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误区分析

2019-01-13邹永凤

魅力中国 2019年30期
关键词:语文课堂新课程理念

邹永凤

(贵州省罗甸县木引小学,贵州 黔南 550100)

小学生的求知欲、探索欲旺盛,在学习过程中个性鲜明,容易在教师的引导下向着理想的方向发展[1]。但根据目前部分小学语文教师的课堂安排而言,对新课程理念的应用仍存在一些误区,影响了小学生语文能力及语文素养的培养。

一、小学语文课堂误区表现

(一)片面强调主体性

新课程理念中强调了将学生放在课堂主体位置,教师起到引导者的作用。虽然这一要求对于学习主动性的培养明显有益,但部分教师对其中的意思有所曲解,对学习的自主状态片面追求,对教师的主导性一味的消解,导致学生得到的引导程度不足,自主学习效率偏低。新课程理念提倡将传统灌输教学法改编为探究式、合作式、自主式的教学模式,但让学生自己为学习“做主”只是一种理想的教学状态,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与学生自制能力、心理特点、认知水平、学习能力、生活阅历、知识结构、学习习惯有密切关系。一些教师在此方面较为极端,在为学生指点迷津、营造氛围、提供机会、搭建平台、创造条件方面过于强调让学生自己做主,教育的职能明显下滑。

(二)教学环节的束缚

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教师们均开展了一些新进的教学方法,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效。简单来说,新课程理念所倡导的教学环节可总结为以下几个步骤:课堂导入、创设情境、探究准备、划分小组、集体讨论、归纳补充、知识迁移、教学评价。虽说这些教学环节对教学理念的先进性有效体现,也能够明显拉近师生关系、提升课堂乐趣、增强学习效果,但以上教学模式似乎正走向凝固化状态,教学逐渐呈现出僵化、标准化形态。甚至一些优质课堂的评选上也以此为固定标准,各种比赛中同样不乏该固定模式的影子。可以说,教学模式的固定化势必会对教师产生束缚,若运用不当将逐渐成为教学“新八股”。在固定的教学模式要求下,教师自身的教学风格将逐渐被磨灭,学生的差异未被重视,教学模式一成不变,在教学条件、环境、方法、内容、方向上的束手束脚将直接影响整体教学水平的进步,不利于教育界的长远发展。

(三)过度的氛围创建

创设轻松、愉悦的语文课堂不仅能够拉近师生关系,让小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程度更强,还能够让小学生形成愉悦的学习体验,保持学习过程中的充实感与快乐感。小学生在年龄因素影响下更容易关注生动、形象、具体的学习内容,在多媒体或其它能够活跃课堂氛围的教学模式下,语文教学中抽象的内容变得形象化、深奥的内容趋于浅显化、复杂的内容逐渐简单化、枯燥的语句更为生动化,更符合小学生的学习需求。但并非一味的展开课堂氛围活跃化教学便可提升语文教学水平,适当的挫折教育同样重要。长期趣味化教学模式让学生缺失了内心冲突的认知过程,知识的内化与感悟不足,不利于语文学习能力的提升。

二、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的优化

(一)合理利用多媒体

多媒体教学虽说可为课堂带来一抹新的色彩,也能够有效活跃课堂氛围,但教师在运用多媒体展开教学时必须强调这一教学手段的应用频率控制,遵循适量、适当原则。教师应认识到小学语文课堂中多媒体只能够作为辅助教学手段对书本内容展开适当拓展即可,不可对教学资源的多样性过度追求,导致在华而不实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精力被分散。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也应注重小学生的有效参与性维护课堂秩序,确保多媒体营造的教学环境能够真正为语文知识点的讲解起到有效辅助功效。

(二)融入德育教育

将德育教育融于小学语文课堂中已经并不罕见。在新课程理念下,素质教育这几个字尤为突出。在教学过程中恰当地渗透德育教育能够综合提升小学生的各方面素养,令语文教育上升一个台阶。从现行教材出发,教师可挖掘教材中的各类德育资源,帮助小学生从中获取更多人生道理。在构建人生观、价值观方面有所帮助。在教学环节方面,德育教育的渗透不必过度遵循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几乎成为固定状态的教学步骤,教师可深度挖掘书本或课外阅读材料,让小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合作学习体现出课堂主体地位,通过主动思考、合作探究的方式总结文章主人翁呈现的优秀品质,并在讨论的过程中让小学生有所启发。

(三)适当延伸教材

对书本教材展开延伸对于小学生而言在自主探究下可能效率偏低,教师应强调自身的引导者职能发挥,让小学生通过逐步引导逐渐体会到教材的深度内涵,对文章进一步透彻理解。例如在学习《黄果树瀑布》这篇文章时,课文内容大多为描述瀑布的壮丽,在风景描绘方面采用层次渐进的写作手法,向学生们呈现了一副美丽的景观。在课文内容延伸方面,教师可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将自己去过的名胜古迹以同样优美的文字向同学们展现。一方面可明显活跃课堂氛围,让小学生在畅所欲言下分享更多优美的景观;另一方面可明显提升文字应用能力及语言组织能力。课堂内容的延伸不可形式化。不可为了延伸而生硬拔高。语文教师应考虑到小学生的生活经验、理解能力、表达能力等,安排恰当的讨论、探究任务,激发小学生对语文课堂的主动参与性。

结束语

在新课程理念不断深入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中各类新型、先进、优质的教学方案层出不穷,为素质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小学语文教师需对新课程理念展开深度理解,挖掘其精华,在具体应用中摆脱误区,提升课堂有效性。

猜你喜欢

语文课堂新课程理念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低碳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融入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打造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高中语文课堂提问策略谈
新课程对教师的新要求——兼谈语文工具性的另一面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跳出高年级语文课堂“死寂”的怪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