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实践性教学中的应用

2019-01-13师小冬

魅力中国 2019年2期
关键词:实践性导图物理

师小冬

(河北省保定市满城区坨南乡中学,河北 保定 072150)

物理教学中对思维导图的引入极大地改变了当下物理教学效率不高的弊端。初中物理实践性教学中老师通过思维导图进行对课堂教学内容的主题知识进行分类教学,打破了以往的课堂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里学习物理知识,开发学生自主性学习和研究思维,让学生进行积极自主的学习,大力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意义

简单来说,思维导图就是一种发散性思维方式。在物理教学中来讲,是物理教学思维的延伸,更加有效、更加直接的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思考,激发学生的探索能力,加强学生对物理知识的认知。以此达到有效的辅导教学的效果,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思维导图的引入,改变了以往的物理教学模式,把教学一味地理论教学改变为以学生做主导的自主学习、思考、探索和创新的新模式。对当前的教育改革和教学研究都有着极大地影响。实践表明,初中物理实践性教学引入思维导图是我们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更好地表达和展示所需要学的知识的内容结构,将抽象变具体、复杂变简单,将所学内容更直观的摆在学生面前,更有效的引领学生进行深入的学习知识点,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二、初中物理教学的现状

(一)对学生的思维锻炼不重视

目前,初中物理教学偏重于讲解记忆,导致学生用偏向于学习文科的方法来学习物理,实践性不强,动手能力差。比如为了应付考试,每次考试之前都背各种定理、知识点,平时根本就没有机会去实验室动手操作,体验物理世界的奥秘。中考物理科的内容多以背诵为主,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背诵记忆的考验。在考试这根指挥棒下,学生跟着考试的节奏走,一个“音符”都不敢弹奏错。久而久之,学生对物理就会失去兴趣。

(二)现有的资源不能被充分利用

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许多学校都购进物理实验方面的器材,有的学校还专门准备了实验室。但是在教师们看来,实验浪费时间,与其做实验,还不如多背些定理实际。这样,实验室就成为了展览室,学生们只能远观。学生不能亲身体验物理世界的奥秘,仪器也会因为长久不用而老化,甚至坏掉。这么好的资源不能被充分利用,也是造成初中物理教学不良的原因之一。

(三)物理教学背离了实践的主题

实践是知识的源泉,是知识的动力,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发现真理。物理就是一门实践性的学科,其基本理论渗透在自然科学的各个领悟,应用于生产技术的各个部门,它是所有生产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基础。如果不实践,怎么会有自由落体?如果不实践,怎么会有摩擦力?如果不实践,怎么会有杠杆原理?但是,现在的教学已经偏离实践的轨道,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不能亲自探索理论的诞生,以致学生形成一种固定的思维,觉得之后的高中物理更难接受和学习,产生抵触心理。

三、在初中物理时间课程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的有效途径

(一)实践操作

在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于思维导图,让学生们了解实践操作的理论知识,这样才能够让学生掌握到实践操作的技巧和知识点。因此可以让学生在实验室里进行实验操作,教师则处于辅助地位,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进行有效的指导,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并且激发学生的热情,对于物理实践操作更加有兴趣。例如,在讲授声现象这一章节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走入日常生活仔细聆听声音与噪声的差别,并分析噪音的危害性以及如何对其进行控制。而后在教师的引导之下同时基于课本内容的基础之上要求学生应用思维导图来绘制出相关的概念及内容,进而便可促使学生增强对有关声现象概念的理解。在讲述凸透镜成像规律这一节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对成像规律进行猜想,初步设计实验方案,学生在实验室实际动手操作,分别找到缩小、放大的实像,进一步观察到虚像。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处理数据的过程中,运用思维导图完善成像规律,加深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

(二)归纳总结

在学生进行实践操作之后,教师要对学生的实践操作情况进行归纳总结,这样不仅能够强化学生的记忆,而且通过归纳总结及时的发现学生操作的不足进行指导,在以后的操作中进行改进。单纯凭借死记硬背是无法应对各类千变万化的题型以及实际的日常生活现象的,学生在遭遇到与所记忆内容不相符合的问题时常常会茫然失措。基于此类状况,学生可在日常生活当中去探寻物理现象,发现相关的物理规律,并进而应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来进行记忆。比如,在讲授物态变化这一章节时,单纯凭借死记硬背,很难掌握相关概念、规律。教师完全可以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相关生活经验入手,如对雨、雾、冰、雪的成因分析,自制“霜”、“雾凇”等,调动学生兴趣,运用思维导图归纳总结,形成物态变化框架图。这样学生针对不同的变化题型才会得心应手。

(三)理清思路

物理知识本来就和生活息息相关,因此,通过开展实验,能够让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样就大大地提高了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物理实验的过程中,让学生理清思路,通过反复的实验,不仅可以让学生对已经学习的知识进行回顾,而且可以发散思维,进行想象,进而总结出自然规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物理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例如,“运动的描述”讲解时,将关于运动的描述写于思维导图主干上,这样不仅便于学生思考,而且能够串联已经学习的物理知识,从而推导出相应的公式,这样比死记硬背更利于学生理解,对于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能力十分有帮助。

四、结语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实践性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十分明显。其具体作用体现在物理实践性教学的各个阶段,因此,将其引入初中物理实践性教学有利于初中物理的教学改革。只是在具体的使用过程当中,教师还需根据教学实际来调整思维导图的运用方式,以提升其实际的教学作用。

猜你喜欢

实践性导图物理
只因是物理
高考物理模拟试题(六)
实践性是劳动教育课程的第一性
留言板
借思维导图算24点
“学导行”实践性德育路径探幽
角的再认识思维导图
中职学校现代农艺专业实践性教学改革探究
处处留心皆物理
党的十九大报告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