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作文教学要让学生写出儿童语言和个性作文

2019-01-13王菲菲

魅力中国 2019年30期
关键词:皮亚杰书包童话

王菲菲

(新疆巴州焉耆县五号渠乡中心学校,新疆 巴州 841100)

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已成为当今世界主流儿童教育思想的支柱理论。在我国,皮亚杰学说的影响正在深入教育实践。可以预期的是,皮亚杰对儿童思维特殊性规律的揭示将给我国小学教育改革提供崭新的思路。皮亚杰关于儿童思维的一个重要发现是:儿童不能把精神的东西和物质世界相区别,在成年人看来无生命的惰性事物,在儿童眼里大部分是活的、有意识的。他把这一现象称为儿童的“万物有灵论”。这一理论对我们的小学作文教学改革多有启发,我们的小学作文要让学生写自己眼里的事物,说自己的话,讲自己的理。

一、让小学生写出儿童语言

皮亚杰的研究方法主要是向儿童提问和与儿童谈话,他的书中有丰富的儿童话语实例。例如:六岁半的Dei问:“为什么只有在湖边才会有波浪呢?”想了一会儿,他自己说:“波浪是在湖里淘气吧?”四岁的Cli走路时看到一些白云在很快地移动,就自发地做出了如下的解释:“一定是某个开机器的人使白云移动的。”八岁的Gal说有个力大无穷的人隐藏在山后,太阳是他玩的火球,每天早晨他把太阳抛到空中,晚上再收回来。

这些儿童思维“标本”与原始人创作的神话和作家写的童话非常相似。下面是我“采集”的几则儿童想象“标本”。一个五岁女孩说,甜的豆腐脑是一碗云彩,而天上的白云是一大碗甜的豆腐脑。一个幼儿园小朋友拿着饼干,另一个小朋友想吃又不好意思要,就说:“让我给你咬个月亮吧!”一个一年级女生对我说:“我脑子里的话用蚂蚁一样小的字把天都写满也写不下!”

所谓“童话”,字面意思就是“儿童的话”,它是作家揣摩儿童心理,模拟儿童语言而创作的文学作品。其实儿童自己就是“天生的童话作家”,比喻、拟人在儿童那里不是一种修辞方法,而就是他们说话的方式。以上六例,谁说不是原汁原味的“童话”作品呢?

童年是充满幻想的岁月,儿童并不像成年人那样现实,他们更多地生活在物我一体、精神现实不分的状态。而现行的小学作文教学的核心思想、其出题所依据的“现实主义”文学观念,却是违背儿童思维规律的。儿童是无生的“浪漫主义”的“童话作家”,可现行的小学作文教学法却用僵化、狭隘、几十年不变的作文题强迫他们“反映”他们太熟悉而感到没多大意思的的现实生活,做蹩脚的“现实主义作家”,这就像捆起天鹅的翅膀,让它们当家鸡!

近几年,我通过大量实践,摸索出了一种小学低年级作文教学新方法。用这种方法,只需给随机挑出的学生出一个好题目,不用多讲解,他们就能写出好到可以发表的作文。其“秘诀”一言以蔽之曰:放飞他们的想象,让天生的“童话作家”写童话。所以,我把这种方法称“童话化小学作文教学法”。例如,我在黑板上写了这样一个题目:“书包背着我上学”,让学生静思默想一会儿,然后问他们用不用讲了,他们异口同声地说:“不用讲!”中国小学生书包之沉重当属世界之最,我的出题意向是要让他们艺术性地“诉苦”。他们“诉苦”诉得都不错,有让爱迪生发明这种书包的,有让孙悟空“变出”这种书包的,还有让外星人用超光速“寄来”这种书包的。

一年级学生,我让他们脱口而出地说“童话”。例如,我问他们:“假如你有大象的鼻子,你想干什么呢?”有说要把大灰狼卷起来扔进河里的,有说要替小朋友够下飞跑的气球的,有说要开想澡堂为小朋友洗澡的……他们用一句话说出的每个主意,实际上就是一篇口头作文的提纲。我让他们说得再详细一点,具体一点。比如,为什么要把大灰狼扔进河里?小朋友的气球是在哪里飞跑的?大家怎么给小朋友们洗澡?把他们第二次脱口说出的录下音来,变换成文字,就成为顶好的“童话”了。

二、让小学生写出个性作文

长期以来,基础教育作文教学改革总在翻新花样上做足了文章,个性作文严重缺失是不争的事实。显然,作文教学实在太需要脱胎换骨,太需要从人本位这一根本点上摒弃或改新其既有的教学理念及与之配套的教学模式。这样,问题就提出来了:学生的个性作文既然在“结果观”或“过程论”的两种作文模式里无法得到科学的确立或表现,我们就有理由要求作文教学在倡扬个性发展方面得到更多一些、更好一些。“学习在结合与人文科学方面尤其应当个性化。”不管我们如何去面对,每一篇学生作文,事实上都是习作者在学习母语的特定过程中个性的表现。教师理所当然地要提供更大的释放空间,以实现个性的发展。毫无疑问,作文教学要求个性发展,能够充分、深刻且独特地关注个体人的成长,确保每个受教育者获得特别适合自身的作文教育,并最终得以持续发展。

发展个性首先要解决发现个性,认同个性的问题,其次才是个性发展的实现。我们可以把教育的功能视作对人的再铸造,而这种重塑,本身就是极具个性化色彩的。“人人各有其独特的潜力。”从一个侧面通俗地诠释了关于人的教育实施的本质。

主体的人,其学习思维,方式乃至风格当然是差异的、个性的。孔夫子早在几千年前就做了教育的个性对待,我们却在今天还喋喋不休于所谓传统。好的作文教师,要做好的第一件事,不是发掘好的作文,培养佳作家,而是发现他们的个性以及个性在作文学习过程的要求与表达。先见人尔后论文,人不同教授之道亦不同,重要的是更宽容地对待学生的写作差异,个例地,极具针对性地提升学生作文能力和水平。应该有这样的机制,既保证学习者机会平等,又能更好地满足个性发展的需要。

实现个性发展,本质上是一个主体地位问题。只有共性的作文教学,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教师中心论。发现个性,发展个性的作文实践,必然要求教师、学生在参与过程中角色置换和渗透,也必然能够还主体地位与学生。

这是真正的愉快教育,学生写作时有创造的愉快,作文交流时有成功的愉快。这是真正的素质教育,它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还能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创造性,更能直接培养学生热爱人生、热爱世界的情感。

或许有人会说,哪有那么多个性题目给学生出呢?这需要教师自己进行创造性思维。其实只要教师自己在心理上把作文主体还给学生,就能够让学生写出儿童语言和个性作文来。

猜你喜欢

皮亚杰书包童话
基于皮亚杰理论的莫高窟文创儿童玩具设计研究
传承智慧经典,不是只为纪念
——《皮亚杰文集》不可不读
我的书包
减负书包
走近皮亚杰
我的书包
藏在书包里的回忆
童话镇
午夜童话镇
道德教育中须处理好的三对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