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信息技术复习课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2019-01-13卢君

魅力中国 2019年30期
关键词:知识点信息技术课程

卢君

(贵州省毕节市纳雍县第六中学,贵州 纳雍 553307)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新兴学科被纳入云南省高中会考,给信息技术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保障学生会考过关率的同时,提升信息技术素养。由于高中学生学习任务较重,且信息技术学科不是高考科目,所以学校安排的课时相对较少。因此,除了认真上好每一堂课,临考前的复习也是必不可少的。那么,怎样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把学生平时所学的零散知识集中起来,让复习效率达到最优,我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转变思想,正确认识信息技术复习内容

虽然“全力推行素质教育,让学生全面发展”已进行了多年,但不可否认的是我们的高中教育还是以高考为中心。追求高考升学率,对非高考科目不够重视已成为许多学校的通病,挫伤了信息技术教师的积极性不说,也使得相当一部分学生对学考很不“感冒”,抱着“即使没有通过学考,照样可以参加高考”的态度,思想认识上有偏差,学习态度不端正,教学效果自然大打折扣。因此,我们必须即时向广大教师和学生宣传:高中学考是衡量普通高中文化课学习是否达到教学大纲基本要求和检查评估普通高中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是面向全体学生实施的素质教育,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提高。学考都不能通过,基础自然也不扎实,又岂能在千军万马的高考中突围胜出?三年苦读却不能取得高中毕业证书,又怎能泰然自若,淡定面对?而且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非常实用的课程,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学会获取、传输、处理应用信息的基本方法,就能游刃有余地应对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不让信息技术成为制约、阻碍你发展的绊脚石、拦路虎。因此,学校、教师和学生都必须正确认识信息技术这门新兴课程,转变思想,改变观念,认清学考的目的和意义,积极开展工作并重视基础学习,为学考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高中信息技术复习教学中导入游戏参考

如在低年级学生键盘指法的教学中,以往大部分学生总是迫于教师而被动地练习。很少会有学生对于在word或写字板中进行枯燥地输入一段文章而感兴趣,经常地,学生会在老师的眼皮底下偷懒,或者就是磨磨蹭蹭熬完时间了事。这样的效率可想而知。后来,我找了“金山打字”中的几个打字游戏,学生一听可以玩游戏,精神立刻就振奋起来,而等到游戏展示,看到这些有趣的画面与积分榜后,学生几乎就跃跃欲试了。在这种精神的催化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事实证明,后一种导入教法下学生无论是从学习的积极性还是学生的成果方面,都明显高于前者。

三、制定高中信息技术复习计划,严格执行复习内容

(一)注重“双基”复习。信息技术考试成绩只分合格和不合格两个等级,试卷由容易题、中等难度题和较难题组成,主要考查学生的“双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占分比例在60%以上。测试题型和题目虽然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宗。因此,复习中力求抓好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应用,做好知识点的梳理工作;对每一模块的知识点讲解后,根据历年汇总积累的复习资料,从中精选典型的题目进行针对性的练习。特别是考前1个多月,基本上每周至少进行一次限时基础理论知识测试,题型全是选择题,及时批改讲评,对于容易做错的题目重点强调,并让学生建立错题集,加深印象,强化记忆,以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每个知识点。

(二)重点、难点知识专题复习。对一些重点、难点知识,比如Windows、IE浏览器、Outlook Express、ACCESS数据库、Word文档、Excel电子表格、FrontPage的基本操作可以采用专题进行复习,强化训练,加强记忆与理解。

(三)立足基础,适当拓展。信息技术教学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立足抓好“双基”复习的同时,注意适当拓展,不能满足于死记硬背、填鸭式的灌输,重在开放性思维方式的有意识培养,这是方法论的问题。当然这也不是一日之功,不要指望短时间内能奏效,多在于平时教学过程中点点滴滴“润物细无声”的用心经营。如在复习计算机的性价比时可参考当前电脑主流配置,以家中计算机的配置为例,讲解各参数的含义。

四、合理安排信息技术操作与理论复习内容

分析了最近几年本校的信息技术会考情况,发现操作题普遍得分比较高,比如去年笔者所在学校的会考操作题平均分为36.8分(满分为40分),而理论题相对而言得分率就低得多了,选择题与程序设计题的平均分只有44.2分(满分为60分),折合为百分制,操作题为92分,理论题为74分,差距非常大。认为把理论复习全部安排在前阶段,而把操作复习全部安排在后阶段的做法是不可取的,比较理想的方法应该是先复习操作再复习理论,或者是两种复习交叉进行,我个人更倾向于先操作再理论的复习顺序。当然了,各个学校的生源不同,课时的安排也不一样(有的是每周两节课连上,有的是每周两节课分开上),实际操作时还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五、进行学优与学困生辅导计划,注重考生复习

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讲到具体的操作,因硬件条件的限制而形成的学生的个体差异直接影响到学习的效果。某些学生接触计算机的机会多,自然如鱼得水;某些学生接触机会很少,就只能束手无策,从而形成很大层面的优差生,教师对优生应进行提高性的知识扩展,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高要求、高技能。而针对基础较差的这部分学生应对基础知识部分辅导教学。另外,在学业水平考试来临之前应定期开放机房让他们上机练习,提高操作技能水平。

总之,信息技术学科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教材变动大,内容更新快。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应更加注重自身对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利用信息等多方面能力的培养,不断地钻研教材和会考标准,不断地改进教法,以适应不断变化更新的信息技术。同时,要进一步研究开发新题型、新的考试评价方式,以更有利于对学生探索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

猜你喜欢

知识点信息技术课程
一张图知识点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