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2019-01-13吴佳

魅力中国 2019年30期
关键词:制造业人才生产

吴佳

(无锡庆源激光科技有限公司,江苏 无锡 214100)

世界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发展过程中,我国也已经逐步开展信息工业革命,先进的智能制造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被应用到制造领域中来,进而使机械自动化技术不断完善发展。在制造业内采用自动化技术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减少人工成本等。我国目前的生产方式,有先进的自动化生产,也有以人工操作为主的原始机械制造生产方式。

一、发展现状

(一)自动化技术应用

目前国内制造业的总体利润水平不高,企业需要不断地改进制造技术,用先进自动化技术来替代人工进而降低制造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来提升企业整体经营效率。

在当今的技术发展浪潮中,中国乃至世界各国都不断对其本国的制造业技术进行升级。目前的人工智能技术,其应用于制造业具有巨大的市场空间,会对现有的生产模式、生产方式进行变革[1]。采用无人化的生产方式,可大大地降低人工管理成本,制造业与计算机技术的融合,可使制造生产标准化,生产效率实现质的飞跃。

(二)柔性化技术的应用

计算机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对生产制造过程以及生产模式带来改变,并且计算机的计算能力由于计算机硬件水平的提升,计算能力也实现了指数级的增长。生产制造中的柔性技术也得到广泛的应用,柔性技术主要是指利用计算机的计算以及自动化相关控制技术,可以使整体制造过程在计算机控制的条件下完成,计算机可以运用其强大的计算能力,帮助生产制造过程,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不必要的生产流程和生产环节,减少了生产工人的体力消耗,未来柔性技术是制造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2]。

二、自动化技术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生产技术与国外有差距

我国现有的机械制造水平,尤其是自动化制造水平,相对比较单一比较落后,其对生产采取自动化控制技术,并没有全面展开,只是在生产某些核心环节采用自动化技术。由于国内现在的自动化制造技术还不够成熟,与发达国家还相差甚远,并且对于机械自动化人员的储备和培养不足,尤其缺少高精尖制造技术人才。对于国内规模相对比较大的制造企业,由于其对已有的技术依赖性比较强,企业转型升级比较困难,并且对于一些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柔性技术等还不能够熟练地应用。

(二)技术人才比较欠缺

国内制造企业由于受到自动化技术提升所带来巨大的成本压力的影响,以及缺少技术人才储备,致使国内的自动化制造技术发展比较缓慢。近年由于制造业利润水平比较低,导致制造业内的人员工资普遍低于其他行业,导致大量制造人才流失,产生现有机械制造人才储备不足的问题。

(三)自动化技术应用受到局限

目前自动化技术大多是新技术,企业在引入新技术时,需要调整企业的生产设备、生产流程,以及对企业内生产人员进行培训,有一个比较长期的适应过程,因而就增加了企业的负担。企业在引入新技术时,同时也需要培养和招聘高级的技术人才,以及要增加新技术、新设备与原有生产设备之间的融合的相关成本[3]。

三、发展前景

(一)技术综合发展

在实际的企业生产制造过程中,企业生产技术不仅是机械制造技术,而且还包含电子、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技术、大数据等诸多领域的相关技术。因此未来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将是一个综合性技术的融合过程,应用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借鉴各技术的优点,将各类技术融入于企业的生产制造过程中来,全面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将新技术与老技术融合发展,相互借鉴,以及原有的生产设备采用新技术进行对其进行改造。

(二)小型节能化

目前我国的生产设备都普遍规模比较大、占地面积多,大型生产设备严重挤压了企业内生产空间,而且这种大型设备具有电量消耗大、燃料的药使用多等。未来自动化技术将向小型化、节能化的方向发展,缩小生产设备的体积,减少生产设备内的不必要零部件其功能,减少生产中不必要的生产流程和环节,生产设备的小型化智能化是未来全球生产制造技术以及生产设备研发的方向。

(三)提高设备的节能环保性能

在进入工业时代后,世界消耗化石燃料的速率不断加快,使用化石燃料会给环境造成巨大的危害,如使用大量煤炭会给全球带来温室效应,使用石油会对环境空气等造成污染[4]。近年我国出台了相当严格的环保政策,要求生产企业的生产过程必须达到国家相关的节能环保标准。国家对于发展新型的环保生产制造技术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并且设立相应的专项基金给予环保企业税收、土地政策等相关特惠条件,鼓励企业发展新型的环保制造技术,鼓励企业对高污染技术以及装设备进行改造升级。

四、结语

自动化技术是当今制造业发展的一个前沿技术,是未来生产技术发展的重点领域,也是提高我国整体制造业水平的关键技术。但由于目前我国制造业企业普遍利润低,资金短缺以及对传统技术的依赖等,都制约了自动化技术在制造业内的普及和应用。因此,未来国家应该给予制造业一定政策支持,引导企业向自动化制造方向发展,全面引进智能制造、环保制造等新型制造技术。高校应该加强培养高端制造人才,为企业的生产制造提供充足的人才储备。

猜你喜欢

制造业人才生产
让安全生产执法真正发挥震慑作用
人才云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用旧的生产新的!
喜看新中国七十年突飞猛进的制造业
代工生产或将“松绑”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