等方式找平,确保浇筑完成之后表层平滑。浇筑墙柱连接的梁体或板的工作要晚于墙体和柱子,浇筑混凝土要保持60~90min,可确保浇筑的理想状态。

(六)混凝土裂缝预防与控制技术

混凝土结构因为环境的不同也会产生相应的差异,所以,在对裂缝问题控制当中就不能采用统一的方式,而是需要按照实际状况采用科学合理的对策进行应对。当前,在对混凝土裂缝的控制当中主要方式就是加强施工技术的提升,做好施工监督,采用施工对策来避免建筑产生裂缝,防止后期所造成的裂缝很难对其补救。施工各个环节的参与人员都需要采用科学合理的对策来保证混凝土质量符合要求,加强对混凝土结构强度的监督控制,从而提高整个工程项目的质量。

(七)混凝土的养护技术

在 基础设施建设当中,所应用的混凝土横截面都非常大,混凝土施工当中也会产生大量的水化热,这样就会造成混凝土在后期应用中产生裂缝。为了能够对该问题合理处理,在对模板拆除之后,需要对混凝土表面及时覆盖一层塑料薄膜,以此来对混凝土结构当中产生裂缝问题合理应对。除此之外,对于混凝土来讲,其内外温度存在差异,这样也会造成裂缝产生,工作人员需要采用测温仪来对其内外温度合理测量,确保其内外温差在相应的范围之内。当两者的温差超过20℃时,则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少温差,例如在混凝土结构外部搭建全封闭保护棚,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是否要对混凝土进行加热养护。

结语

建筑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浇筑是一个重要环节,也同样是整个混凝土项目的核心,对提升建筑物总体质量及技术性能发挥着不可小视的作用。因此,施工单位与部门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要科学合理的应用混凝土浇筑技术,保证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水平,从而提高建筑物的施工质量。在混凝土施工中,要关注浇筑环节的技术的应用与管理,尽可能避免出现安全事故,有效地提高建筑结构的耐久性,延长使用寿命。

猜你喜欢

分层裂缝混凝土
混凝土试验之家
关于不同聚合物对混凝土修复的研究
混凝土裂缝修补材料与应用
高中分层走班教学模式探究
低强度自密实混凝土在房建中的应用
有趣的分层现象
混凝土预制块模板在堆石混凝土坝中的应用
雨林的分层
地球的裂缝
生命必须有裂缝,阳光才能照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