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当代大学生受拖延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2019-01-13王欣艳乔丽萍

魅力中国 2019年30期
关键词:主观内心大学生

王欣艳 乔丽萍

(宁波财经学院,浙江 宁波 315336)

一、前言

在这个电子信息化时代,当代大学生所面临的诱惑太多。他们的思想正受到这些诱惑的强力度冲击,形形色色的社交APP,虚拟游戏,娱乐视频等等。与此同时,他们学业和生活受到拖延的摧残[1]。目前教育学习更具有自主性,大学生的学习模式由传统的“教而学”为主转为“自主学习”为主,而学生们的学习态度、生活习惯深受拖延的阻碍[1]。

二、陷入拖延的原因

(一)拖延的魅力

据一项美国与加拿大的统计数据表明,20%的普通人每天会伴随拖延,说明全球有10亿人群左右患有拖延症状,大学生占比最大。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这个是世界上所有的拖延症都是虚拟网络造成的。当代大学生“看似”忙碌,手上的电子产品不离身仿佛每时每刻都在完成着紧急任务,但事实上不是这样。拖延患者通过推迟完成明知无法躲避的事情[2],来短暂的满足自己内心的幸福感;通过沉迷于不健康的虚构游戏、小说等“精神毒品”,浪费大量的 时间精力来填实内心的“空虚寂寞”。

(二)控制欲的牵绊

那些成长于不自主生活环境的拖延青年,他们可能小时候在生活上就被严格地管束,其个人习惯也被过度地干预,他们会因别人的好奇心而感觉自己受到了侵犯,因连续批评而失去信心,超多的限制更是扼杀了他们的创新性和自发性。因此他们内心会否定独立,习惯被控制[3]。对于这样的大学生们来说,为了适应生存环境,他们利用拖延的方式来保护自己。对于掌控感敏感的青年,他们讨厌任何规章制度,更是抗拒任何人对他们提出的要求,而拖延成了他们获取掌控感的“宣言武器”。如果他们随“应该” 这词这样做了,就是懦弱,他们拖延不仅仅是为了争夺自主权,还为了维护自我价值和尊严。

(三)主观时间感受

当代大学生喜欢“时间是幻觉”的概念,就如爱因斯坦认为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全部都是幻觉。未来给大学生们一种生命是无限的遐想,然而选择工作、角色关系的截止日期就如定时炸弹,青年们面临煎熬,倔强的否认时间的逝去并利用拖延来庇护自我、拒绝成长。拖延青年往往无法准确区分掺杂自己感受的“主观时间”[4]和钟表、日历衡量的“客观时间”,过分强调令人愉悦的“主观时间”而抛弃“客观时间”的存在,他们享受安逸所带了的美好,宁愿选择重复性地浏览短视频等也不愿完成任务,沉醉于“主观时间”,继续拖延[5]。

三、大学生针对付拖延现象采取的措施

(一)正视拖延的领域

现在的大学生场在自己的学业任务[6]方面拖延,这会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尽管对别人而言无足轻重,但有些事表面看似一切正常,可只有拖延者才知道,有多少次在心底挣扎、失措和恐惧。请正视自己的拖延领域,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困难。正视拖延的领域能理性地认识拖延,通过列行事单,安排“提前量”,有序努力完成主要的事情。从而增强戒掉拖延的信心。

(二)拒绝外界的“诱惑”

生活中有很多干扰源,拖延患者需要把可能打断专注状态的东西切除。注意力高度集中才会高效。在资源、时间有效的条件下,若沉迷享受娱乐,就会丧失某些机会,用断舍离思维,脱离对物质的执念。同时采用“5分钟”策,坚持5分钟做件事,到点就停止,然后可放松[7],以此进行训练,培养自主管理能力,专注能力也能得到锻炼。增强训练量,就能直视拖延的对象并有毅力坚持下去。

(三)独特的自我“鼓励”

因选择性逃避与自我强迫而产生的拖延青年,其内心往往遭遇到拖延的煎熬和折磨。通过鼓励疗法,拖延者在执行一个步骤或完成一个计划目标后能感受到自己的进步,抛弃因拖延带来的苦恼转化为自己对战拖延的动力。“鼓励”疗法的重点就是把克服拖延症的心理斗争过程转化为自我效能不断提升的过程,并以此鼓舞拖延患者积极的自我意识,提升自信心,提高执行力[8]。

四、结语

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要狠抓落实,拒绝拖延,毛泽东曾说过,“什么东西只有抓得很紧,毫不放松,才能抓住。抓而不紧,等于不抓。”一旦有“拖延”的思想,就会懈怠,久久不动,殊不知,岁月不待人。“伟大事业都始于梦想、基于创新、成于实干”。学生时代是最有奋斗激情的时代,撸起袖子干,跟拖延再见,向成功挥手。

猜你喜欢

主观内心大学生
“美好生活”从主观愿望到执政理念的历史性提升
内心有光,便无惧黑暗
做一个内心有光的人
加一点儿主观感受的调料
原来占据你内心的不是我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挣多少钱,才可以买到快乐
对立与存在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2013年第三届大学生演讲比赛圆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