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阶段作文教学中锻炼学生作文评改能力的策略

2019-01-13刘莉平

魅力中国 2019年30期
关键词:评语写作能力标准

刘莉平

(河北省石家庄市桥西区友谊大街小学,河北 石家庄 050011)

新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已经明确指出,写作是学生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长期以来,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教学集中在提升阅读量、提高写作技巧的指导上,但是效果并不理想。近年来,广大语文教师开始逐渐认识到作文评改教学的重要作用,对变革评改方式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实践,形成了许多值得总结推广的成功经验。

一、小学生作文评改的意义

小学生正处于身体、脑力发育最快的时期,也是思维方式由感性思维向理性思维转变的关键时期,一方面,他们非常活泼好动,注意力难以集中;另一方面,他们好奇心极强,对未知世界充满了探索的需求。同时,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化改革和发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观点,越来越被教育界广泛认同。在这种背景下,如何掌握正确的习作评改方法,在保持孩子学习兴趣的前提下,有效引导他们发现自己的不足,并能持续鼓励孩子保持作文写作的积极性,成为制约孩子写作能力提升、进而全面提高文学素养的关键要素。

二、当前小学作文评改现存问题

(一)教师工作量较大,难以保障评改时效性

语文作为小学教育中的主要学科,许多语文教师不仅担负好几个班的教学活动,有的还要兼任班级班主任,负责照顾学生的日常生活。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往往难以及时批改学生的作文习作,导致给予学生反馈的时间有所延后,学生精心创作的文章无法得到及时评价,严重地打击了孩子们的创作热情。

(二)教师批改过于细致,难以保障评改的指导性

好的文章应自成一家、一气呵成,文章的精妙之处应体现在通篇结构的合理布局和笔墨着力的恰到好处上,但在作文批改的教学实践中,部分语文教师过分在意文章细节,而且对孩子文章的要求标准过高,对文章中的错别字、语病,甚至标点符号的错误都进行细致的修改,学生难以从中悟到自己该如何改进文章的写作,使作文评改对学生的指导作用大打折扣。

(三)评改方式、标准单一,难以起到个性鼓励的作用

目前,部分语文教师对于学生作文的评价过于模式化,大多集中在书写是否规范、是否切合题目等方面,这种千篇一律的评语,缺乏对学生创新精神的鼓励和文风个性的挖掘,长此以往,学生失去关注教师对自己评语的兴趣,无益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更无益于学生真情实感的表达和独特个性的发挥。

三、锻炼提高小学生作文评改能力的策略探讨

(一)教师评改与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传统的作文评改方法为教师一人批改全班学生作业,正如前文所述,这种做法不仅耗费教师大量时间和精力,还会因教师凭一己的兴趣好恶断定学生作文优劣,往往对一些视角独特、构思新颖学生写作的积极性造成无形中的扼杀。因此,语文教师应尝试学生自评、互评的作文评改方式,自评可以促使学生认真反思自己习作的不足,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而互评则可通过互相观察对方的文章,学生对其他同学评语兴趣较强,与教师一味说教相比,可以更有效促进同学之间取长补短。值得注意的是,当学生自评、互评作文时,教师不应对学生作品放任自流,而应注重对学生作品的指导,例如:可以事先粗略对全班作品进行浏览,然后在学生自评前,指定一些学生批改的符号,比如星形代表优秀,叉号代表语病等等;再如:组织学生互评时,可采用课堂小组打分制,学生经过讨论后选出本组组长,然后进行课堂陈述,教师则做出必要指导和纠正,通过这种自评、互评方式,有效强化了作文评改的导向功能,培养了学生不断改文的好习惯。

(二)教师评改以鼓励为主,提升学生写作兴趣

教师在评改学生作文时,应以鼓励、赞美的引导语言为主,切忌对学生标准要求过高,更不能用“全篇不知道你在讲什么”“字写的太差”这种攻击性的语言挖苦讽刺学生,从而导致学生写作自信心下降的状况发生。例如:当学生写作《记我难忘的一次比赛》,许多学生可能不会对比赛之后的兴奋心情进行具体描写,而是泛泛地写到“我很高兴”,此时,老师可以做出如下评语,“你取得了比赛的成功,真棒!我们都为你骄傲,如果你能把自己激动的心情加以细化,让我们都能体会到就更好了。”又如:学生文章错别字比较多,但通篇结构布局较好,教师可评判“你的文章很引人入胜,不错!但有些小问题,例如错别字需要改正,老师已用圆圈帮你标明了,希望你再接再厉呀!”类似这种“欲抑先扬”的评语,学生能欣然接受,也能激发下次积极改正的信心,比一味打击学生的效果要好。

(三)创造多元化作文评价标准,鼓励学生表达自我

结合小学生的特点,语文教师应着力突破学生固有的表达能力、书写规范程度等常规的评判标准,尽可能多的设置其他评判要素,鼓励学生就自己擅长的方面进行写作,着力提高学生的全面文学素养。在教师的评改过程中,可设置“加分”对构思新颖、视角独特、具有创新思维的作文进行鼓励,比如:有的学生在写作减负这一话题时,将书包作为第一人称,运用拟人化写作手法,描述书包减负前后的心理变化,如文章在其他方面表现一般,教师可在基础分上,设立创新分加项(由良变良+),这样的评改能尽可能的顾及全体学生的优缺点,使每个学生都能尝到成功的喜悦,用更加良好的心态去盼望下一次作文的评改。

四、结语

综上所述,作文评改对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面对目前存在的评改效率较低、评改方式及评价标准较为单一等诸多问题,广大语文教师应着力破除传统陈旧的教学理念,采取“教师评改与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师评改以鼓励为主,提升学生写作兴趣;创造多元化作文评价标准,鼓励学生表达自我”等方式,多措并举,充分发挥教师批改对学生写作能力提高的重要作用,为国家培养合格的文学创作人才做出应有的贡献。

猜你喜欢

评语写作能力标准
2022 年3 月实施的工程建设标准
挖掘创造潜能,提高写作能力
加强互动交流,提升写作能力
如何有效提高中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理论思考
流沙河语录及诸家评语
周克芹语录及诸家评语
忠诚的标准
美还是丑?
教师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