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然资源局机关党建与宣传工作融合下的实施路径探究

2019-01-13吕强

魅力中国 2019年15期
关键词:工作作风支部机关

吕强

(溧阳市自然资源局,江苏 溧阳 213300)

在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指引下,自然资源局机关(下文简称:机关)的党建工作必须落地、落实,使其成为机关各项工作开展的政治保障。党建工作所内含的作风建设、组织建设和思想建设,必须聚焦于解决困扰机关工作效能提升的三个方面,即工作作风、民主监督、职业操守。在实践中促使笔者感知到,在机关党委领导下的党建工作新模式仍存在着影响力不足的局面,即对非党员职工的约束力不足、对党员一线职工的约束不足,这就势必弱化党建工作的实效性。为了增强机关党建工作的影响力,则需要考虑将党建与宣传工作相融合,走出一条适合机关单位环境的新路径。宣传工作必然面临着媒介的选择,那么在“互联网+”时代下,应采取符合机关单位职工获取信息偏好的工作模式。

一、当前机关党建工作所存在的短板

结合笔者的工作体会,当前所存在的短板如下所述:

(一)作风建设的影响力存在短板

正如上文所指出的那样,机关党建工作中的作风建设主要针对党员职工来展开,其中又以党员干部的作风建设为工作重点。这就在机关中存在着这样的思想观念,即非党员职工认为作风建设与我无关,党员普通职工则认为作风建设需要向上看。经验表明,在上述思想观念的影响下,机关党建工作中的作风建设存在着“苦乐不均”的局面,并最终影响到党员干部职工参与作风建设的积极性。之所以存在以上短板,根源仍在于传统党建工作未能形成强大的宣传攻势,进而难以扰动现有的组织生态环境使之产生“鲶鱼效应”。

(二)组织建设的实效性存在短板

党建工作中的组织建设在机关单位需落地于对民主集中制度的建设与践行,当前组织建设的实效性存在短板。机关单位的民主集中制围绕着工作决策来展开,受到传统体制内单位的行为文化影响,由党建工作所推动的民主集中制建设,仍因不少职工的习惯心理而流于形式,也因某些负责人的习惯工作作风而流于形式。对于那些职工而言,似乎他们落入到了“塔西诺陷阱”之中不能自拔。笔者认为,这是极具危险性的群体心理。然而,在缺乏有力的宣传工作做支撑,便使得党委推动组织建设的真实意图难以落地。

(三)思想建设的导向性存在短板

由于机关传统党建工作对非党员职工的约束力较弱,所以这就削减了思想建设在机关单位中的导向性。再者,在大部制改革后普通党员职工面临着繁杂的工作事项,对待党建工作的思想建设存在着“被建设”的情况。这就意味着,思想建设的导向性未能落地于全体职工的工作意识和职业观念之中,从而就使得机关思想建设被虚设。

二、党建与宣传工作融合的切入点

在问题导引下,党建与宣传工作融合的切入点可归纳如下:

(一)党建与宣传工作应融合于下沉党建工作的影响力

机关党建工作作风建设不仅关系到大部制改革后职工队伍战斗力建设方面,还在于增强职工的服务意识和社会意识方面。可见,作风建设必须对全体职工产生同等的效用。党建工作仍需在党委领导下展开,所以应遵循“党员干部职工—党员普通职工—非党员职工”的作风建设推进模式,其中党员干部职工起到以身作则的作用,党员普通职工则起到示范引领作用。这就要求,需要通过宣传工作将工作作风建设下沉到党员普通职工群体中,并在部门中的日常工作促动下影响非党员职工的工作行为偏好。因此,党建工作影响力需重点下沉到党员普通职工和非党员职工中间去。

(二)党建与宣传工作应融合于提升组织建设的公信力

前面已经指出,党建工作中的组织建设应具体为机关单位的民主集中制建设。由国土资源局大部制改革形成的自然资源局,使得该局的日常工作更为广泛,所需解决的各项问题更为复杂和专业。面对当前日常工作的特点,便需要在组织建设中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为此,宣传工作在与党建工作相融合后,则需要提升组织建设的公信力,进而打破“塔西佗”陷阱的魔咒。目前在个别部门仍然存在着长官意志,所以在工作作风建设上需对这些党员干部进行整风教育,在此基础上则需要发挥宣传工作中的舆论监督效能,以工作简讯的方式对影响民主决策的人和事进行指名道姓的批评,反之则给予正面表扬。

(三)党建与宣传工作应融合于形成职工思想的聚合力

党建工作中的思想建设,应具体为塑造有利于组织发展的职工岗位意识和职业操守观。但在我国社会经济转型过程中,形式各异的社会思潮不同程度的影响到了机关职工的工作心理。由于职工家庭结构不同、社会资源不同,所以职工间的经济能力也存在着差异,而这就在机关内部产生了思想上的离心力。因此,党建与宣传工作相融合应切入到解决职工思想的聚合力上来,使他们能够凝心聚力的推动自然资源部各项工作的开展。

三、党建与宣传融合下的实施路径

根据以上所述,二者融合的实施路径可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构建:

(一)搭建宣传平台设置专门宣传岗位

机关单位在长期的发展进程中形成了较强的习惯势力,这种习惯势力嵌入到机关组织生态中具有顽固性和扩散性等特征。若要使机关党建工作落到实处,切实推进单位的“三风”建设,那么就需要搭建宣传平台并设置专门的宣传岗位。在机关科层组织结构下,党委所领导的党建工作也需要结合组织结构逐级产生效能、逐步形成影响。因此,应以支部为党建工作基本单元,在党委书记与支部书记间形成线下、线上沟通机制,并以支部为宣传源起到下沉党建工作影响力的重要职能。因此,应在支部层面设置专门的宣传岗位,并由支部成员兼职宣传员职务。

(二)线上和线下协同下沉党建影响力

应发挥支部与业务部门联系紧密的优势,鼓励支部领带成员将“三风”建设与部门日常工作相联系,通过线上和线下渠道首先在党员普通职工中产生影响力。线上渠道则主要依赖于微信群平台和“学习强国”支部群,围绕着“知、信、行”来对党员职工开展改进工作作风的思想动员。线下渠道则依赖于组织生活,在民主评议、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基础上,来强化自身对改进工作作风的认同感和责任感。针对支部改进工作作风的先进事迹进行典型宣传,在部门范围内形成一种学习先进、良好工作习惯养成的良好风尚,最终对非党员职工的工作行为产生积极影响。

(三)宣传与纪检职能结合提升公信力

在机关单位权威式管理形态下,普通职工对领导干部的决策行为难以做到民主决议,所以还需要建立宣传工作与纪检职能相结合的态势,来提升组织建设的公信力。支部作为宣传工作的主阵地,支部决议首先要接受纪检部门的督导,对于日常工作决策则应设立信息反馈渠道,信息反馈主体应以党员普通职工、非党员职工为主,纪检部门公开接受反馈信息的联系方式,对那些破坏民主集中制的党员干部给予通报批评,并在支部宣传口对部门整改情况向部门全体职工进行通报。这样一来,通过两条线就发现了问题并解决了问题,从而逐步培育起组织建设的公信力。

(四)多部门联动形成职工思想聚合力

形成机关职工群体思想的聚合力难度较大,这不仅在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还在于职工思想意识属于内隐性信息无法被直接读出,所以这里提出应以多部门联动形成职工思想聚合力。多部门包括:支部、工会、妇联、职能部门,他们在发挥各自职能优势的同时,应以支部为宣传口围绕着工作事项对工作团队的先进事迹进行宣传,并以简报的形式在机关网站上发布。工会、妇联则组织职工联谊和拓展活动,在行动中来拉近职工之间的思想距离。职能部门则积极配合三个部门的工作。

四、小结

党建工作所内含的作风建设、组织建设和思想建设,必须聚焦于解决困扰机关工作效能提升的三个方面,即工作作风、民主监督、职业操守。为了增强机关党建工作的影响力,则需要考虑将党建与宣传工作相融合,走出一条适合机关单位环境的新路径。宣传工作必然面临着媒介的选择,那么在“互联网+”时代下,应采取符合机关单位职工获取信息偏好的工作模式。二者融合的实施路径可围绕着:搭建宣传平台设置专门宣传岗位、线上和线下协同下沉党建影响力、宣传与纪检职能结合提升公信力、多部门联动形成职工思想聚合力等四个方面来展开。

猜你喜欢

工作作风支部机关
支部联建润“甘泉”
中共长沙特别支部的统战策反工作
支部+支部,党建破“地界”——汉阴县基层党组织“三联”机制之“支部联建”
在推进“两个机关”建设中践行新使命
强化使命担当 建设“两个机关”
把人大机关建设成为学习型机关
任弼时:培养正确的领导方法与工作作风是一种艺术
任弼时:培养正确的领导方法与工作作风是一种艺术
结合“三严三实”探索职业发展之路
机关制造