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议如何提高初中语文实践活动的有效性

2019-01-13孔卫燕

魅力中国 2019年30期
关键词:课外活动学习者活动

孔卫燕

(河北省邢台经济开发区青介中学,河北 邢台 054000)

一、合理选择是开展语文实践活动的基础

首先是精选实践内容。根据实际,开设适用于本校学生个性特点的语文活动课程。七年级强调说与评,如开展“语言演绎系列”课堂活动,让学生结合生活展现语文学习的闪光点。八年级强调写与辨,如语文“质疑”,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不迷信课本,追求真知,向书本和权威挑战。九年级强调表现和论证,打破常规课堂,师生角色互换,如表演课本剧、写活动报告等。其次是确立可操作的实践模式。明确:①角色:教师角色→评价者;学生角色→示范汇报者;②环节:课堂准备→实践活动→资料汇编→展示成效;③作用:鼓励性、兴趣性、活动性、影响性。如下图流程导示:

再次是做到实践的系统性。如:

七年级:活动课程重自然资源开发。课堂内容含:①自然界语文场景:山河、四季等 ②生存环境与文化开发

八年级:活动课程重社会资源开发。课堂内容含: ①社会层、生活、生产人际关系;②认识政治思想、文化及历史文献。

九年级:活动课程重人文资源开发。课堂内容含:①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观念;②报告会、辩论会、课本剧、情景剧……开发学生语文个性。

二、注重过程是开展语文实践活动的关键

(一)活动内容要贴近学生实际

可以围绕学习者与文化的关系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可以围绕学习者与社会的关系开展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也可以围绕学习者与他人和自我的关系开展活动。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文化和学习者自身生活中选取有意义的主题,综合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究等过程,形成一种积极的、生动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发展探究欲望和创新精神,深刻理解自然、社会、自我、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

(二)目标设计要符合学生实际

不管是以年级为主体的活动,还是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活动,既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根据所参与活动的学生年龄特征来设计活动目标;又是要考虑学生的知识基础,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设计相应的目标;还要考虑学生的兴趣、能力、性别差异。比如,读写训练,笔者主张“选择评价性阅读,个性创意性写作”,并为他们创设一定的读写活动平台。即,“三读四写”活动实验模式:三读——规定每生每学期读5部长篇名著;每生每个月读20篇美文;每生每周读一篇同年级成功写作例文。四写——每日一日记,每周一习作,每月一报告,每学期出一份读书主题自编报。

可以说,实践活动,最大特点在于它是实际,是实践。因此,它非常重视学生的实际体验,不重结果而重过程。尤其要注意培养实践兴趣,当学生被动式接受学习的惯性尚未完全消失的情况下,应该调整目标,分层实施实践。

三、阵地建设是深化语文实践活动的保证

正如众多有识之士所提倡的那样:“老师要积极提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尤其是启发式和讨论式,鼓励采用探究式的学习方式,要远离繁琐的分析和琐碎机械的练习。”换言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大力摒弃“以教师为中心、教材为中心”的思路,“努力创设良好的语文学习环境,拓宽语文学习渠道,增加学生实践机会”。提高学生语文实践活动的有效性,笔者认为要注重“课内与课外结合、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语文实践活动”的阵地建设。

阵地一:语文教学课堂。语文课堂必须还给学生。语文课需着力突出学生主体,指导好学生去主动获取知识技能,鼓励学生采用自主、分解、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学科教学中锻炼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让学生逐步成为人格完满、兴趣深厚的学习者。首先,语文课堂教学中突出语文教与学活动,特别是改造课堂的结构,形成轻松、创新互动的风格。其次,打破书本学习内涵、重学生个性的发展(需要什么选择什么学习什么),重学生学习习惯、思维习惯、想象习惯、说写习惯、探研习惯的培养。再次,完善评价标准,评估活动成效。不以学分和知识考试作为学生考核的重点,注重学生课堂个性特长性学习的表现评价。对学生开展语文实践活动中的外部表现、活动技巧、思辩能力、组织能力、口语表达和应用能力等进行逐项量化的数据评估。

阵地二:语文活动课程。语文活动课程要以学生获得直接经验为主,强调学生的亲身实践和主动发现,使语文活动课程成为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之间的链接和桥梁。笔者在日常教学中,关注书本综合活动课系列的组织学习和活动落实,努力去创造“上课形式多样;课题灵活多变;学生课堂个性特长凸现”的语文活动课程风格,活动课程重自然资源;活动课程重社会资源;活动课程重人文资源。

阵地三:语文课外活动。语文课外活动是学生全面发展语文能力和提高自身素质的综合舞台。笔者认为:语文课外活动要使学生基本经验能联系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突出个性化活动的实践应用。从学生已有的认知出发,解决活动中的实际问题,这也是大主题与分块主题活动的出发点。尽量创设特色活动,如开展文学社活动、常规读书写作竞赛、文学采风活动等,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课外活动的学习舞台。

概言之,语文实践是语文学习的重要途径,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形式,努力实践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的教学思想。在具体操作中,把注意力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转移到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和提高上;注重语文实践活动开展的广度和深度;鼓励学生自我思考,既有感性体验,又有理性分析,从而真正地提高学生的活动创造力。

猜你喜欢

课外活动学习者活动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丰富课外活动内容 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青年干部要当好新思想的学习者、宣讲者、践行者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两会“课外活动”四川山西搞得好
高校学习者对慕课认知情况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