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学生管理的路径之柔性管理

2019-01-13王旭

魅力中国 2019年30期
关键词:柔性高校学生管理工作

王旭

(西昌学院,四川 西昌 615000)

一、柔性管理: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的理论依据

现代管理实践中长期存在着刚性管理和柔性管理两种截然不同的管理理念,两者相互交融、相互碰撞,共同推动着现代管理理念的创新发展。其中,刚性管理是一种以制度管理和绩效管理为中心的科学管理思维,它将管理对象视为趋利避害的理性人,将制度约束、奖励惩罚等作为最主要的管理手段,以组织的权威、周严的制度、科学的绩效考核等方式开展管理活动。刚性管理注重管理的规范性、科学性、标准化等,要求管理者对事不对人,看绩效看结果,严格执行规章制度。柔性管理是一种满足人的情感需要、符合人的心理活动规律、激发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为中心的人本主义管理理念,它将管理对象视为有情感、有信仰、有追求的“现实的人”,将榜样示范、情感诱导、思想说服等作为主要管理手段,以价值渗透、思想内化等方式开展管理实践,力求将组织的战略目标、道德要求、行为规范等内化为管理对象的思想认同和行为自觉。从总体上看,柔性管理具有人本性、驱动性、动态性、情感性、发展性等特征,不仅有利于实现组织管理目标,还有利于管理对象的能力提升和自我发展。

二、柔性管理视域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发展困境

(一)高校学生管理实践匮乏

每个大学生都是拥有高兴、忧伤、痛苦、兴奋的“现实的个人”,都是感性和理性的统一体,都拥有自己的观念、利益、需要。现代心理学认为,情感是影响和改变个体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和价值信念的底层力量,只有强化个体的情感体验和心理感受,才能更好地改变个体的心理应对机制,培养个体的新经验、新习惯和新行为。然而在传统管理理念影响下,许多管理者忽视情感教育在学生管理实践中的重要性,不能以情境营造、情感诱导、以情动人等方式教育学生,无法将学生管理目标内化为学生的情感体验。

(二)高校学生管理理念物化

传统学生管理工作以“管住”学生、让学生“安分守己”为管理目标,管理者多将学生看作被动接受管理的“客体”和机械执行命令的“机器”,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当学生做出打架斗殴、顶撞老师等违纪行为时,管理者只是按照学生管理制度、学分管理办法等对学生进行处罚,并不考虑学生的动机、目的、原因,也不关心大学生的情感体验、心理感受。此外,在这种以物为中心的管理理念下,学校管理者片面重视自己的管理地位和个人权威,忽视了管理工作的人文性、社会性、主体性。由此可见,传统学生管理理念存在着严重的“物化”倾向,没有将学生看作有情感、有追求、有需要的“现实的人”,忽视了高校学生管理的培养人、发展人等教育目的,这必然会弱化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人文性和教育性。

三、以柔性管理创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路径

(一)建构对话式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模式

在学生管理实践中,管理方式是否有效并不取决于制度是否严谨、方法是否先进,而取决于这种管理方式是否符合大学生的心理特点,能否满足大学生的利益需要,能否促进大学生的自我发展。管理对象是有感情、有信仰、有个性的“现实的个人”,其行为不仅遵循趋利避害的自然本性,还受到个人的情感、信仰、认知、习惯等因素影响和制约。所以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应当坚持顺势而为的柔性管理原则,从学生的情感、利益、个性等出发创新管理方法,建立以对话沟通为中心的学生管理模式。首先,应当减少惩罚、约束、强制等刚性管理方式的使用,用文化渗透、环境熏陶、教育说服等方式开展学生管理,推进高校学生管理方法创新。应当以个性化、多元化管理评价机制代替统一化、标准化评价机制,提高学校管理评价的人本性和灵活性。此外,应当建立民主平等、对话沟通的学生管理制度,让学生充分参与学生管理活动,增进管理者和学生的交流互动,不断优化学生管理方式和手段。应当充分尊重学生的受教育权、申诉权、参与权等各项权利,畅通学生的利益诉求渠道和权利表达机制,提高学生管理的民主性、人本性等。最后,应当顺应“互联网+教育”的发展趋势,以网络载体、网络手段等开展高校学生管理方法创新,推进高校学生管理的网络化建设。比如加强数字校园建设,提高学籍管理、学分管理、宿舍管理的数字化程度,为学生提供方便快捷的管理服务;通过校园网、微信公众号等搜集学生对学校管理的反馈意见,不断优化学生管理模式及方法。

(二)树立人性化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理念

当前高校多以对事不对人、以制度为中心的科学管理思想开展学生管理工作,用校规校纪、考试评价、惩罚机制等管理大学生,忽视大学生的情感、利益、需要,弱化了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有效性。所以,应当以柔性管理理念消解传统学生管理观念的问题及不足,建构以学生为中心的高校学生管理体系。首先,应当以教育人、发展人的柔性管理思维代替刚性管理理念,顺应学生的心理认知规律,满足学生的情感诉求、利益需求,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以更好地实现高校学生管理的教育目标。此外,应当将柔性管理理念融入学生管理的各个层面,提高学生管理的人性化程度。比如应当树立对话沟通、交流互动的学生管理理念,充分听取学生代表对宿舍管理、教学管理、学位管理、日常管理、班级管理的意见或建议。最后,应摒弃“管住”学生、“管好”学生的刚性管理思维,树立服务学生、发展学生的柔性管理理念,将教育人、发展人等作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目标,以文化渗透、榜样示范、环境熏陶等柔性管理手段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

四、结语

柔性管理是以尊重人、鼓励人和发展人为中心的管理理念,也是与民主社会、多元文化、创新经济等相适应的管理理念,被广泛用于企业管理以及人力资源管理中,成为提高管理质量、激发个体潜能的重要方式。柔性管理可以消解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刚性管理困境,推动高校学生管理的理念、方法及模式创新。

猜你喜欢

柔性高校学生管理工作
一种柔性抛光打磨头设计
灌注式半柔性路面研究进展(1)——半柔性混合料组成设计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柔性管理模式应用探索
做好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高校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及路径分析
对干休所管理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