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艺术院校舞蹈表演专业教学改革实践

2019-01-13滕博

魅力中国 2019年30期
关键词:艺术院校舞蹈职业

滕博

(哈尔滨市华艺舞蹈艺术中等职业学校,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基于调查资料可知,职业艺术院校舞蹈表演专业教学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在舞蹈教育方面普遍采用课本教学的方式,期间照本宣科的教学方法,很难为舞蹈表演教学人才的培养提供帮助,同时其文字的非直观性,同样无法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舞蹈的文化与美感,在此种环境下,学生势必会逐渐丧失学习的兴趣。对此,教师必须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并对多媒体教学等模式给予足够的重视,才能使教学质量的可控性得以显著提升。

一、舞蹈表演专业教学现状

(一)系统化教学未落实

职业艺术院校是由技术院校转型演变而来的,在教学资历与经验方面,远不如更专业的高校教学模式,因此在教学内容方面的制定,普遍存在系统化不足的情况,如此照本宣科的教学方法难以避免,长此以往势必会影响教学工作的质量与效果。

(二)教学理论研究不足

职业艺术院校的科研与建设经费有限,多数时候资金都会应用在院校设备的维护与更新方面,在教学理论方面的投入远低于大学院校,并且在专业研究精力与资质方面,也存有先天的不足,因此对舞蹈表演专业的教学,很难提出更富有建设性的指导意见。

(三)因材施教不明显

受教学经验与设备等因素的影响,职业艺术院校教学工作的开展,虽然一直在强调因材施教的理念,但是受传统应试教育评审制度等因素的影响,教学方法的创新却很难在短时间内使学生的知识储备提升,如此为满足教学评审资格方面的要求,甘愿照本宣科的教师大有人在,而这便极大增加了舞蹈表演教育工作改革的难度。

(四)教师综合能力较弱

职业艺术院校在社会福利与研究经费方面存有先天的不足,因此在师资力量方面很难与大学院校相提并论,多数有能力的教师更愿意去专业性较强的大学院校,而职业艺术院校多数都是教学经验较少或教学能力不足的教师,很难为教学改革工作的开展提供帮助。

二、舞蹈表演专业改革实践对策

(一)落实任务驱动法

结合职业舞蹈表演专业教学资料可知,目前的教学方法主要是通过教师的动作示范与讲解,向学生展现舞蹈的教学内容,以便学生更好的掌握理论上的知识。此种教学方法,无疑忽略了的学员主观学习能动性,将舞蹈教学完全以文字与图像的展示,并采用传统应试的考核方式审核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无疑会使学生对舞蹈学习的热情逐渐消减,同样也很难让学生对舞蹈教学的内容有更加深刻的理解。若要改变此种局面,教师必须改变以往的教学思路,将单方面的知识灌输向学习转型,并确保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以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为前提,才能为后续人才综合素质体系的构建奠定更扎实的教学基础,使教学质量的可控性得以显著增强。

任务驱动法是在教学的开始,创设任务情境,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向往感,让学生成功的动机得到激发,是学生产生行动导向学习的依托,如学习新疆舞蹈,不要从某个动作开始教,而是以创作“尝葡萄”舞蹈为学习的任务驱动,先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了解民俗、找生活动作、编典型动作、组织语汇、丰富表情等,使学生在亲自经历完成这些任务的实践中提高学习自主性、创新性,促进学习能力培养。当然,在高职舞蹈表演教学中,要设计与学生自信心相匹配的学习任务,不能超出学生的实际能力范围,这样学生力求成功的动机便会得到激发,学生便会产生自觉行动,从完成任务过程中获得职业能力的提升。

(二)加强多媒体教学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与完善,现代舞蹈教学不应局限于课堂书本与现场模仿等传统的教学模式,如何通过更先进的设备,使学生更深刻的了解舞蹈文化与相关知识,便是现阶段教师需要着重关注的课程要点。例如,多媒体设备在教学工作中的应用,便能够通过图文与声像将大量的舞蹈知识与信息传达给学生,使学生更为直观的了解舞蹈特征、相关文化、舞蹈内容,如此比较单调且枯燥的课本,提供了更灵活的信息传达平台,使得学生的学习更富有选择性。另外,多媒体教学平台的构建,同样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沟通渠道,使学生在学习相关知识的同时,能够尽情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如此同样使得学生的课余时间便于分配,并能够更有效的转变学生对舞蹈课堂教学的刻板印象。

(三)提供能力展现平台

职业艺术院校的教学理念一直都是以技术能力的培养为主,特别是舞蹈专业的学生,更应该具备娴熟的表演技艺,并对舞蹈文化有非常深刻的理解,才能将舞蹈水准提高至教学要求水准。因此,舞蹈教学工作的核心不应该单纯放在文化的传达与培养上,如何通过实操演练,加强学生对舞蹈表演技艺的驾驭能力,才能使学生综合素质体系的构建质量得以保障。

例如,在舞蹈教学期间,每学习完一个组合的舞蹈动作后,教师便可以通过随机抽选或轮流选择的方式,让一部分学生做演员,而其他学生做观众,现场展示每一个舞蹈动作,期间教师可对舞蹈动作的进行引导,如此一方面能够显著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课堂能够长时间处于积极且舒适的教学氛围内,使教学效果的可控性得以显著增强;另一方面,长时间处于此种演员与观众的教学环境内,能够使学生更好的适应舞蹈表演,逐步排除紧张等不利于表演的情绪,久而久之,便能够在观众的目光下展现出最好的舞蹈状态。

(四)采用激励式教学法

舞蹈表演专业教学工作不应局限于课堂时间内,如何利用课余时间为学生的学习提供适当引导,并给予肯定,更是现代新课改理念要求的教学核心。激励式教学法在舞蹈教学工作中的有效落实,能够使学生与教师的关系得到较好的拉近,使学生的表现欲增强,以便持续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此同时,从学生综合素质角度来看,教师的激励式教学法,同样能够帮助学生走出自卑、不自信、不主动的消极心理,使学生勇于展现自己的同时,更愿意尝试各类教学挑战,满足舞蹈表演专业的基本素质要求。

三、结语

舞蹈表演专业教学改革方法的有效落实,不但能够将目前照本宣科的应试教学模式转变,使教学质量与效果的可控性得以显著增强,同时凭借激励式教学法,更能够转变学生对舞蹈教学的刻板印象,以便为后续教学工作的开展奠定更扎实的基础。故而,在论述职业艺术院校舞蹈表演专业教学方法改革期间,必须明确舞蹈表演教学存在的难点,并提出有效的教学解决对策,才能为后续舞蹈表演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更全面的保障。

猜你喜欢

艺术院校舞蹈职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艺术院校参与社会服务反哺人才培养的机制与效果——以北京舞蹈学院为例
艺术院校音乐专业钢琴即兴伴奏课程的常见问题与学习对策
学舞蹈的男孩子
舞蹈课
资产管理工作在艺术院校的应用
职业写作
校园舞蹈 多姿多彩
我爱的职业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