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班主任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2019-01-13金秀怀

魅力中国 2019年30期
关键词:健康成长班会行为习惯

金秀怀

(浙江省温州市蒲鞋市小学,浙江 温州 325027)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独生子女已经成为了时代发展特色。虽然我国已经开始大力支持二胎政策,但是由于父母的教育观念、资金状况等,所以并未有很大的成效。在这种情况下,小学生容易受到家长的溺爱,辨别能力以及自我保护能力差,有很多事情甚至都是家长代行。这样造成学生的行为习惯极差,非常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面对这种情况,班主任担负起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的重任。班主任作为学生在学校的直接管理人,是学生学习和模仿的对象,也是帮助下学生摆脱幼稚、健康成长的领路人。笔者从事班主任工作多年,对班主任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顺利进行养成教育有些看法,供同行们参考。

一、班主任在小学低年级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中的作用

“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家长把学生送到学校,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受到良好的教育并且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虽然家长都某些做法并不合理,但从根本来说也是爱孩子。那么教师就必须承担起这份责任,用爱来培养学生。尤其是在小学的低年级学段,学生的思想不成熟,学习能力又强。所以班主任在学生面前更多的是一个榜样的作用,是学生效仿和学习的对象。班主任的一言一行,办事习惯都能够影响到学生。此外,班主任还是学生的管理者,是学生在学校生活中的“父母”.班主任对学生有约束作用,对学生的错误行为和观点能够有约束力,并且能够帮助学生改善。所以班主任在小学低年级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中即是学生的榜样,又是学生的“父母”,是约束者,也是监督者。

二、班主任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促进其健康成长

既然班主任在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成长中占有重要位置,那么班主任又应该如何对学生进行良好的行为习惯教育呢,使其健康成长呢。笔者认为,班主任应该从学生、自身、家长三方面出发,选择正确的管理手段,不断创新管理方式,从而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

(一)开展班会活动,强调行为作用

班主任作为班级的主导者,应该从学生出发,了解学生特点,开展不同的活动,以提高学生对良好行为习惯的认知力。低年级学段的学生好奇心强,对任何事情都保持尝试态度。所以班主任应发挥自己的教化作用,对一些错误的行为习惯要明确告诉学生,防止学生越过道德边线,养成不良习惯。班主任可以利用各种时间,为学生开展班会活动。班会活动可以是同学演讲、视频播放还可以是小型观点发布会。比如说教室可以利用视频为学生播放一些良好的行为习惯,如公交车让座,学生会收获笑容和夸赞。拒绝偷盗、抽烟等。并且要侧面把这些危害说出来,强调学生这么做的坏处。从小孩成长的初期阶段,就为学生做好思想工作,让学生从思想上明确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这样能够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广泛动员家庭,合作培养学生正确行为

小学生的生活重点除了在学校就是在家里,家长对学生也有着直接的影响作用。俗话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班主任应该多余家长沟通联系,让家长明白溺爱的可怕之处,并且让家长也做好榜样作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班主任可以与家长密切联系,通过开展家长会活动、家访活动,了解学生的日常生活中的行为情况。班主任还可以通过建立qq群、微信群等,和家长密切联系,从双方面确保学生的健康成长。班主任可以布置一些作业,如回家帮助妈妈做家务并写下来感悟、帮妈妈洗脚并写下来心得体会等,并且询问家长学生完成情况,以保证学生的健康成长。

(三)注重行为训练,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养成的,更多的是需要学生持之以恒的坚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会有好的行为习惯养成,所以班主任应该注重对学生的行为训练,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比如写作业的坐姿问题,班主任要让学生坚持正确的坐姿,在每天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加以提示,并且进行监督和鼓励,帮助学生在潜移默化下改掉不正坐姿。再比如班主任可以开展各种活动,如对学生进行“卫生之星”、“纪律之星”评比,让学生在比赛中潜移默化的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总而言之,班主任是学生成长阶段的指路人,对学生的行为习惯具有重要的指引和培养作用。班主任应该采取多样化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让学生树立正确的行为观念,在潜移默化下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从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猜你喜欢

健康成长班会行为习惯
好习惯伴你健康成长
良好的行为习惯要从幼儿抓起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探讨
让学生在关爱中健康成长
班主任如何有效开展主题班会
体育课中留守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初中生主题班会创新策略
因为有你,我才健康成长
主题班会共话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