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提高高中体育教学有效性的途径

2019-01-13何苗

魅力中国 2019年30期
关键词:身体素质体育教师体育

何苗

(重庆市云阳凤鸣中学校,重庆 云阳 404500)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新型学科在各领域的广泛运用,要求现代社会培养大批新型优质人才。因此,现代社会新教育的发展,对高中体育赋予新的历史使命。遵照邓小平同志对教育战线提出的"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要求,我们要从学校教育塑造人的任务和适应未来的需要去考虑学校体育的任务,即体育教育除了向学生传授体育的知识、技术以及增强他们的体质外,还要把道德品质教育、终身体育思想教育、美育教育贯穿始终,把育人放在首位。体育同学校的其他教育一样,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手段。

一、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营造和谐教学氛围

体育教师在开展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在参考教学大纲的同时,更多的是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体育课程的设置。这里说的实际情况,一方面是指学生基本的身体素质,另一方面是指根据不同学期中不同季节的环境变化,以及天气情况,制定不同的教学安排。高中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更加需要和谐热烈的教学氛围。良好的时间安排和课程设置,可以有效促进教学氛围的构建。

例如,高中阶段的第一学期,各个学科的教学任务相对轻松,学生的学习时间也相对宽裕,可以借助秋季运动会、冬季越野赛等,在教学中加入田径项目的训练,如铅球、跳高、接力跑等。而在第一学年的第二学期,气温转暖,可以穿着相对轻薄的衣服,不易发生运动创伤,结合教学实际,可以在课程中加入体操、篮球、足球等对抗性的体育项目。在上学期个人体育素质提高的基础上,开展团体类的体育项目,培养学生的团体精神。

二、根据学科特点教学,打造高效教学课堂

体育教师要在吃透体育教材的基础上,把握教學的基本目标,在保证学生基本身体素质的前提下,针对不同身体条件及特长的学生或学生群体,采取不同的教学活动,使高中体育教学更加具体和明确,使不同状况的学生都能得到有效的发展,在收获好身体的同时,能够感受到体育活动的乐趣,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例如,体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根据男女不同的身体构造,创建不同的体育活动,如可以组织男生参与篮球比赛,组织女生羽毛球、乒乓球赛等。除了竞技类的比赛之外,对学生身体塑造方面也很吸引学生,可以开展武术、太极拳、健美操等塑造形体的教学项目,让学生自由选择。体育教师在准确把握体育学科特点的情况下,针对不同群体教授不同的教学内容,实现高中体育的高效教学。

三、准确把握教材重点、难点

为了使学生对体育课产生兴趣,教师应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备课时应考虑教材的难易程度,做到层次分明、重点突出、化难为易。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尽可能做到以游戏样式学习为主要。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状况,对难度大的技术动作尽量做到分解,使其先简后繁、先易后难。对一些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可以降低难度要求,让学生尽快掌握,然后逐步提高,只有学生快速、高质量地掌握所学技术后,才有可能对体育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传统体育教学忽视教学的效果,重视教学的过程,"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三步曲是多年的教学组织模式。"铁"的纪律,整齐的队形是课堂组织好的典范,学生在这种"死"教学环境条件下心理处于压抑状态,他们只能机械地从事与自己毫无兴趣的活动,学生的个性被抹杀。教学组织形式单一、呆板是学生爱体育却害怕上体育课的主要原因。体育课成了学生的一种沉重负担,严重影响了体育教学的效果。现代体育教学的组织必须营造一种生动、活泼、快乐的教学氛围。从知、情、意、行入手,重过程的参与、重个性的解放,重师生关系的和谐、重成功的体验,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使课堂教学做到严而不死、活而不乱。

四、重塑学生体育认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为了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教师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重新建立学生的體育认识,让学生了解体育并不只是关于肌肉与汗水,更与兴趣、精神和意志密不可分。一方面,教师要给学生介绍多样的体育知识,例如每一个动作可以拉伸到的部位,不同体育项目的发展与创新,国际体育赛事的变化与改革等,丰富学生的体育知识。另一方面,教师要给学生灌输丰富的体育精神,通过体育名人的事迹帮助学生汲取在体育锻炼中的精神力量,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动力,坚定学生的学习信念,建立学生完整的体育认知,从而让学生正确认识体育,了解体育,爱上体育锻炼。

总之,体育教学是高中教育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影响和作用不容忽视。所以,高中体育教师必须要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充分利用音乐教学方法、采取合作教学方法和利用情景教学方法来开展体育教学,优化学生的体育学习过程,从而使得整个高中体育教学变得更加高质高效,有效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身体素质体育教师体育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锻炼
身体素质对篮球技战术发挥的影响
足球专项身体素质练习与足球技能学习成效的相关性研究
我们的“体育梦”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由“小学兼课体育教师”引发的思考
体育教师应重视自主发展
谈体育实践课中知识的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