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农村留守中学生的教育管理

2019-01-13李改平

魅力中国 2019年30期
关键词:中学生交流家庭

李改平

(安阳县第三高级中学,河南 安阳 455000)

一、问题表现

由于心理上的孤独,智力上的逆反,使青春期阶段的留守中学生呈现:1.性格内向,自信心不足,寂寞无聊,逆反严重;2.行为习惯较差,自我控制能力不强生活习惯不良,不讲卫生,不换衣服、乱花钱,不听大人教导,顶撞祖辈,我行我束;3.心烦委屈时,受欺负时不向监护人诉说,自卑孤僻,不合群甚至厌学;4.无所事事,无聊至极,惹是生非,打架,抽烟,喝酒,上网;5.道德品质不良,法制观念淡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方向不对。

二、问题原因

家庭环境:

教育始于家庭,个性品质的形成,首先与家庭有关。家庭的气氛,亲人的性格,父母对子女的教养态度和教育方式都会有意无意的为青少年所体验,并有可能迁移到他们身上。留守孩子与父母的分离,造成了家庭教育的弱化,家庭教育的主责由父母变成了其他的人,其中绝大多数是祖辈或亲戚,在孩子的教育上存在很多的误区:1.祖辈觉得孩子缺少了父母的照顾,十分心疼,对孩子过分溺爱,养成了孩子任性的性格;2.祖辈大多文化程度较低,在学习方面不能给孩子帮助,对孩子的管教有时难免力不从心;3.在教育方式上,他们很难和孩子畅通的交流,由于沟通障碍,对中学生的发展有很大影响;4.在亲戚家的孩子,家庭环境对孩子就更加不利,站在亲戚的立场上不便对孩子管束,孩子也很难在亲戚家产生归属感,总感觉寄人篱下,容易和亲戚家年纪相仿的孩子产生矛盾。

家庭监管无力,监护人教育观念淡薄,认为教育是学校和老师的事情,家长是没有什么责任的。留守中学生生活缺乏亲情,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意识到完整家庭和父母关怀的重要性,对家庭满意度比较低,学习令人堪忧,心理上存在缺陷。与父母缺乏沟通交流,情绪的长期积累,影响行为,心理,人格,智力的发展。

学校环境:

家长长期在外,家校联系脱节,学校孤军奋战,达不到理想效果。中学生成绩差,心理脆弱,教师待遇差,教学不易出成绩,很难产生职业自豪感。现代社会学校与教师面前有诸多条条框框,放不开手脚。社会上伤害教师的事件时有发生,严重挫伤教师的工作热情,没有人愿意当班主任,不愿意批评学生,也不敢大胆的管学生。留守学生觉得学习无用,浪费时间,从而打消学习积极性。

社会环境:

学校周边,到处都是黑网吧、游戏厅,进出网吧、游戏厅很自由。手机、电脑的普及,几乎每个学生都有手机,随时可以上网,不仅占用了学习时间,而且网络上的各种不健康东西,挤占了学生的精神领地。

三、问题解决策略

家庭方面:

父母应该把自己的子女教育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不能以牺牲孩子的成长来换取眼前暂时的利益。首先,建议家长外出打工,要慎重,出外挣钱与培养子女的关系要搞好。其次,重视监护人的选定,改变自己的沟通方式,交流方式,沟通时间合理分配,最好是能做到每星期或者半个月交流一次,沟通内容上不能只谈学习,其它方面也应该询问。再次,老人不要包揽家务,使孩子失去锻炼的机会。最后,不能金钱弥补亲情,用物质全部满足代替对孩子的全面教育。

学校方面:

首先,建立健全留守学生的个人档案,把外出务工的留守中学生的家庭情况作为重点,建立专门的档案,将留守原因,留守监护人姓名,职业,文化程度,身体状况及联系方式一一详细登记,并且每月将学生在校表现向家长通报,平时有什么情况也及时用电话联系沟通。

其次,加强与留守中学生父母的交流与沟通,向家长讲述教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并且向家长公布学校领导,班主任和各任课教师联系电话,通过下发《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 《告学生家长安全责任书》 《防溺水安全责任书》等形式,向学生家长汇报学校的工作情况和学生的学习状况。再次,实时开展家长会,同时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与家长交流,探讨家校携手,要求家长尽量抽时间与孩子相处,与孩子谈心交流感情,让学生体验有家有爱的感觉,同时能做到多打电话联系,多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了解孩子思想变化情况以及学习情况,利用打工淡季,多回家看看。

社会方面:

政府加大投入,使家长不用出远门就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就业岗位。提高教师待遇,让教师有职业自豪感和使命感,乐于教学,乐于管理。

通过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为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中学生交流家庭
如此交流,太暖!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2021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家庭“煮”夫
恋练有词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