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中科学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思考

2019-01-13奥叶

魅力中国 2019年30期
关键词:手段动画想象

齐·奥叶

(新疆巴州焉耆县第一小学,新疆 巴州 841100)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必须注意使用的适时性。就课堂而言,多媒体出示的机会是否恰当,直接影响媒体的使用效果,从而影响整堂课的效果。在实际教学中,可根据课堂教学环节、教学需要和学生思维特征多方面来考虑。

一、现代技术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适时性

(一)根据教学环节,设计时机

一堂课有个好开头,是上好课的首要条件。利用电教媒体把学生难以见到的事物展现在他眼前,增加感性认识,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古诗《凉州词》,如何让学生理解开头二句“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呢?教学之前 ,先让学生想象黄河波涛滚滚的情景,再出示投影片,让学生由近及远地眺望蜿蜒曲折、波浪滔滔的黄河竟像一条丝带伸向远方,迤丽飞上云端。而一座孤零零的城堡 却坐落在黄河两岸的崇山峻岭之间。为导入后二句诗句的教学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二)根据思维特征,捕捉时机

电教媒体是教师根据教学需要确定的。媒体的演示时机,应和教学需要有机结合。例如《螳螂捕蝉》这篇寓言故事,哲理性很强,课文重点使学生悟出寓言故事所说明的道理,这也是本文教学中的难点。在教学 “一件挺有意思的事” 时,恰到好处地出示投影片,让学生仔细观察“蝉”、“螳螂”、“黄雀”的动作神态,再联系课文中的词句指导学生展开想象。

二、现代技术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优越性

(一)巧用多媒体手段,突出教学的重难点,提高教学效率

多媒体教学以图形和动画为主要手段,同时可将图形由静变动,由小变大或由大变小,由慢变快或由快变慢。学生通过观察,使学生如同身临其境,不仅可以接受到大量的教学信息,而且能获得清晰明快的感受。画面生动,图、声、文配合,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兴趣,使注意力 更集中,因而提高课堂效率。如在教《刻舟求剑》这则寓言,其教学重难点是让学生懂得不要以静止去看待事物,否则会坏事的道理。在教学时,我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设置船动、剑不动的动画效果,让学生先观察然后再问学生:“古人到了岸边会找到剑吗?”由于观察直观、动画的图片,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纷纷举手发言,不需老师多讲解,学生就能很清楚地明白这一道理,教学的重难点顿时迎刃而解,真是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巧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现代心理学告诉我们:“新奇、多变的事物能增强大脑皮层的刺激强度。采用了新颖的方法,能使学生集中注意力,提高兴趣。”而多媒体手段应用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我在教《海底世界》这篇课文时,我先播放海底世界的录象片。动听的音乐、优美的画面,不仅学生了解欣赏了海底美丽、神奇的景象,而且让学生得到了美的陶冶,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了学生的兴趣。看完了录像片后,学生学习兴趣都被调动起来了,个个兴致勃勃,热情高涨。

(三)巧用多媒体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多媒体软件集图、文、声、像、动画等手段于一体,能够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自由地飞翔。在教口语交际《皮球掉进池塘了》时,先让学生说说电脑屏幕上打出的两幅图的内容,然后出示一幅空白的画面,同时放出一段轻松愉快的音乐,让学生边听边看,边想象。有了前面两幅说话的内容作基础,又创设了情境,学生在充分发挥想象的同时,激活了自己的创造性思维。

三、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误区

(一)为表现多媒体而滥用多媒体

多媒体可以通过声音、色彩、图象、动画等各种手段直接作用于学生的感官。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这一点是被多数人认可的。但是一些软件设计者和制作者据此认为一个多媒体软件必须完整地包含多媒体各要素,才能达到全方位刺激学生感官目的。所以就出现了不管内容是否需要,总要生搬硬凑些声音、景象以体现多媒体的现象。一些让学生自已阅读的部分,硬是配以朗读声音:当一个选择题做错时,呈现一张哭丧的卡通脸并来上好大的一声警告,吓人一跳;讲到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时,画面中出现一段大火熊熊烯烧的录像,是学生无法想象火烧的景象吧?

由此可见,我们在设计制作多媒体教学软件时候,不能为了展示多媒体而滥用多媒体。多媒体软件是为教学服务的,其功能是辅助教学,目的是优化教学效果。

(二)为表现技术水平而使用技术

有些教学软件,画面上充斥了复杂的三维动画,让人看了自叹不如。还有一些软件,内容平平,操作不便,但是表现的手段中却含有相当高的技术含量,似有不吐不快的感觉。我认为,技术运用是为了更好的地展现内容,而不是展现技术,显示实力。技术只有为教学内容更好地展现,两者才能相得益彰,创造出一流的教学效果。在信息技术条件下的语文课堂中,我们几乎处处都可以看到此类用画面代替文本,用形象代替想象的场景。爱因斯坦认为“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原因就在于知识是对已知事物的描述,而想象是对未知事物的探索。但是,在这样看似“现代化”的语文学习中,学生的想象还有自由驰骋的空间和权力吗?他们的文本体验还会拥有独立而丰富的个性吗? 在这个技术的时代,我们不能忽视技术的存在。技术的有效运用的确能使语文课堂在令人耳目一新的同时达到激发思维、开启想象的作用,但技术在语文课堂中的地位应当仅限于帮助学生解读文本、体验文本的工具。它不应当成为语文课堂的主人,它更无权剥夺学生独特的文本体验。

(三)盲目追求艺术美感,华而不实。

现代人审美观的提升也在多媒体软件的美工设计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是,美是要分场合的。

我们发现很多教学软件的首页无一例外的是一张雄伟壮观、气势磅礴或秀美柔和、浪漫绝伦的风景照,搭配着鲜明醒目的三维立体动态文字:一些画面上简单的文字说明,甚至是一个选择答案却要费尽心思地photoshop在中制作出带阴影的浮雕效果,再生成高分辨率图片导入到软件中;一些线条柔和的画面边框搭配着一大排色彩绚烂的动态按扭,把教学内容局限在小小屏幕中央。因此,实际制作中,应从多媒体软件的学科、内容、用途等方面进行考虑,切忌华而不实。

多媒体具有“全面性、创造性、超前性”的独特功能,只要充分利用其资源,在平时的教学中多运用多媒体手段,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以培养出更多的创新的人才。

猜你喜欢

手段动画想象
Clifford hits the big screen
快乐的想象
做个动画给你看
动画发展史
细观察 多想象 善表达
我的动画梦
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为拥抱付费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限行不是手段 立法才是根本
最不受欢迎的手势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