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哲学教学与大学生素质教育的研究

2019-01-13尚德艳

魅力中国 2019年30期
关键词:现实生活哲学思想

尚德艳

(辽宁工程职业学院,辽宁 铁岭 112000)

高校哲学教育的根本是强调以人为本,从一个人的个体性、社会性等方面,阐述人的思想品格、社会能力、综合素质全方面发展的教育。它不再是围绕个体进行阐述,也不再泛泛而谈。与以往不同的是,现代哲学教育是通过现实生活中的纷繁多样的社会关系散射出来,具体而微的揭示哲学的本质。

一、高校哲学教学对当代大学生的意义

(一)认识自我

认识自我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每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有其存在的客观价值,因为我们赖以生存的是一个客观世界。不可避免的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会将别人的生活印记留存在自己身上,但通过哲学,逐渐探索、认清本我,才能在未来岁月中对自身有所坚守。人,生为有思想的主体,其在物质世界的客观性不容忽视。哲学教学是在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被教育者能通过人的能动性、创造性来得到一定改变,从而明确自我,激发自我。

(二)了解社会生活

人之所以具备全面的知识技能,是因为人身处集体中。人的实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任何人都无法脱离集体和社会而单独发展。现实生活是哲学教学的前提。人类渴求知识,从而在社会需求下学习知识。哲学教育思想的本质在于人的社会性,高校学子通过哲学教学,可以了解到哲学的一些理论及其与社会生活的密切关联,从而翻新或深刻对社会的认知,提升自己适应社会的能力。

(三)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通过高校的哲学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对客观世界和自我有更为清晰准确的认识,形成自己的思维体系,不断探索自身与社会的问题。同时哲学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可以指导学生在本专业的学习中得到更深的拓展;在现实生活中以联系、发展、辩证的思想看待事物和现象,从而达到全面发展的目标。

二、目前高校哲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高校众多的课程中,哲学课程对学生的思想教育目的性最明显。但由于我国现阶段的教育理念、师资力量、师资质量等因素的影响,造成了高校哲学教育教学工作中也存在不少的问题。

(一)学生学习哲学的热情不高

哲学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学科,讲述深刻也需要生动的讲解作为辅助。虽然现在大部分的高校具备多媒体的条件,但教师在进行哲学授课时有时会忽略对多媒体的充分利用,或者偏重在理论的讲解上,也有一些老师甚至不用多媒体,单纯的将书本知识逐字逐句的讲授给学生。因此,学生对于哲学的理解不够深刻和系统,难以把哲学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觉得哲学过于晦涩难懂。其次,有些老师在上课时也不注重与学生的互动,仍为传统的填鸭式教育,这样不利于师生之间的交流学习,教师不能具体清楚地了解学生学习的情况。长此以往,学生学习哲学的热情不高,把应付考试作为学习目标,达不到想要的教学效果。

(二)课程与实际生活联系不紧密

高校哲学相较其他课程来说,具有更强的现实性,我们无时无刻都会在现实生活中接触到哲学。有些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将现实生活和哲学教学相联系,将现实生活与哲学教授分割开来。大学阶段的学生有了一定的思考能力,但还不够成熟。如果不能用正确的哲学理论去引导他们分析并判断事物的真实情况,也极易被舆论混淆,受到不良思想影响,甚至误入歧途。如若在课堂教学的哲学理论和学生实际生活中的感受有所不同又不能得到正确引导,学生就容易在思想认知方面出现模糊,不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

(三)对学生考核形式过于单一

大多高校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考核包括两部分:平时成绩加考试成绩。平时成绩一般由出勤情况、课堂纪律情况、回答问题情况、完成作业效果组成。考试成绩通常是由平时测试与期末测试组成,有的高校仅仅有期末测试,考试是对学生所掌握的理论知识进行考察,仅由分数决定,缺乏综合评价。所以学生学习是为了应付老师,应付考试,自己很少进行深入的思考探究。掌握知识通常也是死记硬背的临时记忆,草草解决去应付考试。

三、高校哲学教学与素质培养的具体措施

要提升素质教育,需要提升高校学生的哲学素养,需要改变教师传统的教学模式,不断创新创造,寻求良好、科学、高效的教学方法,从而实现高校哲学教育的目的。

(一)改变传统教学模式

新时代的青年,接受新鲜事物的兴趣浓厚,能力也充足。哲学方面的教学,不能仅仅停留于理论知识的讲授上,而应该重视学生哲学思想意识的形成,重视哲学思维方式的培养。可以利用多维度的事例,与学生之间进行不断的探讨、辩论、沟通、交流,提升学生的哲学素养,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二)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方式

身为新时代的教师,对于哲学这种比较抽象,难以理解的学科,需要学会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施设备,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对哲学有一定的兴趣,对学习的哲学知识有个系统的了解。同时也可以在某些学习APP中创建班级学习、讨论小组,给学生提供优质的视频资源,实时为学生解答疑惑,使学生不仅能在课堂上学习,课下也可以利用零碎的时间进行学习。利用多种方式努力调动学生学习哲学的积极性,“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爱学习,才能学有所得、学以致用。

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在进行哲学讲授时,不能将自己作为真理向学生宣读理论,而应当端正态度,与学生平等地探索哲学真理。我们需要把自己的想法不断创新,不断融合到哲学教学中,这样学生也会去尝试打破思想的牢笼,跨越束缚,得到有效的提升。

猜你喜欢

现实生活哲学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函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菱的哲学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小包哲学
假期归来
晾衣哲学
幽默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