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课堂小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2019-01-13姜梅

魅力中国 2019年30期
关键词:创设意识情境

姜梅

(吉林省乾安县第二小学,吉林 乾安 131400)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以培养创新精神、研究能力为目标,构建培养小学生创新精神的教学模式。问题意识是培养创新精神的起点,在信息课堂营造创新环境,以问题为中心,教会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一、课堂上学生缺少问题意识

我们在课堂中关注的重点是孩子的学习状态、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教师的提问引导尤为重要。随着教学模式的改变,一节课内容多、强度大、操练多,现在不敢、不爱发问的学生越来越多,孩子们害怕自己提出的问题幼稚、浅显,引起老师同学的讥讽而选择沉默,导致自己的思维活跃不起来。产生这个现象主要是学生缺乏问题意识,问题意识是急需培养的,这就需要老师去提供一个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做到生生平等、师生平等,老师不能以权威者的姿态面对学生,而应以参与者的身份与学生一起探索、学习。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给予鼓励,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自信心。让学生逐步解放自己,让思维自由驰骋。在课堂上引起我们注意的是:一是老师是否能精心创设问题,学生能不能从中找到问题。二是老师提问后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来思考,学生有时间和信心去发现、回答问题。三是课堂上学生之间的合作是否成功,学生相互交流研讨,可以增长知识,充分体验创作的乐趣。四是老师应具备足够的素养,善于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他才能鼓励学生勇于思考、勇于提问。

二、课堂上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策略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提问

喜欢探究是小学生的特点。好的问题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解决问题的欲望。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教学内容、学生生活经验、旧知识提供给学生一些直观形象的问题情境,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提出问题的动力。如何在课程中创设问题情境呢?我们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准备一些丰富的素材,从熟悉的人和事物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提问。在教授《从烽火台到互联网》时,为了让同学们更有兴趣也更直观的了解互联网作用,课堂为使学生了解我国乃至世界通讯的发展,以及通讯方式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我设计了一张有缺陷的问题表格,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网上搜寻,在尝试中学会使用互联网,并能补充表格,完善缺失的信息。创设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情境,能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二)诱导启发,激起问题联想

教学环节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循循善诱,诱导启发,创设积极参与、自主探究问题的情境,课堂提问靠教师的诱导启发,使学生处于兴奋状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教学实践证明,提问环节出现冷场,不是学生启而不发,而是缺少启发性所致。例如《完善自己的空间》,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肯定是无从下手。为了让同学们更快的了解完善空间的方法,我提出问题:如果让你们来完善自己的空间,该怎么做?学生马上讨论起来,在观看小组内同学空间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使学生的思维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处于非常活跃的状态。

(三)层层递进,形成设疑坡度

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就是设计既有联系,而且一个问题比一个问题更有难度与坡度的问题情境。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遵循学生认知的阶段性特点,使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启发下通过自己的努力,层层递进,达到知识的高峰。通过问题难易层次的递进,形成知识点由易变难过程,更好地培养学生提问能力。

(四)以旧促新,引导学生寻疑

事物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指导学生由旧及新,进行新旧对比,通过新知识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从已知和未知之间寻找相似点,举一反三,知微见著,达到温故知新的目的。学生有一定的知识库存和知识积累。找到新旧知识的结合点,既能以旧促新,又能构成新的知识体系。这样学有联系,学有所得,会让学生感到旧知识有所用,新知识有所托,求知欲会更强。

(五)悬念设置,激发学生探究

问题是起点,只有问题的产生和解决才有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悬念”可以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激发学生发现的欲望。教师对某个问题悬而不讲,创设悬念的问题情境,造成一种非弄懂不能满足心愿的心理态势,在这种好奇的状态下,学生初步掌握的最简单易理解的进入动画效果制作,知道了“幻灯片可以制作动画”,并循序渐进,进行了退出的动画添加,探究学习强调和路径等效果,力求效果的完美。

(六)动手操作,营造体验机会

在教学中,老师要有意识地为学生营造动手实践的氛围,让学生有机会寻找问题、提出和解决问题。教师不要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立即解答,而是鼓励学生提出更多的想法。教师要给学生足够的思考问题时间,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总结。学生们经过动手操作实践,找到了最佳答案。自由操作、探讨交流的氛围中,学生的思维变得异常活跃,不断质疑,并寻求解决方法。

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虽然是老话题,但却永远是新课题,给学生主动提问的时间和空间,并且善于引导和点拨,让学生会发问,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这样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被调动起来,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快乐,更加热爱学生,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

猜你喜欢

创设意识情境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意识不会死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