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高中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

2019-01-13尚久林

魅力中国 2019年30期
关键词:交流技能同学

尚久林

(河北省承德市高新区第一中学,河北 承德 067411)

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是教师在课堂上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也是学生在集体学习中的一种学习方式,是高中数学教学中比较有效的一种教学方法。在课程改革理念的指引下,高中数学教师已开始注意开展学生间的合作与交流,想方设法给学生提供合作机会,加强学生小组合作技能,寻求合作途径,提高合作效率。下面我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谈谈看法。

一、科学组建合作学习小组

合作小组的组建要坚持“条件均衡,优势互补”这一原则,教师在组建合作学习小组时应全面了解每一个学生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学习能力、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的合理搭配,按照交往人群和学习成绩按4—6人分成几个小组。教师可以给所有学生同样的材料,但设计不同的任务给予不同程度的帮助,也可以给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材料,执行共同的任务。同时在合作小组中设小组长一名,负责小组秩序,另设资料员、记录员、汇报员等,资料员主抓学习资料的搜集和整理,记录员记录合作过程,汇报员代表小组汇报学习结果。

二、合作过程中的有效组织

合作过程中的有效组织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关键。首先,老师要做好充分准备,精心组织,合理而有效地引导,努力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并且避免学生在互相争执及拖延中浪费宝贵的学习时间。其次,引导学生灵活而有机地交流,学生在教师的点拨引导下确定的问题,提交到合作学习小组进行讨论交流,以求达成共识。最后,在合作结束时,老师要引导学生做好总结探究的内容,不能只由能力好的同学包办,其他成员漠然处之,要根据探究内容的不同程度,合理安排学生回答。从而达到提出问题、讨论解决问题、交流解决问题的思路的目的。

三、加强小组合作技能的训练

很多时候小组学习效率低下,是因为学生没有合作的能力,有些学生只是对这种形式感到好奇,四五个同学聚在一起,你说你的,我说我的,甚至有的同学吵闹嬉戏。要想达到有效的合作学习,就要求数学老师合理而有效地引导和精心组织,加强小组合作技能的训练,训练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学会倾听,并用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在技能训练中采取有效的合作学习形式,避免学生在互相争执及拖延中浪费宝贵的学习时间。所以在组织合作学习时教师必须重视引导,努力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在小组学习前进行适当的训练,提出合作的要求。

四、合理把握合作学习的时机

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是要唤起同学们合作学习的需求。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我们应该给予同学们充足的思考和合作学习时间,注重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如此,才能彰显学生的主体性,才能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把学习数学当成乐趣,进入乐学的境界。一线数学教师必须把握适宜的机会,开展合作学习。比如:面对同一问题,意见不统一,需要交流探讨时,给同学们营造民主和谐、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让他们在小组内去争议、去讨论,让问题在同学们的自我探索中迎刃而解。

五、对合作学习结果做出正确的评价和反思

在评价过程中,既要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学习水平和参与情况,以及发言学生的答案是否正确,又要关注学生合作的过程和小组的整体情况,以及关注学生在表达自己的观点、倾听同学的发言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态度,更要关注他们在合作中所表现出的合作精神、投入程度、情感与态度。教师通过评价机制,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总而言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我们将会在教学实践中继续深入探索,有意识地构建符合学生特点的合作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是要唤起同学们合作学习的需求。使每位学生都能在有限的合作时空里全员参与,在互动中互帮互学,增强合作意识。

猜你喜欢

交流技能同学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劳动技能up up!
拼技能,享丰收
画唇技能轻松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
“交流”等5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