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作文创新教学

2019-01-13朱建敏

魅力中国 2019年30期
关键词:想象创新能力创作

朱建敏

(河北省固安县马庄镇马北小学,河北 固安 065500)

当今,创新教育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的热点,社会需要教师培养出有较强社会适应能力,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作文是语文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践性很强的教学活动,是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极好途径。任何一种形式的作文都是思维的表现。写作作为一种创造性的精神劳动,应该具有一定的创新性,这种创新性在作文教学中是十分重要的。

一、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入门的向导。”可见,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对于点燃学生创新的火花至关重要。实际教学中,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第一,在阅读教学中挖掘创作激情。

阅读教学是让学生在阅读中了解文章内容,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领会文章美妙意境,从而得到语言文字的训练和作文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要注意挖掘文章的精华部分,引导学生欣赏,激发学生创作热情。如一位老师在上一年级《春天来了》一课时,先让学生在美妙的音乐声中朗读课文,要求边读边体会“春天来了,柳树发芽,桃树开花”的美丽景色,然后启发学生在这个意境中描述本地的春色。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活跃起来,创作热情被激发了。纷纷畅所欲言,用自己简单质朴的语言描绘着春色。实践证明,只有在学生对作文感兴趣的前提下,他们才能有创作的欲望和灵感。

第二,在观察中培养学生的创作意识。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自然界中,天地宇宙、山水花木、飞禽走兽、生活中的人和事都是写作的题材。如果对这些熟视无睹,一写作文就感到“无米下锅”,那就根本谈不上创新了。因此,教师应在平时就注重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注意观察、分析、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一是在教学中利用图画培养观察能力,激发创新意识。

作文教学心理学研究表明,在指导学生观察时,要引导他们联想,根据眼前所见展开想象,创造新形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我在教《月光曲》一文时,让学生观察兄妹俩认真听贝多芬弹琴的插图,从他们的神态中想象他们的内心活动。启发学生朗读“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一段话,引导学生说说自己从盲姑娘的神态中联想到了什么?学生的创新思维被唤醒了,精彩的回答声此起彼伏。本节课的教学,既让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是让学生在生活中观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激发创新精神。

在教育教学中,我经常布置学生课余注意观察周围的人和事,积累写作素材。上写作指导课时,学生兴趣盎然,纷纷把自己的观察所得告诉我:有观察人物的、有观察景色的,更有甚者,竟然有学生观察了不同人物吵架的情形,如婆媳吵架、夫妻吵架、同行吵架等等,并且将这些不同人物吵架的不同写了下来。听着他们稚嫩的声音,看着他们一脸认真的劲头,我心里明白了,只要我们善于引导调动,学生的创新能力真是不可估量。

二、充分尊重学生,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

小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不同时期的学生有着不同的心理特征和认识能力,教师只有掌握和了解自己的学生在想些什么,才容易与他们沟通情感,才能有针对性进行教学,激发起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创新能力。例如,在每天一篇的小作文中,我要求学生“以我手写我心”“以身边的人和事、景和物”为素材写文章,至于选材、体裁、字数等一概由学生自己定,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样写就怎样写,学生没有压力,思维充分得到解放。有的同学抓住班级、校园的好人好事,歌颂同学们爱同学、爱师长和对集体的一片爱心,写成记人记事的记叙文;有的写自己培育的植物,例如一些同学根据仙人球的耐寒、酎旱的特点,借物抒情,写成给人以启迪的散文;有的同学写花、草、树木的形状、颜色、气味及栽培技术,动物的外形、生活习性及喂养时注意的问题等,将其写成了集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的科学小品文;有的写课外阅读感;有的写自己的理想、梦想、追求……学生的文笔不是很优美,但定性是情真意切,生动感人。从这些小作文中可以发现,学生的头脑中蕴薰着巨大的创作潜能,具有无限的刨造力。只要放开学生的手脚,思维的大门就能打开。

三、培养好奇心,激发丰富想象

例如,在作文教学时,我先出示一个画面是“龟兔赛跑”的文具盒,许多学生用疑惑的目光看着我,仿佛在说:“这也能写?”我及时捕捉这一心理,利用孩子们的好奇心让他们展开丰富的想象,让他们说说,看到画面受到了什么启发?这样,学生通过分析、推理、归纳的思维过程,明白了其中蕴涵的道理”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由此,很自然地引出由物想到事,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造性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从而创造新想象的思维活动。科学家的假说、设计师的蓝图、作家的构思都离不开想象。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每一个儿童就其天资来说,都是诗人,只要在教学方法上打开创作的源泉,就能使诗人在琴弦上发出美妙的乐声。”在学生习作的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根据生活的积累,点燃思想的火花,鼓励学生跨上驰骋想象的骏马,交给学生成功的钥匙,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

进行推测性想象训练:如教学《凡卡》一文后,就可以引导学生围绕凡卡的爷爷是否能收到信?假如收到了信,凡卡能过上快乐而幸福的生活吗等问题,要求学生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不受原文的约束,标新立异地写出自己的认识。孩子们充分地发挥了想象力,结果是五彩缤纷、百花齐放,写出了各具特色的习作。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进步的不竭动力。每一个语文教学工作者都应该尽快打破应试教育的桎梏,在日常作文教学工作中注重点滴培养,正确引导学生进行思维方面的训练,不断激发学生的作文创新意识。让学生笔触伸入生活,沉入生活,同时又高于生活。并折射出生活的七彩光芒,让学生在练笔中不断求异创新,写出个性,培养创新能力。

猜你喜欢

想象创新能力创作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快乐的想象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细观察 多想象 善表达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一墙之隔》创作谈
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为拥抱付费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创作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