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黑龙江省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分析

2019-01-13隋然

魅力中国 2019年30期
关键词:黑龙江省少数民族文化遗产

隋然

(黑龙江省民族博物馆,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黑龙江省作为少数民族大省,共有53个少数民族,而且六个小民族中有三个聚居在黑龙江。这些少数民族在生产生活中创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较多,风格鲜明,分布的地域十分广泛,为丰富中华民族文化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黑龙江省现有的国家级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数量不少,但大部分都处于涉临失传的状态,这主要是由于一些项目无法市场化,经济效益不明显,因此传承难度较大。因此在当前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广中,需要认定其价值,并将这些价值反映到经济价值中,从而使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得以有效传承和发扬。

一、历史传承价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传承价值作为一种较为独特的价值,其是在帮助人类认识自身历史过程中体现出的价值,能够更好的反映出特定历史时期的生产发展水平、社会组织结构、生活方式和道德习俗等。基于历史传承价值的角度来对黑龙江省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分析,其充分的保留了各民族的历史记忆,蕴含着不同民族和不同历史时期的精华,能够反映出各民族的生活模式,为我们了解历史提供了有效的帮助。

二、科学导向价值

部分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具有较多的科学因素,而且能够为我们多角度和多学科的相关领域进行科学研究提供重要的帮助,在科技创新方面具有较强的借鉴价值。蒙古族的科尔沁正骨术中,其通过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使患者保持乐观的心态,其被现代医学视为能够对人体进行调整和强化的一种自我康复的辅助疗法。同时蒙古族编制的《授时历》将回归年长度确定为365.2425日,这是当时世界上最精确的时历,其充分的反映出了人们对自然界规模的认识和合理运用。满族盘浆的制作和食用对其他民族带来了较大的影响。可以说黑龙江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针对历史上不同时代人类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原生态保留,其具有较高的科学导向价值。

三、审美艺术价值

黑龙江省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色彩,其内涵较为丰富,具有与众不同的魅力,展示出较强的审美艺术价值。其中达斡尔族的鲁日格勒舞蹈作为达斡尔族文化的艺术象征,其与达斡尔族人民的生产、生活习俗具有密切的关系,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而且少数民族的许多文学作品也具有较强的审美艺术价值。这些艺术作品更为形象的展示了当时的艺术创作形式和艺术特点。可以说黑龙江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丰富的艺术载体,其涵盖了大量的文化艺术创作素材,更好的发挥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审美再造功能,并在不断传承过程中获得了新的生命力。

四、社会和谐价值

在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其中一些传统文化内容充分的将本民族共同的生活风俗和思维习惯体现出来,其蕴含了大量的传统伦理道德资源及和谐的思想,能够对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起到规范作用,对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及密切交流具有积极的意义。蒙古族的“烤全羊”作为款待贵宾的传统礼仪,其将羊头朝向主客位,而在诵祝词时,老年人坐着,中年人单腿跪地,年轻人站立,将蒙古族重礼仪和好客的优良传统充分的体现出来。因此通过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能够更好的增强民族的凝聚力,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五、经济互动价值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既独一无二,又具有非人工再造的特点,从而决定了其极高的存在价值,其中所蕴含的经济因素被越来越多地提取并加以利用,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为文化生产力,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赫哲族作为黑龙江省具有代表性的少数民族,其说唱文学“伊玛堪”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鱼皮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黑龙江省同江市街津口赫哲族乡建立了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赫哲民族文化村”,这种做法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本真性和原生态保护的同时,也将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了黑龙江省少数民族的旅游经济。

六、民族特色价值

黑龙江省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渗透着黑龙江省少数民族特有的文化元素,打上了黑龙江省少数民族特有的生产生活烙印。鄂伦春族生活在东北的高寒地区,在长期狩猎的过程中产生的舞蹈就是当地最主要的艺术形式。鄂伦春族的音乐和民歌都是贴近自然的声音,悠扬的曲调中讲述着一个又一个故事,本身具备如今已难寻的古代音乐文化特征,具有极为可贵的民族特色价值。

七、民族精神价值

民族精神蕴含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中,是中华民族经过无数岁月和无数民众传承下来的民族特质。黑龙江省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蕴藏着特定民族的文化基因、民族记忆和精神特质,是传承民族文化和凝聚民族精神的重要纽带,这些体现民族精神的宝贵财富是民族特性的标志。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巩固各民族深厚的文化根基,是民族灵魂和民族文化的核心的延续。

八、结束语

黑龙江省具有较多的少数民族,而且现存在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较多,通过认定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可以更好地保护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少数民族人民的民族认同度非常高,对于本民族文化、艺术、语言的保护需求也十分迫切。为了能够使当前的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传统得以继续传承,要求政府要加大扶植力度和强化宣传,使更多的人能够认可少数民族瑰丽多彩的艺术,同时还要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经济挂钩,通过发展旅游业,吸引更多的资金注入,进一步强化对民族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

猜你喜欢

黑龙江省少数民族文化遗产
2022年1-5月黑龙江省各市(地)国民经济主要指标
2022年1-6月黑龙江省各市(地)国民经济主要指标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少数民族的服装
黑龙江省海伦市永和乡中心小学简介
Tough Nut to Crack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