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课堂“读写结合”教学现状及改进策略研究

2019-01-13李慧敏

魅力中国 2019年30期
关键词:读写结合语文课堂文本

李慧敏

(重庆市长寿区川维中学校,重庆 长寿 401220)

引言: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也为语文教学带来了较大的改变,这也包括作文教学的改革。在这种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教学更加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让学生能够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开展写作的学习。此外,初中语文作文学习中,教师在培养学生语文读写能力的过程中还需要不断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以及文学素养,从而帮助学生建立更加健全的人格。初中的学生开展写作都是建立在一定的阅读基础之上的,这样才能够实现写作与阅读的融合,体会到读与写结合的真谛。读写结合这一教学模式也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其真正地应用到学习的过程中从而全面提升作文的综合素养能力。

一、初中语文课堂“读写结合”教学现状

(一)语文读写教育模式比较乏味陈旧

当前,初中语文教学水平得到了较为显著的提升,这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促进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的顺利开展,并且这种教学流程具有较强的科学性。但是在这一模式的应用过程中,其中仍存有较多的问题,在教学中所应用的教学方式以及模式都比较单一以及陈旧。所以,新教学模式下,如果不去对这一陈旧的教学方法进行改变的话,那么学生很容易对写作以及阅读失去学习的兴趣,对学生产生十分消极的影响。

(二)读写结合教学策略应用得不够彻底

读写结合这一教学模式是教学与实践的结合体,这种教学也契合了对初中学习模式的创新,并且在不断的教学应用中得到了教师的认可。读写结合既需要学生从思想上接受较新的事物,还要求学生能够在不断的学习实践中得到更多的新知识。但是初中语文教学中存有最为突出的问题在于读写结合策略应用得并不够彻底,这主要是因为初中教师在教学中忽视了读或者写存有的重要性,教学中常常是偏向于一个方面。这种不平衡的教学过程也容易使得学生在学习中容易迷失自我,最终使得学生初中语文成绩不够理想。

二、初中语文课堂“读写结合”教学改进策略

(一)教师要将自身的引导作用进行更加充分的体现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读写结合需要教师能够根据不同文本自身所具有的特点,然后结合读写结合的特点来对学生的写作以及阅读进行相应的指导。在学生对记叙文进行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当对记叙文进行写作时应当采用怎样的写作形式以及表达的方式。让学生能够通过细节上的训练不断帮助学生掌握写作中所具有的重要以及难点。在学习说明文的时候,要让学生对文章的时间以及空间具有更加全面的了解,训练学生对文本的阅读以及写作,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二)提升学生参与到学习中的积极性

学生是学习中的主体,初中语文读写结合的应用中教师要注重提升学生参与到其中的主动性,积极地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的活动过程中,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吸收。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从读写结合的教学思路出发,让学生能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的体验中。让学生能够对文本进行更深层次的交流与对话,形成自身的思路以及理解。

(三)激活学生的思维实现以读促写

读与写是一种思维的外在表现,所以在读写结合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思维的激活,让学生能够在知识学习的基础上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让学生能够体会到读写结合所带来的乐趣。教学中,教师要采用循序渐进的教学手段,鼓励学生积极地展开想象。教学中,一方面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思考与交流。从另一方面来讲,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知识内容进行总结以及概括,不断在实践的过程中锻炼自己的思维。例如,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首先对自然段的内容进行梳理,然后对文本进行划分,总结每个部分的内容,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全面的发展,从而让学生对知识进行更好的吸收,进而实现以读促写的教学效果。

结语:初中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想将读写结合进行高效的应用,此时教师在教学中就需要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能够根据学生对知识实际的接受情况来对教学方法进行深入的分析。在教学中利用多样化的方法将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激发学生参与到课程中的积极性,让学生能够对文本的内容进行更加充分的掌握,让学生能够体会到其中所蕴含的情感。这样学生在阅读中能够充分了解作文的情感,当自己开展写作的时候也能够将其进行利用。这样才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能力,促进学生的长期发展。

猜你喜欢

读写结合语文课堂文本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高中语文课堂提问策略谈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跳出高年级语文课堂“死寂”的怪圈
结合实践再探指导写作之最佳策略
浅议群文阅读下的“读写结合”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探究
读写结合,分散指导,坚持“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