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小学德育工作

2019-01-13刘月清

魅力中国 2019年30期
关键词:学校德育德育工作观念

刘月清

(河北省保定市徐水区大王店镇佃头小学,河北 保定 072550)

科学的德育模式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是德育的有效载体,德育改革应努力探索和构建德育活动新模式,并使德育模式具有科学性,体现和符合学生知、情、意、信、行的品德养成规律。这就为学校教育提出了一个必须面对的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顺应时代潮流,改进德育工作思路?

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冲击着学校筑起的道德信念大堤。当代小学生处于相互交流日益扩大、通讯传播不断扩展、社会活动日趋多元化的社会氛围之中,每天都接受着广泛的社会影响。他们在网吧、电视上、VCD中耳闻目睹的是许多光怪陆离、难以理解的社会现象;而在学校接受的是共产主义的理想前途教育,高尚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学校苦心筑起的道德信念大堤,在社会现实面前显得那么单薄和脆弱。在学校,学生接受的是正面的、正统的教育,而客观存在的社会阴暗面,又迫使他们被动地、茫然地去感受生活的多重性。这样,社会生活中积极与消极、美好与丑恶、文明与愚昧、先进与落后的矛盾现象,必然使小学生单一的思想产生裂痕,给传统的、单一的说教式的德育工作带来了挑战。

面对新时期德育工作遇到的新情况,教育工作者要转变思想观念,改进工作方式,探索德育工作新思路。

一、学校德育观念和内容要与时代合拍

广大教育工作者要解放思想、提高素质,将学校德育目标纳入素质教育的整体目标,德育工作要着眼于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德育教育要不断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凡已过时的道德观念要大胆更新。德育工作者要善于捕捉时代信息,树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观念,如时间观念、效率观念、竞争观念、开放观念、信息观念、法制观念、开拓精神、创新能力,引导和激励学生不迷信盲从、不墨守成规、独立思考、创造进取,重视和发展学生不同的个性爱好、特长。

二、健全德育教育基地,强化德育实践

市场经济全新的社会背景,使学校德育教育从传统的封闭式教育步入了开放性德育教育的潮流 。让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才能提高学生的判断、分析能力。学校要因地制宜地开辟校外德育基地,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传统教育基地、社会实践基地、军事训练基地、学习雷锋基地、劳动锻炼基地等。走出去,组织学生进机关、到工厂、下农村、走市场,进行社会调查,开展实践活动;请进来,请老前辈进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请模范人物对学生进行成才教育,请民警、交警同志进行法制教育、和交通安全教育等。

三、建立学校、社会、家庭共育网络

德育工作已不能局限于学校的范围,必须纳入社会大体系。学校、家庭、社会要配合教育,协同作战;以“家长委员会”、“警校共育办公室”等多种形式,拓宽德育教育渠道;学校党、政、工、团、年级、组、班主任、科任教师齐抓共管、步调一致,形成学校德育工作网络。

四、变灌输型德育为渗透型德育

改革开放时代的青年学生,思想情绪的变化快、起伏大,吸收外界的信息多。过去单调呆板的德育方法已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失去了往日的效应,德育必须讲究方法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一)是行为训练法

要重视学生的自我教育,发挥学生的德育教育主体的作用。学校的广播、橱窗、壁报、板报、小学生业余团校,都可以成为德育教育的阵地;学生会、文学社、英语角、兴趣小组等社团,可以有效地增强学生的集体观念;学生干部值周制、卫生监督岗、文明礼仪手抄报、征文、演讲比赛等,能培养学生的自理、自律的能力。

(二)是榜样示范法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德育教育中,通过树立小学生熟悉的学习标兵、行为标兵能使抽象的道德规范形象化、具体化,便于学生效仿典型,形成自己的是非观念。

(三)是情景陶冶法

学校努力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人际环境,在“无言、无求、无形”的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受到感染。如升旗礼、校运会、文艺汇演、艺术节、文明礼貌月、教师节尊师月等。

当今的教育工作者的对象是思维活跃、信息广泛的青年学生,单纯的说教、大而空的道理会引起学生的反感,新时代新的德育教育思路归结于一句话:德育无痕。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话可与各位同行共勉,“把教育意图隐蔽起来,是教育艺术十分重要的因素之一。”

猜你喜欢

学校德育德育工作观念
内生德育:九年一贯制学校德育路径探索
维生素的新观念
学校德育工作的方法和途径
坚持系统观念
别让老观念害你中暑
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农村初中学校德育管理工作探究
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学校德育功能定位的误解及澄清
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